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

        知識庫

        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庫

        6月1日,廣東省電子居住證正式啟用,梅州市民可直接使用手機,登錄“粵省事”或“粵居碼”微信小程序直接申領,通過政務數據核驗的,無需提交任何材料;個別特殊情形無法通過政務數據核驗的,只需提供相關材料。申領電子居住證與目前實體居住證申領條件一致,要求流動人員在廣東省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連續就讀條件之一的,可以按照規定申領廣東省電子居住證。操作流程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bmISr9K1SZ6TyMr_3sn88g)

        1、招聘和錄用:可以為用人單位提供應聘人員的學歷、經歷、獎懲等各類背景信息,輔助用人單位做好員工的招聘錄用。2、選拔和使用:幫助用人單位了解員工在教育培訓、工作經歷、業績考核、職稱評定、獎懲等方面的信息。3、政審和考察:為機關企事業單位提供存檔人員錄用(聘用)考察、因公出國(境)政審,為部隊提供存檔人參軍政審,為黨組織提供入黨政審等。4、出具相關證明:發揮人事檔案材料憑證、依據和參考作用,依據記載為存檔人員出具相關證明。

          答復:針 對實踐中存在的法治副校長配備不平衡、聘任不及時、流動頻繁等問題,《辦法》統籌進行制度設計。一是完善聘任原則,綜合考慮學校需求和工作便利,并優先為 偏遠地區、農村地區學校和城市薄弱學校配備法治副校長。二是明確聘任機制,由教育部門商有關主管部門制定聘任計劃,建立法治副校長人員庫,并組織學校選 聘。規定每所學校至少配備1名法治副校長,師生人數多、有需求的學校可以配備2—5名。三是設立法治副校長工作團隊制度,規定教育行政部門可以商有關部門 組建由不同派出機關人員組成的法治副校長工作團隊,服務區域內學校。四是實行動態管理,對法治副校長人員庫進行動態調整,對因故不能繼續履職的法治副校長 要及時補充,確保不缺位。五是規定了任期和續聘等管理要求。 

        廣東省應急管理廳:非常感謝您對廣東應急管理工作的關心與支持。關于您咨詢的相關問題:1.關于行業主體認定主要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和《應急管理部辦公廳關于修訂 <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煙草商貿行業 安全監管分類標準(試行)>的通知》的規定。經查,會展企業屬會議、展覽及相關服務(代碼為728)。不屬于工貿行業范圍。2.根據《國務院安委會關于深入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安委〔2011〕4號)規定,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統一領導,明確相關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國家有關部門負責指導和推動本行業(領域)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制定實施方案和達標細則。企業可向會展企業行業主管部門咨詢相關事宜。3.關于工貿行業組織評審單位和負責現場評審單位見《2022 年第16 號廣東省應急管理廳關于確定工貿企業二級安全生產標準化定級組織單位和負責現場評審單位的公告》(網址:http://yjgl.gd.gov.cn/xw/yw/content/post_3969419.html),相關辦事程序及指南可向相關單位咨詢。

        個人可以到戶籍地或者居住地所在公安派出所查詢本人犯罪記錄,也可以委托他人代為查詢。申請查詢應當持:1. 本人有效身份證件。2. 《查詢申請表》(在派出所領取并當場填寫)。3. 在居住地派出所申請查詢的,還應當提交居住證。4. 委托他人查詢的,還應當提交委托書和受托人有效身份證件。大家也可以登錄粵省事微信小程序,提交無犯罪記錄證明申請。支持全國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證明書支持郵寄到家,還可以發送證明到指定郵箱。

