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第十九條規定,“參保人員不得利用其享受醫療保障待遇的機會轉賣藥品,接受返還現金、實物或者獲得其他非法利益。”若經查實,由醫療保障行政部門依法予以處理。作為參保人,應樹立主人翁意識,自覺維護基金安全,拒絕藥販的違法要求,違法倒賣藥品的藥販也必將受到法律制裁。
不可以。《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參保人員應當持本人醫療保障憑證就醫、購藥,并主動出示接受查驗……參保人員應當妥善保管本人醫療保障憑證,防止他人冒名使用。”因此,醫保憑證只能本人持有,自己看病就醫、購藥的時候使用,不可借給他人。如果借給親戚使用,雙方都構成違法行為,會受到相應處罰。
第一,對于輕型和普通型,尤其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如果在第一時間內采用中醫藥治療,也就是出現癥狀就開始用藥,不僅可以改善發熱、咽喉疼痛、全身骨節酸痛、乏力這些癥狀,還可以縮短病程。同時,大大減少向重癥和危重癥轉化的情況。 第二,對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建議中西醫結合,發揮各自的優勢。中醫藥在改善發熱、促進炎癥吸收、改善胃腸功能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 第三,建議根據當地的氣候和人的體質特點,開展對密接人員等重點人群的干預——可以是藥食同源的中藥干預,也可以是中醫非藥物的干預。 第四,在康復患者有需求的情況下,中醫講“瘥后防復”,可以用中藥、針灸、推拿,還有傳統功法等方法,促進患者改善肺功能,改善乏力等癥狀,也可以在舒緩情緒、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等方面發揮非常好的作用。 "三因制宜"選用藥 總體來講,凡是具有疏風清熱、化濕解毒、清瘟宣肺功效的中成藥,對于當下奧密克戎變異株都有非常好的療效。 按照中醫“三因制宜”的原則,因時因地因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季節,治療藥物是不一樣的。 如果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居家治療中病情加重,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斷和救治。來源:健康中國
不能。當前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主要是立足于“保基本”的功能定位,保障參保群眾的基本醫療需求。種植牙屬于高層次的醫療需求,將其納入醫保報銷既不符合“保基本”定位,也不符合公平性、合理性原則和待遇清單相關要求。根據全省《醫用耗材目錄》和《診療項目目錄》,種植牙費用未納入基本醫保支付范圍。
關于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的通知.pdf
《梅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梅州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實施細則的通知》(梅市府辦〔2022〕13號),從2022年11月1日起實施。文件實施后,我市將建立職工醫保普通門診統籌。職工醫保普通門診待遇不設起付標準,在職職工發生的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一級及以下定點醫療機構支付比例為60%,二級支付比例為55%,三級支付比例為50%,退休人員支付比例相應提高5個百分點。職工醫保普通門診統籌最高支付限額為本市上上年度城鎮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的2%,根據統計部門公布的2020年度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85160元,計算得出2022年我市職工醫保普通門診統籌最高年支付限額約為1703.2元,季度限額為425.80元。2023年度職工醫保普門最高年支付限額確定為1734.86元(86743×2%),季度限額為433.72元。普通門診統籌報銷限額為基金實際支付額,年(季)度支付限額實行當期有效,不滾存,不累計。門診統籌基金支付限額計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年度限額。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我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在參保地以外的境內異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應提前在參保地完成信息備案工作: 1.異地安置退休人員:指退休后在異地定居并且戶籍遷入定居地的人員。 2.異地長期居住人員:指近期擬在或已在異地同一地區連續居住生活半年以上的人員。 3.常駐異地工作人員:指用人單位派駐異地連續工作半年以上的人員。在校學生寒暑假、因病休學期間,回到戶籍所在地,以及在異地分校學習、實習期間,比同常駐異地工作人員,且不受半年以上的時間條件限制。 4.異地轉診人員:是指符合下列轉診轉院規定的人員: (1)經本市二級以上(含二級)定點醫療機構確認需要轉診異地治療的人員。參保人員因病情需要繼續在異地進行后續住院治療或因病情需要轉診至其他統籌區醫療機構繼續治療的人員。 (2)已辦理異地就醫備案的參保人員,因病情需要,經備案地二級以上(含二級)定點醫療機構確認需轉往其他統籌區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的人員。 5.臨時異地就醫人員:指因緊急救治和搶救需要,在參保地以外醫療機構接受緊急診療的人員,以及其他符合參保地規定的異地就醫人員。
