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

        知識庫

        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庫 > 醫療服務

           記者從承保保險機構獲悉,2022年度梅州商業補充醫療保險“保尚保”將于今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開展新一輪投保,明年1月1日正式起保。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保尚保”繳費標準統一為每人每年180元。  去年11月,梅州推出普惠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保尚保”,投保人數達50萬人次。記者了解到,今年的“保尚保”保障升級,實現賠付住院、特定病種門診、特定腫瘤創新藥品等大部分大病保險支付全覆蓋,市民可用醫保個賬為全家投保,每人每年180元。過往購買“保尚保”未賠付的市民,續保待遇將定額翻一倍,賠付比例提高10%。已辦理醫保異地就醫備案的,可享受市內報銷同等待遇,未辦理備案的,仍可享受市內報銷待遇的50%。在新的“保尚保”待遇標準中,個人負擔部分費用年度累計超過1萬元起付金以上的采取“分段計算,累計支付”進行報銷,住院、門特、特定創新藥均可報銷,合計保額高達300萬元。參保人可通過微信公眾號“保尚保”進行投保繳費,也可以到人保財險各營業網點、郵政網點、農村商業銀行網點及村委、社區等投保。

        繳費標準為每年320元 2021-11-01 11:39:54

           記者從昨日召開的2021年全市醫療保障參保繳費工作會上獲悉,即日起,2022年梅州市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繳費工作正式啟動,集中參保繳費期從即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今年繳費標準調整為每人每年320元。  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國家、省的規定,2022年城鄉居民醫保參保個人繳費標準由2021年的每人每年280元提至每人每年320元,個人繳費標準新增40元,同時,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每人每年580元,新增30元。  參保繳費對象為我市除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以外的本市戶籍居民、本市各類全日制大學和中職技校的非本戶籍學生;在本市就讀的異地務工人員子女符合條件的,可以參加學校所在地區城鄉居民醫保;持有本市居住證且未在原籍地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非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員;在本市居住且辦理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的未就業港澳臺居民、在本市就讀的港澳臺大中小學生。  除享受政府全額資助參保的特殊人群外,所有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可通過“廣東稅務”微信公眾號、“粵稅通”小程序、“粵省事”小程序、銀行窗口、鄉村金融服務站、稅務部門前臺、簽約扣款等便捷繳費。  全市在校學生原則上在就讀地參保。全日制大學、中職技校的學生,以學校為單位在學校所在地集中辦理參保手續。特困供養對象、享受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建檔立卡脫貧人員、邊緣家庭救助對象、低收入救助對象、孤兒、重度殘疾人員、農村純生二女結扎的夫婦雙方及其年齡在14周歲以內的女孩等其他困難人員,個人繳費由政府給予全額資助。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梅州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在參保地以外的境內異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應提前在參保地完成信息備案工作:1.異地安置退休人員:指退休后在異地定居并且戶籍遷入定居地的人員。2.異地長期居住人員:指在異地同一地市連續居住生活半年以上的人員。3.常駐異地工作人員:指用人單位派駐異地連續工作半年以上的人員。4.異地轉診人員:指符合轉診規定的人員。5.臨時異地就醫人員:因緊急救治和搶救需要,而在統籌區以外醫療機構接受緊急診療的人員。

