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您好,為保障系統賬號安全,目前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網上服務平臺個人賬號暫不支持在線更改功能,如確需更改,請聯系當地人社局,提供個人有效證件,核實身份,由當地人社局提出更改申請。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目前,我省正在根據國家要求統籌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三區三線”劃定工作,“三區三線”劃定工作計劃于2021年底完成,省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預計在2022年完成。為支持過渡期村民住宅建設,《廣東省自然資源廳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關于疏堵結合堅決遏制農村新增亂占耕地建房行為的通知》(粵自然資發〔2021〕24號)明確,在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出臺之前,村莊規劃尚未“上圖入庫”的,村民住宅建設同時滿足以下五種情況可視作符合村莊規劃:1.不占用生態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2.新申請的宅基地位置與現狀建設用地范圍相鄰成片;3.新審批的建設用地規模總量不超過建設用地現狀總面積的5%;4.承諾新批準的建設用地在鄉鎮國土空間規劃中落實建設用地規模;5.避開地質災害隱患點。建議您向當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進一步咨詢了解擬報建地塊是否符合上述政策。
梅州市農業農村局:養殖環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費用每頭給予80元的補助,由中央財政承擔40元,省財政承擔24元,市財政承擔8元,縣(市、區)財政承擔8元。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目前,我省正在根據國家要求統籌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三區三線”劃定工作,“三區三線”劃定工作計劃于2021年底完成,省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預計在2022年完成。為支持過渡期村民住宅建設,《廣東省自然資源廳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關于疏堵結合堅決遏制農村新增亂占耕地建房行為的通知》(粵自然資發〔2021〕24號)明確,在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出臺之前,村莊規劃尚未“上圖入庫”的,村民住宅建設同時滿足以下五種情況可視作符合村莊規劃:1.不占用生態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2.新申請的宅基地位置與現狀建設用地范圍相鄰成片;3.新審批的建設用地規模總量不超過建設用地現狀總面積的5%;4.承諾新批準的建設用地在鄉鎮國土空間規劃中落實建設用地規模;5.避開地質災害隱患點。建議您向當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進一步咨詢了解擬報建地塊是否符合上述政策。
梅州市農業農村局:養殖環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費用每頭給予80元的補助,由中央財政承擔40元,省財政承擔24元,市財政承擔8元,縣(市、區)財政承擔8元。
五華縣橫陂鎮人民政府:你好,2022年兵役登記從1月1曰開始,兵役登記是網上進行登記,兵役登記報名表是不用交到鎮武裝部,如果你本人已經年滿18周歲,是職校在校生,不用提供相關證明。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 :工傷職工工傷復發,確認需要治療的,享受本條例第三十條、第三十二條和第三十三條規定的工傷待遇。具體包括工傷醫療待遇、伙食補助費、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輔助器具配置費用、停工留薪期待遇、停工留薪期生活護理費等。
興寧市司法局:辦理存款額不超過人民幣3萬的繼承權公證,按照廣東省公證協會《關于修訂<關于小額遺產繼承公證的辦證意見>的通知》(粵公協〔2017〕5號)要求,只需老人的配偶、子女中的一人作為申請人申請辦理即可,無需全部繼承人申請。需提供的資料:老人及老人的配偶、子女的身份資料,老人的死亡資料、存折、親屬證明。
