梅州市

        知識庫

        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庫 > 醫療服務

        職工醫保參保成功后,可到社會保障卡的合作銀行申辦社保實體卡,并開設醫保個人賬戶。目前可到以下8家協作銀行網點辦理:中國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廣發銀行、農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

        無個賬劃撥的原因有:未按時繳納醫保費用、已繳費但未申辦醫保卡、已辦醫保卡但未激活、足額繳費但稅務系統未成功推送繳費數據或醫保系統未成功接收繳費數據、享受醫保待遇但無個人賬戶的人員、醫保系統中無參保人的醫保卡信息數據等。

        參保人可通過“粵醫保”微信小程序、辦卡銀行所屬網點、各級醫保經辦機構查詢個人賬戶劃撥情況。如發現個賬未劃撥,可到參保地醫保行政服務窗口咨詢或撥打熱線電話查詢原因。

        個人賬戶可用于支付參保人員本人及配偶、父母、子女以下費用:(一)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二)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費用;(三)配偶、父母、子女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等的個人繳費;(四)參保人員本人退休時未達到職工醫保最低繳費年限的繳費費用;(五)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符合規定的中醫“治未病”費用;(六)其他符合國家、省規定的費用。不得用于公共衛生費用、體育健身或養生保健消費等不屬于基本醫療保險保障范圍的支出。需注意的是,為配偶、父母和子女支付上述費用前,應先登錄“粵醫保”微信小程序綁定“親情賬戶”。

        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市于2024年1月起對本市行政區域內已辦理參保繳費登記的企業、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和法定勞動年齡內的靈活就業人員實施階段性降低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費率的政策。降費實施時間從2024年1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執行期間,如遇我市職工醫保統籌基金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小于6個月時,從次月起停止執行降費政策。

        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嚴把質量標準,中選藥品均為原研藥或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國內2家知名三甲醫院對集采中選的二甲雙胍開展了臨床真實世界研究,結果表明中選藥品與原研藥在臨床真實場景中的療效和安全性一致。同時,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了中選藥品抽檢計劃,加強全生命周期質量監管。因此,集采中選仿制藥二甲雙胍是更多患者用得起的好藥,糖尿病患者可以放心使用。

        1.嚴禁分解住院、掛床住院。2.嚴禁違反診療規范過度診療、過度檢查、分解處方、超量開藥、重復開藥或提供其他不必要的醫藥服務。3.嚴禁重復收費、超標準收費、分解項目收費。4.嚴禁串換藥品、醫用耗材、診療項目和服務設施。5.嚴禁為參保人員利用其享受醫療保障待遇的機會轉賣藥品,接受返還現金、實物或者獲得其他非法利益提供便利。6.嚴禁將不屬于醫療保障基金支付范圍的醫藥費用納入醫療保障基金結算。7.嚴禁誘導、協助他人冒名或者虛假就醫、購藥,提供虛假證明材料,或者串通他人虛開費用單據。8.嚴禁偽造、變造、隱匿、涂改、銷毀醫學文書、醫學證明、會計憑證、電子信息等有關資料。9.嚴禁虛構醫藥服務項目。10.嚴禁故意騙取醫療保障基金支出的其他行為。(溫馨提示:定點醫藥機構如果違反規定,將責令改正,并退回造成的醫保基金損失,處造成損失金額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或者造成嚴重后果的,責令定點醫藥機構暫停相關責任部門6個月以上1年以下涉及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的醫藥服務;違反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處理。如故意騙取醫保基金,將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責令定點醫藥機構暫停相關責任部門6個月以上1年以下涉及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的醫藥服務,直至由醫療保障經辦機構解除服務協議;有執業資格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吊銷執業資格。)

        1.不可將本人的醫療保障憑證交由他人冒名使用。2.不可重復享受醫療保障待遇。3.不可利用享受醫療保障待遇的機會轉賣藥品,接受返還現金、實物或者獲得其他非法利益。4.不可使用他人醫療保障憑證冒名就醫、購藥。5.不可通過偽造、變造、隱匿、涂改、銷毀醫學文書、醫學證明、會計憑證、電子信息等有關資料或者虛構醫藥服務項目等方式,騙取醫療保障基金支出。(溫馨提示:參保人如果違反規定,不僅要退回醫保基金損失,還可能被暫停醫療費用聯網結算3-12個月。故意騙取醫保基金的還將處騙取金額2-5倍罰款,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如何預防百日咳? 2024-04-23 10:14:05

