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

        知識庫

        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庫 > 社保服務

        按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行政類和公益一類、二類事業單位及其編制內的工作人員。機關事業單位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應當為其工作人員建立職業年金。職業年金適用范圍與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范圍一致。

        (1)繳費基數——個人月繳費工資基數:按照職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核定,新設立單位和新增的工作人員按照本人起薪當月的月工資核定。繳費基數上下限為上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300% - 60%。單位繳費基數:本單位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基數之和。職業年金的單位和個人繳費工資基數與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工資基數一致。(2)繳費比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16%,個人繳費比例為8%。職業年金單位繳費比例為8%;個人繳費比例為4%。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通過下列渠道認證:1、登陸粵省事小程序—社保業務大廳—養老—養老保障—養老資格認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證,該功能可由他人手機代辦;2、可在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網站掃描二維碼或通過應用寶下載“廣東人社APP”,按照系統提示進行認證;3、可使用遍布全市村(居)委會的2327臺“粵智助”、600部“裕農通”自助設備辦理資格認證;4、參保人可憑身份證或社??ǖ矫分菔休爡^的各縣(市、區)社保局辦事大廳或各鎮(街)黨群服務中心進行待遇領取資格認證;省內異地居住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可到現居住地社保機構通過全省跨地區協作認證系統進行異地認證;5、行動不便者或在粵省事或粵智助上認證失敗的,可憑參保人持近日報紙、雜志的照片及代辦人和參保人的身份證到就近的鎮(街)黨群服務中心或縣級社保經辦機構辦理認證。我市已開通“全年資格認證”功能,待遇領取人全年均可辦理生物特征認證,凡十二個月內沒有認證通過記錄的,自動從最后一次認證通過(或審核通過領取城鄉居保待遇)當月順延的第十三個月開始暫停發放待遇。參保人需通過下列渠道恢復養老待遇:1、登陸粵省事小程序—社保業務大廳—養老—養老保障—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恢復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申請;2、參保人持近期報紙、雜志的照片、參保人和辦理人的身份證到就近的鎮(街)黨群服務中心或縣級社保經辦機構辦理養老待遇恢復手續。

        根據粵人社規〔2022〕9號、粵人社規〔2022〕15號等文件規定,累計出現1個(含)以上中高風險疫情地區的地級以上市,可對全市受疫情影響暫時無法正常生產經營的大型企業、中小微企業,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發放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僵尸企業不在補助之列。在中高風險疫情地區狀況消除后成立的企業不享受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勞務派遣機構按其實際用工人數發放。發放補助無需企業提供證明材料,實行“免申即享”,由社保部門通過大數據比對等方式將補助發放至企業對公賬戶。屬于補助對象的企業未收到補助資金的,可向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提交加蓋單位印章的對公賬戶信息(如是人力資源派遣機構還需提交實際用工的勞動合同和工資發放憑證等資料),社保機構1個月內審核發放。

        掌上12333app網上可以申請跨省轉入轉出(網上申請轉移時填寫轉移信息,需明確轉入地及轉出地的詳細地區社保局,否則提示審核不通過)。第一步:提出申請。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向本市新參保地社保部門提出關系轉入申請。1、轉入條件。原在省外有參保繳費,現在我市社保局參保,且符合以下轉入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將原在省外養老保險關系轉入我市:(1)廣東省戶籍的參保人;(2)現戶籍在省外,男性不滿50周歲、女性不滿40周歲的參保人員;(3)經縣級以上黨委組織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批準調動,且與調入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4)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我市為最后參保繳費地,且在我市的繳費年限滿10年的。2、所需資料。(1)原參保地出具的《基本養老(失業)保險參保繳費憑證》(原件);(2)參保人本人身份證原件或參保人戶口本首頁與本人附頁;(3)經組織批準調動的,提供工作調動函原件;屬于流動就業的,提供與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合同》原件;(4)申辦人的身份證原件。委托他人代辦的,需提供委托書及代辦人的身份證原件。第二步:受理審核。社保部門工作人員核實資料后,能當場受理的即時受理,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申請人的社會保險關系轉入。