        (一)2023年1月1日前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累計繳費年限已滿20年(本市實際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的,不再繳納職工醫保費,終身享受職工醫保辦法規定的退休人員職工醫保待遇。2023年1月1日前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且本市實際繳費年限未達上述繳費年限規定的,2023年1月1日后可繼續選擇按月繳費或一次性繳費至20年且本市實際繳費累計滿10年后,不再繳費,終身享受退休人員職工醫保待遇。  (二)2023年1月1日后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職工醫保繳費年限實行逐年調整。從2030年1月1日起,累計繳費年限統一為男職工30年(本市實際繳費累計滿10年),女職工25年(本市實際繳費累計滿10年),達到規定繳費年限后不再繳費,終身享受退休人員職工醫保待遇。  男職工累計最低繳費年限:2023年為21年、2024年為22年、2025年為23年、2026年為24年、2027年為25年、2028年為26年、2029年為28年、2030年及之后為30年。  女職工累計最低繳費年限:2023年為21年、2024年為22年、2025年為23年、2026年為24年、2027年及之后為25年。

          1.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有哪些?  ①定期待遇。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確定標準并全額支付給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目前我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為190元/月。有條件的地區可根據本地實際調整基礎養老金標準。  個人賬戶養老金按首次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之月的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系數確定。個人賬戶儲存額發放完后,由政府負責按照原標準繼續發放。  ②一次性待遇。參保人死亡且未領取職工社會保險喪葬補助金的,可領取不低于其死亡時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6個月的喪葬補助金。  2.按月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基本條件是什么?  同時滿足以下條件即可按月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①年滿60周歲。  ②累計繳費滿15年。  ③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其他基本養老保障待遇。  對當地實施原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時距年滿60周歲不足15年的情形,按規定逐年繳費至年滿60周歲后,雖然繳費年限不足15年,但仍可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3.什么情況下不需要繳費即可直接領取待遇?  ①當地實施原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時已年滿60周歲。  ②當地實施原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時已年滿60周歲。  4.長繳費、高繳費對于領取養老保險待遇有什么好處?  領取養老待遇條件為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但15年不是繳費年限的上限,建議長繳高繳,實現長繳多得、高繳多得。  ①長繳多得。參保人繳費時間越長,個人賬戶積累就越多,計算的利息也越多;繳費時間長還會加發養老金,領取的養老保險待遇水平也就越高。  參保人累計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超過15年的部分,每增加1年每月加發不少于3元的基礎養老金。  ②高繳多得。參保人繳費檔次越高,獲得政府補貼越多,個人賬戶積累就越多,計算的利息也越多,領取的養老保險待遇水平就越高。  5.高齡參保人有什么傾斜政策?  當地可根據實際,適當提高年滿65周歲及以上參保人的基礎養老金標準。  6.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資金怎么處理,遺屬有什么待遇?  ①可繼承。城鄉居民在繳費期間死亡的,退還個人賬戶全部本息;在領取待遇期間死亡的,從次月起停止支付其養老金,其個人賬戶資金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②有補助。未領取職工社會保險喪葬補助金的,發放不低于其死亡時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6個月的喪葬補助金。

        在商品房預售款提取方面調整為,近兩年未受到重大行政處罰、未發生重大失信行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短期內如因提取次數受限,造成無法申請使用預售款用于支付購買項目建設必須的建筑材料、設備款和施工進度款及法定稅費的,對項目主體工程已封頂樓棟,在確保預售款留存比例不低于10%的前提下,可結合實際資金使用需求申請額外提取預售款,額外提取的預售款,必須從監管賬戶直接撥付至符合預售款支付的第三方賬戶,全部用于本項目開發建設,不得挪作他用。住房公積金提取方面調整為,在我市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購買本市商品住宅(含二手住宅)時,可提取本人及配偶的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用于支付首付款;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雙方繳存的最高限額由30萬元提高至40萬元,單方繳存的最高限額由20萬元提高至25萬元,各類高層次人才、“青梅計劃”人才貸款額度同步上浮。

        1、老人的養老保險待遇按原待遇項目(標準)發放并參加每年的待遇調整。2、中人的養老保險待遇由基本養老金及職業年金構成,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由視同繳費年限長短決定)組成。3、新人的養老保險待遇由基本養老金及職業年金組成,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4、不納入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的原待遇其它項目(標準)繼續按原渠道發放,所需費用由原渠道解決。