           近期,一些從外省返梅的市民發現,自己的健康碼變成了“黃碼”。在當前疫情防控措施下,持有“黃碼”的市民無法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進入一些場所也會受到限制。對此,市疾控中心作出解釋:只需一次核酸檢測呈陰性,“黃碼”即可恢復為“綠碼”。  根據全國疫情情況,有關部門運用大數據分析協助疫情防控工作。如果曾在疫情重點區域停留,例如該區域曾有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停留,恰巧你在同一時段也在同一區域附近范圍活動,意味著你已被列入健康排查管理對象。目前,對于廣東省內而言,從國內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來(返)粵人員、從出現本地傳播疫情的中風險地區所在地市來(返)粵人員,這兩類人員的健康碼會變成“黃碼”。  根據廣東省最新的疫情防控要求,持有“黃碼”的人員需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注意與他人保持“一米線”距離,盡快前往就近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黃碼”快速檢測專區,進行核酸檢測。一次核酸檢測呈陰性,“黃碼”即可恢復為“綠碼”。  市疾控中心提醒持有“黃碼”的市民,如不及時進行核酸檢測,“黃碼”會持續14天,將對個人日常的生活和出行造成一定不便。此外,市疾控中心呼吁近14天省外來(返)梅人員,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在48小時內主動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7月1日起,我省全面放開18歲以上(含60歲以上)人群接種第一劑次和第二劑次新冠病毒疫苗。市疾控中心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了老年人接種疫苗的一些注意事項。專家表示,身體較健康、無接種禁忌的60歲以上人群可根據各疫苗接種點公布的信息,網上預約或直接前往疫苗接種點接種。  “接種時要帶好居民身份證原件,建議拿上近期健康體檢報告,方便接種點醫生進行健康評估。65歲以上老年人,可以先到轄區的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免費健康評估;70歲以上老年人,前往接種須家屬陪同。”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黎國英告訴記者,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如果通過生活方式或藥物控制,目前情況良好、處于穩定期,也可以接種;如果相關指標控制不穩或處于急性發作期,則應暫緩接種。黎國英補充道:“接種前,老年人一定要如實告知醫生自己的身體狀況和服藥史。如果把握不準是否可以接種,建議先到醫院進行健康體檢,咨詢臨床醫生,然后帶上體檢報告,由接種點醫生判斷。”  “接種完成后,請老年人務必留觀30分鐘。如有不適,應及時聯系現場急救醫生。回家后,如果出現注射部位局部紅腫、熱痛或發熱、頭痛等癥狀,屬正常現象,一般無需特別處理,經過適當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兩至三天便可恢復。但如果體溫高達38.5℃并伴有其他不適癥狀,則要及時就醫并報告接種門診。就醫時告知接診醫生疫苗接種情況,當天不能采樣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市疾控中心主任醫師肖勝傳提醒,目前我市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主要是滅活疫苗,全程需要接種2劑次,接種第一劑次滿21天者,應盡快接種第二劑次。任何疫苗的保護效果都不能達到100%,請老年人繼續做好少聚集、勤洗手、戴口罩、住所常通風等防護措施。(記者 劉巧)

          市人社局:這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款規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可以被認定為工傷。即需要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才能算工傷:1、需要在合理時間、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2、傷害是由“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所造成。3、事故必須是“非本人主要責任”。因此,如果在上下班路上受傷滿足上述三個條件,則可以認定為工傷,反之則無法認定為工傷。

           市醫療保障局:根據現行的梅州市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定病種認定標準有關規定,除惡性腫瘤(放、化療)和肺結核2個病種每年需按自然年度審核外,其余病種認定后無需年審或重新申請。年度審核時,惡性腫瘤(放、化療)病種的需提供二級以上醫院出具的繼續放、化療方案及化療用藥清單,肺結核病種的需提供定點醫療機構出具的近半年診療資料和相關檢查檢驗報告。申請表可以在醫保網站自行下載打印。

        市醫療保障局:新年度繳費時應先到戶口遷入地醫保部門辦理繳費變更手續,再到委托代收銀行辦理繳費手續。參保人繳費成功后不能再辦理參保地的變更。

           市醫療保障局:申辦補助需提供的資料:①夫妻雙方的身份證或社保卡(原件);②孕婦地貧篩查陽性檢測結果報告單;③梅州市地貧基因檢測結果報告單;④《梅州市地貧基因檢測補助申請表》;⑤地貧基因檢查醫療費用發票(或電子發票)和費用明細清單(蓋醫療機構收費章);⑥《申領職工生育保險待遇承諾書》梅市府辦[2015]20號;⑦結婚證。

          市醫療保障局:本市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在定點醫療機構產檢時,地貧篩查陽性患者夫妻雙方進行地貧基因檢測的,可享受地貧基因檢測費用一次性補助。

        市醫療保障局:根據現行的梅州市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定病種認定標準有關規定,除惡性腫瘤(放、化療)和肺結核兩個病種每年需按自然年度審核外,其余病種認定后無需年審或重新申請。年度審核時,惡性腫瘤(放、化療)病種的,需提供二級以上醫院出具的繼續放、化療方案及化療用藥清單;肺結核病種的,需提供定點醫療機構出具的近半年診療資料和相關檢查檢驗報告。申請表可以在醫保網站(https://www.meizhou.gov.cn/zwgk/zfjg/sylbzj/xzzq/index.html)自行下載打印。