        根據省規定,自2021年4月1日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省內不再辦理轉移接續。

        發現社保卡丟失后,應該及時辦理掛失手續,避免個人權益和賬戶資金受到侵害。社保卡掛失分為臨時掛失和正式掛失。可以通過社保卡服務機構的網點、12333電話服務熱線、網上服務平臺和社??ǚ浙y行的客服平臺辦理臨時掛失;或者持有效身份證件,分別到社??ǚ諜C構、社??ǚ浙y行網點,辦理社會保障應用和銀行賬戶應用的正式掛失。如果之后找到了社???,再辦理解掛即可;如果確實找不到了,還需申請補發社???。  

        廣東人社:《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若干具體問題意見的通知》規定:男性年滿50周歲,女性年滿40周歲,首次參保地為非戶籍所在地的,參保地應為其建立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參保人可根據自己在非戶籍所在地首次參保時的年齡輔助判斷,或通過12333等向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查詢本人賬戶性質。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政務微信:《社會保險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1.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2.住院伙食補助費;3.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醫療費《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第三款: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锸逞a助費及交通食宿費《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第四款: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祻椭委熧M《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第六款: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養老保險中斷繳費不會影響已獲得的養老保險權益,社保經辦機構會準確記錄您的個人賬戶儲存額,并且連續計算利息,您已繳的養老保險不會白交的。但是中斷的時間越長,那么相應的累計繳費時間就會縮短,個人賬戶儲存額也會相對較少,最后到手的養老金也會相對較少。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工傷職工工傷復發,確認需要治療的,享受本條例第三十條、第三十二條和第三十三條規定的工傷待遇。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享受停工留薪期待遇;需要配置輔助器具的,可以按照規定配置,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1、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個人憑社保卡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到轉入地社保經辦機構或者登錄公共服務平臺,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申請,包括企業職工、城鄉居民、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役軍人等各類養老保險關系轉移。個人還可通過電子社??▽崿F線上辦理。2、特殊工種崗位人員信息查詢。個人持社??ú樵儽救藦氖绿厥夤しN崗位的備案信息等相關信息。個人還可通過電子社保卡實現線上辦理。3、職工退休(職)申請。個人直接辦理業務時,憑社??捌渌嚓P證明材料申請職工退休(職)。4、養老保險待遇申請。個人直接辦理業務時,憑社??捌渌嚓P證明材料申請養老保險待遇(含供養待遇)。5、暫停、恢復養老保險待遇申請。個人憑社??ㄉ暾垥和!⒒謴宛B老保險待遇。6、養老保險注銷登記。個人或家屬憑社保卡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養老保險注銷登記。7、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查詢。個人持社保卡查詢并打印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信息和實發情況。8、職業年金待遇信息查詢。個人持社保卡查詢并打印本人職業年金待遇信息和實發情況。9、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證。個人(含供養親屬)憑社??ǖ卿浌卜掌脚_辦理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證(包括本地、異地)。個人還可通過電子社保卡實現線上辦理。10、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領取。養老金、個人賬戶一次性返還、喪葬費、撫恤金等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發放到社??ㄣy行賬戶中,個人憑社??ń涖y行渠道領?。òū镜亍惖兀?1、職業年金待遇領取。職業年金發放到社保卡銀行賬戶中,個人憑社??ń涖y行渠道領取(包括本地、異地)。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患職業病的職工可認定為工傷。《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對我國職業病的范圍做了明確的規定,頸椎病、腰間盤突出等疾病不在職業病范圍內。

           按照《勞動和社會保障關于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1〕20號)規定,城鎮個體工商戶等自謀職業者以及采取各種靈活方式就業的人員,在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時,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領取基本養老金。具體情況請咨詢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五華縣人社局:1、認證對象:本市已按月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養老金的人員。2、認證時間:認證業務全年辦理,對超過12個月未辦理認證的人員,從第13個月開始暫停養老金發放。3、認證方式:(一) 遠程認證。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養老金的人員可通過“廣東人社”手機APP和“粵省事”微信小程序進行人臉識別認證;(二) 網點認證。本人攜帶社??ɑ蛏矸葑C,到各鎮(片區)公共服務中心或縣社保局辦理資格認證。4、超期認證:對因超期未認證而導致養老金暫停發放的人員,可提供近期照片、身份證原件、委托書、被委托人身份證,委托他人或本人到原養老金發放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認證,符合規定的予以續發和補發養老金。