退保人確是因健康原因行動不便或退保人死亡的,可委托退保人的法定繼承人到退保人參保地社保局代辦退保手續,代辦人要出具委托人與退保人關系證明材料(如戶口本結婚證等)。委托非法定繼承人代辦的,應出具退保人委托書。
市人社局:正常工作時間工資及最低工資標準不包含高溫津貼且用人單位不得因發放高溫津貼而降低勞動者工資。發放高溫津貼所需費用在企業成本費用中列支,稅前扣除按現行企業所得稅法有關規定執行。
平遠縣河頭鎮人民政府:河頭鎮第一、二批外立面改造獎補資金已發放完成,第三批外立面改造于今年1月份完成驗收,相關資料已提交縣農業農村局,正在等待縣財政撥款獎補資金。縣上有撥款通知,我鎮將第一時間通知農戶。
興寧市公安局:根據戶籍條例,開具戶籍證明需提供:1、書面申請報告;2、居民身份證、居民戶口簿。
中國電信梅州分公司: 電梯、地下車庫屬于封閉區域,信號受墻體阻隔,室外基站信號難以穿透至室內,需建設室內小基站(室內分布系統)解決。目前我市在用電梯和地下車庫體量大,建設室內基站(室分)需要大量投資,我司正在向上級公司申請建設資金。另一方面,針對未驗收交付的小區地下車庫和電梯,運營商聯合梅州市通信管理辦公室、中國鐵塔梅州分公司推動將移動信號覆蓋納入樓盤驗收標準范圍,由開發商負責建設室內分布系統,各運營商負責接入信號,在樓盤交付之前完成信號的覆蓋。
中國電信梅州分公司:為助力老年人群體融入信息化社會,我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一、開通了老年人愛心專線。65歲以上老人撥打10000號,系統即可智能識別接入“適老專席”,15秒內即有高級客服代表為老年用戶答疑解惑。二、營業廳設立老年人綠色通道服務。65歲以上老年人前往營業廳優先辦理業務;配置愛心專員服務,引導老年人進行業務辦理和智能設備操作指導等貼心服務;對行動不便的老人還可以提供預約上門服務。三、線上營業廳推出老年人關愛版專區,增大頁面字體、上線語音播報、內容朗讀等功能,降低老年用戶操作難度。
記者從市公安局獲悉,梅州公安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采血DNA比對尋親活動,即日起,所有失蹤、被拐兒童的父母和疑似被拐或走失的人員,均可到就近公安機關派出所或刑警隊求助,免費采集DNA樣本,比對尋親。 此次公布的DNA采集點有9個,分布在各縣(市、區),所有失蹤、被拐兒童的父母和疑似被拐或走失人員,都可前往就近的公安機關采集點或咨詢公布的聯系電話,根據指引前往接受免費的DNA信息采集。
該線路從白渡鎮半步村始發,途經梅大村、賦梅村、白渡圩、白渡鎮政府、五行樓、瓜洲大橋、羅寨村等站點后到達終點站白渡鎮瓜洲村。(王麗莉)
梅州市公安局:車輛入戶后,不得隨意改裝車輛。如有其他疑問,可致電車管所咨詢,電話:0753-2205819。
五華縣衛生健康局:凡本省戶籍已婚育齡婦女(含未辦理結婚登記已生育者、離婚、喪偶者、未婚收養者),均應按本辦法的規定在戶籍所在地領取《計劃生育服務證》。
連日來,為扎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鞏固我市疫情防控成果,全市各級各部門迅速反應,多措并舉全面加強疫情防控措施,有序防疫、科學防疫、精準防疫,全力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同時向廣大市民發出了多份倡議,號召大家齊心協力防疫,平安健康過年。 圍繞廣大市民較為關心的幾個疫情防控問題,梅州日報記者梳理全市各級各部門發出的倡議和制定的疫情防控措施等內容,匯總分類,方便大家更好更準確了解和遵守落實。 問題一 外地人員來(返)梅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1、境外或中、高風險地區人員節日期間建議暫不來(返)梅,在外務工人員留在工作地過春節;確需來(返)梅的,科學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嚴格按照我市疫情防控相關工作要求,落實“四個一”(發放一份健康告知書、開展一次健康問詢、查驗一次健康碼、開展一次核酸檢測)、集中或居家隔離等防控措施。 2、境外和國內高風險地區來(返)梅人員需集中隔離實施“14+7”,即集中隔離14天,居家隔離7天并做好健康監測。 3、國內中風險地區來(返)梅人員需落實“四個一”措施。 4、國內低風險地區來(返)梅人員需主動向所在村(社區)報告,做好信息登記、日常健康監測。 5、五華從本月11日起,對國內市外特別是中高風險地區返(來)五華人員全部進行登記,并建立管理臺賬;梅江區要求市外來(返)梅人員在抵達前3天主動向所在單位和村(社區)申報來(返)梅方式、去向及個人詳細信息等。 