           市醫療保障局:根據現行的梅州市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定病種認定標準有關規定,除惡性腫瘤(放、化療)和肺結核兩個病種每年需按自然年度審核外,其余病種認定后無需年審或重新申請。年度審核時,惡性腫瘤(放、化療)病種的,需提供二級以上醫院出具的繼續放、化療方案及化療用藥清單;肺結核病種的,需提供定點醫療機構出具的近半年診療資料和相關檢查檢驗報告。申請表可以在醫保網站(https://www.meizhou.gov.cn/zwgk/zfjg/sylbzj/xzzq/index.html)自行下載打印。

           市人社局:有以下三種情況:1、如果屬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被老板炒魷魚的),且參保繳費滿一年,目前仍是失業狀態,可申請失業保險金;2、如果是今年3-12月期間,本人辭職的,或被炒魷魚但參保繳費不滿一年的,可申請失業補助金;如果您的最后參保地是梅州,上述兩項待遇都是憑身份證(社保卡)在“粵省事”或“廣東人社”APP上,或到全市任一經辦機構申請。如果您的最后參保地不在梅州,可在“粵省事”或“廣東人社”選擇最后參保地后申請。3、如果本人辭職的時間不在今年3-12月期間,或者被炒魷魚但目前已經重新就業的,都不能申請失業待遇。

         梅州市人社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范圍為除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以外,具有本市戶籍居民、本市各類全日制大學和中職技校的非本市戶籍學生、在本市就讀的異地務工人員子女、持有本市居住證且未在原籍地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非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員、新生兒。2021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標準為280元/人·年。2021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期是2020年9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梅縣區醫療保障局:請持個人有效證件(身份證或戶口簿)到戶籍所在地鄉鎮政府醫保部門進行參保核定后,通過“廣東稅務”微信公眾號、銀行(郵儲、農信社)的網點服務窗口等方式進行繳費。如有疑問,聯系電話:0753-2595992(梅縣區醫保局醫療保障股)。

           市醫療保障局:在梅州市參加職工生育保險,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產檢費用可以報銷,報銷標準按定額205元給予支付。目前,生育保險暫時不能異地直接結算。參保人在分娩后可以在我市醫保、社保網站上下載《梅州市產檢申請表》,填寫后由產檢醫療機構蓋章,與產檢的發票、清單等資料一并送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申請報銷。

           梅州市中醫醫院:隨著醫囑、社保信息化系統的完善,現在只要申請了《特定病種門診費用報銷申請表》的患者,來院就醫時只需出示身份證或二代社會保障卡或特定病種門診審批表任何一種證明材料即可享受直接報銷,無需帶那么多證件了。

           國家稅務總局興寧市稅務局:納稅人日常看病時,應當留存醫藥服務收費及醫保報銷相關票據等資料備查,同時,可以通過醫療保障部門的醫療保障管理信息系統查詢本人上一年度醫藥費用支出情況。

               梅江區醫療保障局:根據《關于做好2020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工作的通知》,2020年度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為每人每年250元。參保人應按繳費標準,一次性足額繳納全年城鄉居民醫保費。目前城鄉居民醫保無多少歲以上不用繳交的規定。

        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我省與湖北已實現兩地健康碼互認,從4月8日零時起解除離漢通道管控措施后,在我省除武漢以外地區,持湖北健康碼綠碼的返粵復工人員,可安全有序返粵并亮碼通行,也可來到廣東后同步申請使用廣東省“粵康碼”;武漢地區人員,需通過“點對點、一站式”辦法集中精準輸送。返崗人員到廣東之后,健康數據由廣東方面的“粵康碼”接力監測,與湖北健康碼內的監測數據無縫對接。目前,推薦廣大市民積極使用“粵康碼”亮碼通行。返粵工作人員只需在微信搜索打開“粵省事”小程序,在首頁“抗擊疫情”模塊選擇“粵康碼”,完成實名認證并登錄,即可查看個人“粵康碼”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