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身份證換補領、跨省通辦、全省通辦要求有哪些? 答:未滿16周歲居民:由監護人代為申請,監護人陪同申領人現場辦理。提交材料包括申領人居民身份證、相片回執、監護人居民身份證、監護關系材料(申領人與監護人在同一家庭戶的戶關系能證明的無需提供監護關系材料;戶關系不能證明的,提供出生醫學證明、親屬關系證明等能證明監護關系的材料之一)。年滿16周歲居民:需要本人到現場申請辦理,也可以通過粵居碼申請網上辦理。提交材料包括相片回執,屬于期滿換領身份證的情況,需提交原居民身份證。辦理地點:居住地附近任一公安機關戶政辦證窗口。
根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單位不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或不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設立手續的,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責令限期辦理;逾期不辦理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失業登記實行承諾制辦理。勞動者辦理時需持本人身份類證明,如實填報個人信息和失業原因,并對填報內容的真實性作出承諾。經核驗,不存在《廣東省就業和失業登記管理辦法》(粵人社規〔2021〕23 號)第十七條規定的不予登記情形的,可以予以登記。
問:危險廢物處置單位具收集,焚燒處置資質,在收處危險廢物08類機油時,發現其機油具回收資源利用價值,是否可以轉移至具資源回收利用單位,不進行內部焚燒處置。 答:你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八十條第二款規定,禁止未按照許可證規定從事危險廢物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的經營活動。請嚴格按照許可證規定處置危險廢物。鼓勵你司與其他有對應法定資質的收集單位、利用單位合作,共同服務產廢單位,推動提升危險廢物資源化利用水平。(廣東省生態環境廳)
疏散周圍學生,暫時遠離嘔吐物周圍。規范佩戴口罩、手套,使用鞋套、一次性隔離衣等防護用品。準備一次性嘔吐腹瀉物應急處置包,如果沒有可使用消毒濕巾、垃圾袋、免洗手消毒劑等物品;及時正確處理地面嘔吐物。使用消毒濕巾或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紗布、抹布等)蘸取配制好的5000mg/L含氯消毒液,完全覆蓋嘔吐物作用5-10分鐘,然后將所有污染物包裹后丟入垃圾袋中;馬桶、便器內嘔吐物或者糞便,可使用漂白粉覆蓋,或使用5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鐘后徹底沖洗;周圍的地面和物體表面,可使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時間30分鐘后,用清水擦拭去除殘留;脫去個人防護用品,依次脫去手套,脫去一次性隔離衣,脫去鞋套,摘下口罩,丟入垃圾袋。脫卸個人防護用品時,每一步完成后都要進行手衛生,使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噴灑垃圾袋外表后丟棄;再次強調:清理嘔吐物時,應戴塑膠手套和口罩等防護用品,并在消毒后做好手衛生。
答:參保人員流動就業,同時在兩地以上存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在辦理轉移接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時,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本人協商確定保留其中一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個人賬戶,同期其他關系予以清理,個人賬戶儲存額退還本人,相應的個人繳費年限不重復計算。
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跨省通辦、全省通辦有哪些要求?答:未滿16周歲居民:由監護人代為申請,監護人陪同申領人現場辦理。提交材料包括申領人的居民戶口簿、相片回執(照相館拍照后取得),監護人的身份證件、居住信息、監護關系材料(申領人與監護人在同一家庭戶的戶關系能證明的無需提供監護關系材料;戶關系不能證明的,提供出生醫學證明、親屬關系證明等能證明監護關系的材料之一)。年滿16周歲居民:本人到現場申請辦理。提交材料包括居民戶口簿、居住信息、相片回執(照相館拍照后取得)。辦理地點:居住地附近任一公安機關戶政辦證窗口。
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在其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地同步參加生育保險。參加生育保險的失業人員按照規定享受相應的生育保險待遇,包括生育醫療費用和生育津貼;其未就業配偶按照規定享受生育醫療費用待遇,不享受生育津貼。自失業保險基金為失業人員繳納生育保險費的次月起,失業人員及其未就業配偶享受待遇,停止繳費次月起停止享受待遇。
康復訓練可以使進行性氣流阻塞,嚴重呼吸困難而很少活動的患者改善活動能力,提高生活質量,是慢阻肺穩定期患者一項重要的治療措施,包括呼吸生理治療、肌肉訓練等。
根據粵府辦〔2023〕13號、粵人社函〔2023〕261號、粵人社規〔2021〕12號等文件規定,補貼對象(或用人單位)應于穩定就業滿6個月之日起1年內,向就業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補貼申請。本項補貼與公共就業服務崗位補貼不得疊加享受。
“寒假專場剛好解決了我假期出行的需要,感謝警察叔叔阿姨們!”1月19日上午聯合中學熱鬧非凡警察為學生辦證成為校園內一道靚麗風景線寒假來臨,為了方便學生假期出行和即將到來的2024年高考,市公安局戶政部門聯合梅江分局到梅江區聯合中學,舉辦居民身份證辦理寒假專場服務活動,滿足廣大師生的辦證需求。據統計,當天民警共辦理身份證53個切實解決了學生們因學業繁忙難以抽空辦理證件的難題從“細”處著手從“小”事辦起梅州公安將一直致力于為民解難題、辦實事不斷優化便民措施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市公安局將組織全市公安機關開展居民身份證辦理寒假專場服務,滿足廣大學生和春節需要出行人員的用證需求。歡迎廣大學生及其家長前來辦理。活動具體事項如下:2024年2月3日(星期六)上午9:00-12:00;專場辦證地點:全市公安機關派出所戶籍窗口專場辦理業務:居民身份證首次申領、到期換領(有效期在3個月內)、損壞換領、丟失補領等業務;注意事項居民身份證首次申領、到期換領(有效期在3個月內)、損壞換領、丟失補領等業務;未滿16周歲的公民,自愿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由監護人代為申請領取。應提供監護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包括居民身份證、臨時居民身份證、戶口簿、護照、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港澳臺居民居住證、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等)以及監護關系證明材料(能證明監護關系的居民戶口簿、出生醫學證明或其他監護關系證明等材料之一)監護人應攜同申請人一并前往,采集指紋及同框現場相片。