        2023年房地產市場走向如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在接受總臺央視記者的專訪時,對這個備受關注的問題進行了解答。總臺央視記者 楊瀟:今年整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的工作核心,您會用一個什么樣的詞來概括?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 倪虹:精準。我們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千頭萬緒,又和人民群眾利益相關,我們要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必須要在精準上下功夫。首先問題要找得準,目標要瞄得準,政策要用得準,這樣的話我們才能夠精準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精準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因城施策、精準施策,提振市場信心。對于購買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該降的都要降下來。對于購買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以舊換新、以小換大、生育多子女家庭都要給予政策支持。對于購買三套以上住房的,原則上不支持,就是不給投機炒房者重新入市留有空間。同時,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的供給和長租房市場的建設,讓新市民、青年人能夠更好地安居,讓他們放開手腳為美好生活去奮斗。用力推進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著力化解房企風險,提高住房建設標準,為房屋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合力整治房地產市場秩序,讓人民群眾放心買房、放心租房。我們將牢牢抓住讓人民群眾安居這個基點,以努力讓人民群眾住上更好的房子為目標,從好房子到好小區,從好小區到好社區,從好社區到好城區,進而把城市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讓城市更宜居、更韌性、更智慧。總臺央視記者 楊瀟:今年的工作您有信心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 倪虹:我對2023年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還是充滿信心,我對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我還是很有信心。總臺央視記者 楊瀟:就像剛才倪部長在采訪中所說的那樣,今年在擴內需促消費工作當中,住房改善是一項重要工作,而與此同時,在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工作當中,房地產也位在其中。那么如何處理好這兩者的關系,精和準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只有目標瞄準了,政策拿準了,我們才能讓市場有信心,讓購房者有信心,讓城市里的新市民和青年人對自己的未來有信心。