問題二 在梅人員出行(離梅)有哪些要求? 1、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要提倡領導干部帶頭在梅過春節,全體工作人員非必要不離梅,嚴禁前往中、高風險地區。確需離梅的,必須經單位批準。同時,鼓勵各類用人單位采取錯峰放假,盡最大努力讓在梅員工留梅過春節,并做好留梅員工節日期間的人文關懷,保證留梅人員度過歡樂祥和的節日。 2、普通市民節假日期間盡量減少外出、串門、聚餐,避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 3、梅州本地市民和常住人員離梅外出途中要全程規范佩戴口罩、減少人員聚集,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并妥善保存票據以便查詢。返回后,要嚴格按照我市疫情防控相關工作要求,落實“四個一”、集中或居家隔離等防控措施。 問題三 在梅舉辦文娛活動或婚喪嫁娶、聚會等活動有何要求? 1、各單位一律取消集體團拜和大型慰問、聯歡、聚餐、培訓等活動。 2、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要嚴格控制大型會議活動數量規模,鼓勵組織召開視頻會議,原則上不舉辦大規模聚集性會議活動。確需舉辦的,按照“誰舉辦、誰負責”原則,壓實活動主辦方疫情防控主體責任,落實壓縮規模、控制人數、測溫掃碼、佩戴口罩、核酸檢測等防控措施。 3、倡導市民減少公眾聚集,非必要不聚集、不聚會、不聚餐,從簡舉辦婚喪嫁娶,家庭私人聚會聚餐等應控制在10人以下。 4、興寧市、梅縣區、梅江區、平遠縣、大埔縣等地要求50人以上的聚集性活動需經審批;蕉嶺縣要求50人以上聚集性活動應當制定防控方案,嚴格落實有關防控措施;五華縣要求各鎮各相關部門嚴格管控婚喪嫁娶等人員密集型群眾性活動;豐順縣提倡紅事盡量緩辦,白事一律簡辦。 5、梅縣區要求劇場、景區、上網服務場所、歌舞娛樂場所、游藝娛樂場所等接納人數不得超過核定人數的75%。興寧市要求控制景區和公共場所接待規模,繼續推動景區預約常態化,實現限量、預約、錯峰入園,景區接待游客量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75%,劇院、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繼續執行接納消費者人數不超過核定人數75%的政策。 問題四 居民應該如何配合社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1、自覺掃碼出入單位(小區)并主動配合工作人員測量體溫,來訪人員要做好來訪登記。 2、居民搭乘電梯或前往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要科學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 3、居家要經常打開窗戶通風,勤洗手,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當使用紙巾、彎曲手肘窩遮掩口鼻,防止飛沫傳播。咳嗽、飯前便后、接觸門把手或電梯按鈕等公共物品、處理動物排泄物后,要用流動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要用手觸碰鼻腔和眼睛。 4、購買生鮮、冷凍肉、水產品及其制品時應提高警惕,認真辨別購買有檢驗合格證的食品。選購時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反套住手,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同時佩戴口罩。購物后及時洗手,買回家后集中、及時處理。 5、提倡在本地過春節,避免前往國內中高風險地區的旅游景區和出境游。除必要的工作和生活外,減少聚集或聚餐,避免與表現出呼吸道疾病癥狀的人員密切接觸。如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癥狀,要及時到定點發熱門診就診。 6、如家里有近14天來自境外、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人員,要主動向社區報告,配合落實疫情防控措施。
市市場監管局:《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四十條規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要求,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一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