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財政局:會計人員參加繼續教育采取學分制管理制度,每年參加繼續教育取得的學分不得少于24學分。 參加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每通過一科考試,折算為24學分,憑獲取的證書或成績單,到所在財政管理部門進行登記。取得的學分,均在當年度有效,不得結轉下年度。
梅州市教育局:請于2018年4月上旬留意“梅州市教育局”官網報名信息。
梅江區教育局:普通高考允許社會青年報考。報名應具備的材料有高中學籍檔案;高中畢業證書(或同等學歷)、學業水平成績證書、身份證、戶口簿。社會青年在高考報名期間,本人攜帶好證件及復印件到戶籍所在的縣、區招生辦報名。
市教育局:廣東省惠州市的戶口可以在梅州市參加高考,考生需攜帶本人的戶口本、身份證原件到學籍所在縣(市、區)招生辦辦理借考手續。
教育局: 根據《義務教育法》第十二條: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如果你確實有實際困難,可以在學期結束前十天向畬江鎮中心小學提出轉學申請。
市人社局:技工院校享受免學費政策的對象: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在校生中所有農村(含縣鎮)學生、城市涉農專業學生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外省的縣鎮戶籍學生,提供相關界定證明材料并經審核后,可享受資助。對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費就讀技工學校按城市戶籍學生人數的5%比例確定,重點考慮以下幾種情況:1.城市低保或特困家庭子女;2.孤殘學生、烈士子女或優撫家庭子女;3.本人或家庭成員因工傷殘或患重大疾病;4.家庭遭受重大災害或變故;5.父母雙方或一方殘疾,家庭無固定經濟來源;6.單親家庭、父母年事已高或喪失勞動能力。
我們目前還未接到正式文件。我市學校一直在貫徹各級教育部門提出的“小學生每日在校用于教育教學活動時間不超過6小時,初中生每日在校用于教育教學活動時間不超過7小時”規定。同時,要求學生家長保障孩子睡眠時間。如果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出臺學生到校具體時間規定的文件,我市中小學校一定會執行。
梅江區教育局:符合轉學條件的戶口服務范圍內學生,家長持原就讀學校打印的學籍信息表,開學前到轉入學校申請轉學。家長可在“梅州市梅江區人民政府” 門戶網站“民生服務”的“教育服務”欄目《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入學、轉學、升學政策規定》中了解轉學程序。
財政局:2018年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山區補貼,去年是半年發放一次,今年衛計局、人社局做1-9月發放方案,目前方案已審批,補助資金正按規定程序審批下撥,近期可發放到位。
梅江區教育局:高考對檔案有明確的要求,考試必須要有高中三年完整的學籍紙質檔案。如果原檔案遺失,在高考報名前必須到原畢業學校補做好。
梅江區教育局: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于中小學生學籍管理的實施細則(試行)》第五條規定:“義務教育階段普通中小學校、特殊教育學校的招生對象為6周歲以上,18周歲以下的兒童、少年。小學招收當年8月31日(含8月31日)前年滿6周歲的兒童……”目前梅江區公辦小學采用“戶籍為主、劃分學區、相對就近、統籌安排”的原則進行招生,各小學均劃定了招生戶口范圍,適齡兒童可以對照學校招生戶口范圍到相應的學校就讀;非學校招生范圍戶口的適齡兒童可到住地附近有空余學位的學校申請入學,或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到有學位的公辦或民辦學校入學(咨詢電話:2196832)。各學校具體招生范圍及申請入讀一年級積分方案,可在“梅州市梅江區人民政府”網站“民生服務”欄目的“教育服務”查詢。
從2013年開始全面實施全國性的《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辦法》要求,我國每一名學生的學籍,將從小學一直沿用至研究生教育乃至繼續教育,并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學生轉學、升學等動態跟蹤管理。因此,新生入校后,學校就為每一個學生建立了學籍,并通過電子學籍系統申請學籍號。在全國范圍內是“一人一號、籍隨人走、終身不變”的。按新的學籍管理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不能重讀的。
普通教師申請出入境證件需經所在單位同意(開具同意出境證明),然后到教育局辦理同意申辦出入境證件的審批手續,最后持本人身份證原件、照片回執到五華縣出入境管理部門辦理。
民辦幼兒園法人不一定要幼師證件,但園長須具有幼兒園園長任職資格,并取得崗位培訓合格證書。
高中學生檔案丟失,請到原畢業學校補辦。
往屆技校生可以參加“3+證書類”高考,需提供技校畢業證書、教育部門頒發的技能證書,連同本人身份證和戶口簿,到戶籍所在的高考報名點報名。也可以報普通類,視同普通高中畢業生,需有參加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并有等級成績。
1.國家開發銀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申請表;2.新生入學錄取通知書或學生證原件及復印件;3.貸款學生、共同借款人(原則上為學生本人父母)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4.貸款學生、共同借款人戶口簿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