        解答:這次改革是計發辦法改革,不是普調待遇,不像每年養老金年度調整那樣所有退休人員都能加發待遇。實施時,可以增加養老金的人員,須符合政策范圍,第一個條件:2006年7月1日以后領取基本養老金;第二個條件:有領取過渡性養老金(養老金有三部分: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有退休人員只享受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第三個條件,現在符合領取養老金資格(健在的退休人員);符合全部條件的,按文件規定重新計算新辦法標準后,高于老辦法標準的,養老金就有增加。  沒有增加養老金的有兩類人員:第一類,如果是2006年7月1日以后首次領取基本養老金、但沒有視同繳費權益(即沒有領取過渡性養老金)的退休人員不適用新政策,養老金標準不會調整。第二類,如果是2006年6月30日前退休,雖然有領取過渡性養老金的人員,但也不適用新政策。主要原因是這些人員退休時的過渡性養老金計發辦法,與這次改革實行的均是系數法,因此2006年6月30日前退休人員不需要調整計發辦法,也不需要重新計算過渡性養老金,其過渡性養老金繼續按原標準發放。第三類,如果是2006年7月1日后首次領取養老金,且具有視同繳費權益的退休,改革后的過渡性養老金低于原辦法計算的過渡性養老金和繳費年限津貼之和的,按原待遇水平繼續發放,養老金沒有變化。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參加失業保險繳費滿一年且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失業人員,達到退休年齡但不具備領取養老金條件,又沒有工作的,可以申領失業保險金。

        繳費標準為每年320元 2021-12-02 09:50:22

           記者從昨日召開的2021年全市醫療保障參保繳費工作會上獲悉,即日起,2022年梅州市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繳費工作正式啟動,集中參保繳費期從即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今年繳費標準調整為每人每年320元?! ∈嗅t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國家、省的規定,2022年城鄉居民醫保參保個人繳費標準由2021年的每人每年280元提至每人每年320元,個人繳費標準新增40元,同時,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每人每年580元,新增30元?! ⒈@U費對象為我市除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以外的本市戶籍居民、本市各類全日制大學和中職技校的非本戶籍學生;在本市就讀的異地務工人員子女符合條件的,可以參加學校所在地區城鄉居民醫保;持有本市居住證且未在原籍地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非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員;在本市居住且辦理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的未就業港澳臺居民、在本市就讀的港澳臺大中小學生?! 〕硎苷~資助參保的特殊人群外,所有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可通過“廣東稅務”微信公眾號、“粵稅通”小程序、“粵省事”小程序、銀行窗口、鄉村金融服務站、稅務部門前臺、簽約扣款等便捷繳費?! ∪性谛W生原則上在就讀地參保。全日制大學、中職技校的學生,以學校為單位在學校所在地集中辦理參保手續。特困供養對象、享受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建檔立卡脫貧人員、邊緣家庭救助對象、低收入救助對象、孤兒、重度殘疾人員、農村純生二女結扎的夫婦雙方及其年齡在14周歲以內的女孩等其他困難人員,個人繳費由政府給予全額資助。

           市人社局:有保障的。未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因工受傷仍可享受工傷待遇。《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二條規定: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未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因工受傷后,由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但發生工傷后的相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勞動能力鑒定,是指職工因工負傷或非因工負傷及職業病等原因,導致本人勞動與社會生活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為享受相對應的社會保障待遇,由勞動能力鑒定機構根據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其近親屬的申請,組織有資質的醫學專家,根據國家制訂的評殘標準,運用醫學科學技術的檢查方法和手段,確定職工喪失勞動能力程度的一種綜合評定的制度。工傷事故處理分為三個環節: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工傷保險待遇支付;鑒定屬于中間的一環,是“量化”工傷的關鍵程序,主要作用是:確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和等級,為正確合理審批職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提供依據;同時確定因病或非因工致殘職工喪失勞動功能程度,為正確審批職工因病退休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