        1、嬰幼兒規范接種。接種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是預防百日咳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可有效降低感染發病和重癥病例發生風險。按照國家免疫規劃程序,兒童應在3、4、5月齡和18月齡各接種1劑次含百日咳成分疫苗。適齡兒童應及時、全程接種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未接種兒童應盡快補種。2、及時診斷和隔離。無論成人還是兒童青少年,咳嗽持續2周以上、伴有痙攣、程度劇烈,尤其是咳得整夜睡不著覺、眼睛充血,或身邊有類似病例后自己突發咳嗽,應主動前往醫院。確診后要及早隔離,切斷傳染源。3、易感人群做好日常防護。小孩、年老體弱者、孕婦等易感人群在百日咳流行季,盡量不要到人員密集的地方,在公共場所注意戴好口罩,避免跟咳嗽患者接觸,室內經常開窗通風,同時保證勤洗手、適當鍛煉、清淡飲食,以提高自身抵抗力。

        1、定時開窗自然通風。可有效降低室內空氣中微生物的數量,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可用食醋噴灑或熏蒸進行室內空氣消毒,個人用品毛巾、牙刷、餐具應定期消毒或更換。2、接種疫苗。部分傳染病有疫苗,進行計劃性人工自動免疫是預防各類傳染病發生的主要環節,預防性疫苗是阻擊傳染病發生的最佳積極手段。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工作、生活場所衛生;飯前便后以及外出歸來一定要按規定程序洗手;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應用衛生紙掩蓋,用過的衛生紙不要隨地亂扔;勤換、勤洗、勤曬衣服、被褥;不隨地吐痰,個人衛生用品切勿混用。

        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在其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地同步參加生育保險。參加生育保險的失業人員按照規定享受相應的生育保險待遇,包括生育醫療費用和生育津貼;其未就業配偶按照規定享受生育醫療費用待遇,不享受生育津貼。自失業保險基金為失業人員繳納生育保險費的次月起,失業人員及其未就業配偶享受待遇,停止繳費次月起停止享受待遇。

        康復訓練可以使進行性氣流阻塞,嚴重呼吸困難而很少活動的患者改善活動能力,提高生活質量,是慢阻肺穩定期患者一項重要的治療措施,包括呼吸生理治療、肌肉訓練等。

        什么是醫療救助? 2024-01-10 11:27:18

        醫療救助是指對符合條件的醫療救助對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給予資助,對醫療救助對象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等支付后,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予以支付,幫助其獲得基本醫療服務。

        特困人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低保對象、低保邊緣家庭成員和納入監測范圍的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員參加梅州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其個人繳費部分給予全額資助。

        ?民政部門認定的:特困人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低保對象、低保邊緣家庭成員、支出型困難家庭中的重病患者。?鄉村振興部門認定的:納入監測范圍的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

        我國的一項回顧性研究發現,約85%的過敏性休克誘因明確。總體來看,食物誘因占77%,藥物誘因占7%,昆蟲誘因位居第三,約占0.6%。其實,在動物致傷中,并不是只有昆蟲咬傷、蜇傷才會引起過敏性休克,其他動物,比如海蜇、石頭魚等致傷后也可能導致過敏性休克。此外,研究還發現,運動、飲酒和服用解熱鎮痛類藥物是過敏性休克最常見的加重因素。

        如何辦理門特續期? 2023-12-11 09:30:43

        (一)普通人群——辦理地點:市內具備門特病種認定資格的定點醫療機構。辦理資料:1.社會保障卡或有效身份證件; 2.與病種相關的病歷資料(包括門診或住院病歷、檢查化驗報告等)。(二)異地安置退休、異地長期居住、常駐異地工作備案的參保人——辦理地點:參保地醫保經辦窗口辦理。辦理資料:1.(新)門特病種待遇認定申請表;2.社會保障卡或有效身份證件;3.相應門特病種的病歷資料、檢查化驗報告、診斷證明。    如有疑問可撥打咨詢電話:2181980。

        何時辦理門特續期? 2023-12-11 09:30:39

        在參保人相應門特病種待遇認定有效期屆滿前30日內申請辦理門特病種續期。案例:小張2022年申請了“活動性肺結核”病種,自2022年11月26日生效,由于該病種有效期是1年,即從2022年11月26日至2023年11月25日有效,因此小張需在2023年11月25日前30日內辦理續期。如有疑問可撥打咨詢電話:2181980。

        通常接種流感疫苗2~4周后,可產生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根據《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3~2024)》建議,以下人群優先接種:醫務工作者:如臨床人員、公共衛生人員、衛生檢疫人員等;大型活動參加人員和保障人員;養老機構、托幼機構、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場所脆弱人群及員工;中小學教師和學生;監所機構的在押人員及工作人員等;其他高風險人群,包括60歲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齡~5歲兒童、慢性病患者、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看護人員及孕婦。 

        居民醫保參保范圍為未納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保障范圍的本市戶籍居民;本市行政區域內各類學校(含大中小學生)以及托幼機構就讀的非本市戶籍在校學生;持有本市居住證且未在原籍地參加居民醫保的人員,包括外來農業轉移人員及其兒童、港澳臺同胞(含本市就讀的港澳臺大中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