(一)異地就醫備案線上辦理渠道 1.微信小程序:“粵醫保”、“粵省事”、“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微信小程序; 2.公共服務APP:“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 3.網上服務大廳(網址): https://www.gdzwfw.gov.cn/?isLogin=false ; (二)線下服務窗口(地址):全市醫保經辦窗口。
(一)定點醫藥機構直接結算。參保人在市內定點醫療機構、“雙通道”試點醫藥機構、辦理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且在選定異地醫療機構就診時,以申請病種相關的門診醫療費用實行直接結算。參保人辦理結算時,應提供社保卡(身份證)原件到門診收費處進行醫保記賬。(二)手工報銷。參保人患病在未聯網結算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時,醫療費用由個人墊付后到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申請報銷。第一步:申請報銷。參保人到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申請特定病種門診醫療費報銷。需提供如下資料原件:社會保障卡(未領取社保卡的提供身份證原件、本人銀行賬戶信息)、門診醫療費用發票原件、費用明細清單(加蓋醫療機構專用章)。第二步:審核支付。醫保經辦機構對受理的資料進行審核,在20個工作日內將報銷金額支付到參保人的社保卡金融賬戶或銀行賬戶。注:參保人員辦理醫療費用手工報銷時,應當自醫療費用票據上顯示的診療截止日期起1年內向參保地醫療保障經辦機構辦理手工醫療費報銷手續,因不可抗力或存在法律糾紛等特殊情況的除外。
梅州市醫療保障局:(一)參保人員持本人社會保障卡原件或有效身份證到本市具備相應門診特定病種認定資格的定點醫療機構申請認定審核。(開展門診特定病種認定的定點醫療機構名單可從梅州市醫療保障局官方網站上查詢獲取)(二)已辦理異地安置退休、異地長期居住、常駐異地工作備案的參保人員可提供以下材料到參保地醫保經辦部門申請認定審核:1.本人社會保障卡原件或有效身份證;2.經二級以上(含二級)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出具意見的《特定病種門診病種待遇認定申請表》;3.二級以上(含二級)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出具的相關病歷資料、檢查報告、診斷證明等,并加蓋醫療機構印章。
梅州市醫療保障局:門診特定病種(簡稱“門特”)是指診斷明確、病情相對穩定、需在門診長期治療或診療方案明確的疾病。門特醫療費用由醫保統籌基金按規定支付。
老年人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優先人群之一。從年齡上來說,目前新冠病毒疫苗只有年齡下限的要求,而沒有年齡上限的規定。
梅縣區醫療保障局:申請生育津貼需提供的材料:1.《梅州市職工生育津貼待遇申請表》(一式兩份);2.申請單位的銀行開戶許可證復印件并加蓋公章(無開戶許可證,提供“基本存款賬戶信息”需有銀行蓋章)。另需查看單位發放產假期間的工資領取憑證:(1)銀行發放產假工資:打印產假期間的銀行流水并且一定要有顯示工資字眼,并蓋銀行的章;(2)現金發放工資:提供會計憑證原件(賬本),工資會計憑證原件要有制表人、審核人簽名。由申請單位派人到區文體中心4樓醫保窗口申報,提供的復印件紙張規格為A4紙,區醫保中心業務咨詢電話:0753-2586846。
廣東省醫療保障局:目前,您可通過廣東政務服務網搜索“參保人員參保信息”線上打印。
興寧市醫療保障事業管理中心:根據我市醫療保險政策規定:在梅州市外就診的我市參保患者,如符合我市基本醫療保險特定門診病種認定標準且需長期服藥門診治療的,可領取《梅州市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定病種申請表》,需由二級以上定點醫院填寫病情摘要和醫務科意見,并附上二級以上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的疾病診斷書和相關的檢查檢驗報告前來興寧市醫療保障事業管理中心審批。
市醫療保障局:為方便群眾辦理線上停保,“粵醫保”開通了停保代辦功能,具體辦理流程詳見鏈接:https://www.meizhou.gov.cn/zwgk/zfjg/sylbzj/zfxxgkml/gzdt/content/post_2266978.html
廣東省醫療保障局:《廣東省職工生育保險規定》(廣東省人民政府令第287號)第十七條規定,職工按照規定享受的生育津貼, 由用人單位按照職工原工資標準先行墊付, 再由醫療保障經辦機構按照規定撥付給用人單位。有條件的地級以上市可以由醫療保障經辦機構委托金融機構將生育津貼直接發放給職工。職工已經享受生育津貼的, 視同用人單位已經支付相應數額的工資。生育津貼高于職工原工資標準的, 用人單位應當將生育 津貼余額支付給職工;生育津貼低于職工原工資標準的, 差額部分由用人單位補足。
興寧市醫療保障事業管理中心:根據我市醫療保險政策規定:在梅州市外就診的我市參保患者,如符合我市基本醫療保險特定門診病種認定標準且需長期服藥門診治療的,可領取《梅州市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定病種申請表》,需由二級以上定點醫院填寫病情摘要和醫務科意見,并附上二級以上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的疾病診斷書和相關的檢查檢驗報告前來興寧市醫療保障事業管理中心審批。
市殘聯:根據《廣東省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實施辦法》(粵民規字〔2021〕1號)規定,納入特困人員(五保戶)救助供養范圍的殘疾人不享受殘疾人兩項補貼。因您是五保戶,屬于特困人員,所以不能再領取殘疾人兩項補貼。
市殘聯:根據《梅州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暫行辦法》第十一條規定:重度殘疾人(殘疾等級為一、二級),其個人繳費由縣級政府統籌安排給予全額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