答:失業人員在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未滿前開辦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或者從事個體經營的,憑營業執照或者登記證書及納稅證明,可以申請一次性領取已經核定而尚未領取期限的失業保險金。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你好,《固廢法》二十條規定,產生、收集、貯存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采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不得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固體廢物。業主方委托第三方對項目進行建設、改造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應落實產廢主體責任,履行法定職責和義務,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民事合同中約定的具體操作主體、費用支付等行為,不屬于環境行政監管范疇;違反法律法規要求的條款無效。
醫療救助是指對符合條件的醫療救助對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給予資助,對醫療救助對象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等支付后,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予以支付,幫助其獲得基本醫療服務。
特困人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低保對象、低保邊緣家庭成員和納入監測范圍的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員參加梅州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其個人繳費部分給予全額資助。
?民政部門認定的:特困人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低保對象、低保邊緣家庭成員、支出型困難家庭中的重病患者。?鄉村振興部門認定的:納入監測范圍的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
一是高度重視多病共防。充分認識做好當前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的工作形勢和重要意義,堅持底線思維和多病共防,針對可能出現的多種流行性疾病流行期重疊、流行峰值交替的情況,因時因勢因地做出科學有效應對,扎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盡最大可能保障師生生命健康安全。二是加強監測預警干預。加強疫情監測體系建設,重點落實中小學校、幼兒園晨午檢制度、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課追蹤登記制度。針對當地學校呼吸道傳染病發病情況主動與衛生健康、疾控部門會商,加強信息互通,協同開展風險研判和預測預警,指導學校做到科學精準應對。三是強化日常健康教育。開展全覆蓋、多形式的新冠感染及其他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知識宣傳。引導師生深化“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科學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常通風、注意咳嗽禮儀,適度參與鍛煉,提高健康素養和自我防護能力。加強家庭防疫指導,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兒童青少年流感、肺炎球菌等疫苗接種宣傳引導。指導有發熱、咳嗽等癥狀的師生做好防護、及時就診、規范治療、科學用藥,不帶病上課上學。四是加強患病學生服務。完善應對預案,做好線上線下教學有序銜接,對因病缺勤的學生,指導利用豐富的線上教學資源居家學習。對學生患病期間的作業可不做硬性要求。結合呼吸道疾病病程特點,引導家長讓患病學生充分治療和休息,切實科學作出返校上課安排。五是做好物資保障。會同衛生健康和疾控部門,科學預測預判可能發生的疫情,動態調整防疫物資儲備,保障醫療和生活物資供應,提高醫療服務保障水平。六是狠抓責任落實。會同衛生健康和疾控部門,強化對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督促檢查,統籌推進,齊抓共管,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落細落到位。
根據粵府辦〔2023〕13號規定,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就業補貼的補貼標準為博士每人10000元,碩士每人7000元,其他每人5000元。
問: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業務應帶上哪些材料? 答:目前,梅州市居民(含市外戶籍人員)均可在居住地公安戶政窗口就近辦理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業務,特別是在梅異地居住就讀的中小學生。受理條件:1、未滿16周歲:未滿16周歲居民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需由監護人代為申請,并帶申領人到窗口辦理,提交申領人的居民戶口簿、相片回執,監護人的身份證件、居住信息、監護關系材料(出生醫學證明、親屬關系證明等,如申領人與監護人在同一家庭戶的戶關系能證明的則無需提供)。2、已滿16周歲:年滿16周歲居民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需本人到窗口辦理,提交居民戶口簿、居住信息、相片回執等材料。
答:失業人員在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未滿前重新就業,就業后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并參加失業保險滿3個月的,可以申請一次性領取已經核定而尚未領取期限一半的失業保險金,剩余的尚未領取期限與再次失業時的領取期限合并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