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局:首先不是免費再就業培訓,是勞動力技能晉升培訓。培訓項目有:維修電工、汽車維修工、美容師、廚師等;可到以下學校培訓:梅縣技工學校,梅縣區利民職業培訓學校,梅縣區啟程職業培訓學校,梅縣區新港職業培訓學校,梅縣區云電商職業培訓學校。聯系電話:0753-2589658。
人社局:自主創業的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本人同其招收的應屆畢業生可同等享受用人單位招收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政策。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在本省領取工商營業執照(或其他法定注冊登記手續),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依法納稅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給予5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資助。自主創業(包括登記注冊3年內的企業、個體工商戶、民辦非企業單位、農民專業合作社),均可申請小額擔保貼息貸款,貸款額度不超過10萬元。在校及畢業5年高校畢業生穩定創業6個月以上可以給予4000元租金補貼,最長3年。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先到梅州市人才網注冊報到,打印登記表一份與報到證一起到人力資源市場報到。
梅州市檔案局:大學生畢業檔案,由學生所讀院校畢業后統一轉(寄)回戶籍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或人社局暫管。大學生畢業后可到戶籍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或人社局查找。
人社局:事業單位招聘一年2次左右。你可上網查詢以往招聘公告的相關資料。
市衛計局:根據規定,具有中專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5年的,可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對考取資格后執業機構級別類別暫無明確規定。考生可自愿選擇各種學歷教育式繼續醫學教育,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市扶貧開發局:對于無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主要采取兜底脫貧為主。各縣(市、區)民政局協調同級扶貧部門,對現有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依靠產業就業幫扶脫貧的相對貧困人口進行認真核查,將符合條件的全部納入低保范圍。在脫貧攻堅期內,納入農村低保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收入超過當地低保標準后,可給予一定時間的漸退期,實現穩定脫貧后再退出低保范圍。對于擁有土地的無勞動能力貧困人口,還可以在完成土地確權的基礎上,以流轉土地賺租金的方式實現增收;在對有勞動能力貧困人口實施資產收益扶貧的同時,有條件的也可以考慮將無勞動能力貧困人口納入受益對象。
市扶貧開發局:根據《關于扶持殘疾人自主就業創業的意見》(殘聯發〔2018〕6號)精神,殘疾人自主就業創業可享受合理便利和優先照顧、稅收優惠和收費減免、金融扶持和資金補貼等。如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符合條件的可申請扶貧小額信貸來發展產業,扶貧小額信貸政府會給予貸款貼息,也可以向村委或駐村工作隊申請資產收益扶貧項目等。至于你提到的建沼氣池有沒有補貼,可以咨詢農業部門能源辦了解相關政策,扶貧政策這方面是沒有補貼的。
畜牧獸醫局:目前,我市對于新申辦養殖場沒有相應的資金扶持政策;在技術支持方面,您可到當地畜牧部門咨詢技術要領。
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根據中共大埔縣委辦公室、大埔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快實體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修訂)的通知》(埔辦明電〔2019]10號)文件要求,大埔縣鼓勵支持發展民俗,對客房達3間以上的特色民宿(鄉村客棧),經縣旅游部門和相關部門聯合驗收認定為合格的,給予每間客房一次性補助0.5萬元。按照《梅州市民宿(客棧)等級評定與劃分》標準,在2020年底前被認定為五星、四星、三星的特色民宿(鄉村客棧),在市級給予一次性扶持資金10萬元、8萬元、3萬元的基礎上,縣級按照市級扶持標準的雙倍給予一次性扶持補助。
先到梅州市人才網注冊報到,打印登記表一份與報到證一起到梅江區人力資源市場報到。
大學生畢業檔案,由學生所讀院校畢業后統一轉(寄)回戶籍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或人社局暫管。大學生畢業后可到戶籍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或人社局查找。
根據規定,對2014年村(社區)“兩委”班子換屆選舉離任的村(社區)“兩委”干部發給一次性離任補助金,補助標準按(社區)“兩委”干部任職年限計算,原則上每任職一年補助一個月的工作報酬。
按規定:本省戶籍獨生子女父母,由當地人民政府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產婦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三十五日的產假;男方享受十日的看護假。您夫妻再生育后,已不屬于獨生子女父母,亦不再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優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