          一、社保補貼  (一)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  補貼條件:1.用人單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或本省及協作地區的脫貧人口,與其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一年的,勞動合同不作時間要求,下同)。2.相關人員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勞務派遣單位除外)。  補貼標準:每月按用人單位為符合條件人員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給予補貼。  補貼期限:除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外,其余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  應提交材料:符合條件人員的基本身份類證明,勞動合同(有條件的地區可改為核驗就業登記信息,下同)。  應核驗信息:社保繳費記錄;就業困難人員身份信息;脫貧人口信息(以脫貧人口身份享受時核驗);單位登記信息。  申請程序:補貼對象原則上應按季度(或半年)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對上季度(或半年)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補貼。首次補貼申請應于首次簽訂勞動合同之日起1年內提出。  (二)小微企業社保補貼。  補貼條件:1.用人單位屬于小型微型企業。2.用人單位招用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與其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3.相關人員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勞務派遣單位除外)。  補貼標準:每月按用人單位為符合條件人員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給予補貼。  補貼期限:每人最長可享受2年。  應提交材料:符合條件人員基本身份類證明或畢業證書;勞動合同。  應核驗信息:社保繳費記錄;單位登記信息;申請對象是否屬于小微企業。  申請程序:補貼對象原則上應按季度(或半年)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對上季度(或半年)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補貼。首次補貼申請應于首次簽訂勞動合同之日起1年內提出。  (三)員工制家政企業社保補貼。  補貼條件:1.用人單位屬于家政服務企業。2.相關人員屬于家政服務人員。3.用人單位與相關人員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按規定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  補貼標準:每月按用人單位為符合條件人員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的50%給予補貼。  補貼期限:每人最長可享受3年。同一人員先后被多個員工制家政企業招用并申領本項補貼的,補貼期限累計計算。  應提交材料:符合條件人員基本身份類證明;勞動合同;單位發放工資明細賬(單)。  應核驗信息:社保繳費記錄;單位登記信息。  申請程序:補貼對象原則上應按季度(或半年)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對上季度(或半年)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補貼。同一人員在同一單位就業的,本項補貼與其他社保補貼不疊加享受。  二、崗位補貼  (一)一般性崗位補貼。  補貼條件:1.用人單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或本省及協作地區的脫貧人口,與其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2.相關人員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勞務派遣單位除外)。  補貼標準:每人每月200元。本清單實施前已進行了首次申請的,享受周期內繼續按原補貼標準執行。  補貼期限:除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外,其余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  應提交材料:符合條件人員基本身份類證明;勞動合同。  應核驗信息:社保繳費記錄;就業困難人員身份信息;脫貧人口信息(以脫貧人口身份享受時核驗);單位登記信息。  申請程序:補貼對象原則上應按季度(或半年)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對上季度(或半年)的補貼。首次補貼申請應于簽訂首次勞動合同之日起1年內提出。  (二)公益性崗位補貼。  補貼條件:1.用人單位開發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認定的公益性崗位。2.相關崗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或本省脫貧人口,與其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3.相關人員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  補貼標準:每人每月按我市最低工資標準給予補貼。  補貼期限:除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外,其余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  應提交材料:符合條件人員基本身份類證明;單位發放工資明細賬(單)。  應核驗信息:社保繳費記錄;就業困難人員身份信息;脫貧人口信息(以脫貧人口身份享受時核驗);用人單位是否已按規定報送崗位招用人員情況。  申請程序:補貼對象原則上應按季度(或半年)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對上季度(或半年)的補貼。首次補貼申請應于首次簽訂勞動合同之日起1年內提出。  三、就業見習補貼  補貼條件:1.用人單位組織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或16-24歲失業青年參加就業見習。2.用人單位每月按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80%的標準對見習人員支付工作補貼。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勞務派遣單位除外)。  補貼標準:每人每月按我市最低工資標準給予補貼,其中用人單位實際支付的工作補貼金額低于我市最低工資標準的,按其實際支付金額給予補貼。  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12個月。  應提交材料:見習協議書;符合條件人員基本身份類證明或畢業證書(以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身份享受時提供);見習單位發放補貼明細賬(單);見習人員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發票(參加了工傷保險的可不提供)。  應核驗信息:單位登記信息;失業登記信息(以16-24歲失業青年身份享受時核驗);見習人員是否參保(僅參加工傷保險的不視作參保)。  申請程序:補貼對象應于見習結束之日(實際見習時間不少于3個月)起1年內,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補貼申請。2021年12月31日前,見習期未滿即與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的單位,可申請剩余期限的見習補貼。  四、吸納就業補貼  (一)吸納退役軍人就業補貼。  補貼條件:1.用人單位招用退役1年內的退役軍人,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2.相關人員按規定繳納1年以上社會保險費。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機關事業單位、勞務派遣單位除外)。  補貼標準:每人10000元。  補貼期限:一次性。  應提交材料:符合條件人員基本身份類證明;勞動合同。  應核驗信息:社保繳費記錄;單位登記信息;退役信息。  申請程序:補貼對象應于有關人員穩定就業滿1年之日起1年內,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補貼申請。同一人員在同一單位就業的,本項補貼與其他吸納就業補貼、創業帶動就業補貼不得疊加享受。  (二)吸納脫貧人口就業補貼。  補貼條件:1.用人單位招用本省及協作地區脫貧人口,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2.相關人員按規定繳納6個月以上社會保險費。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機關事業單位、勞務派遣單位除外)。  補貼標準:每人5000元。  補貼期限:一次性。  應提交材料:符合條件人員基本身份類證明;勞動合同。  應核驗信息:社保繳費記錄;單位登記信息;脫貧人口信息。  申請程序:補貼對象應于有關人員穩定就業滿6個月之日起1年內,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補貼申請。同一人員在同一單位就業的,本項補貼與其他吸納就業補貼、創業帶動就業補貼不得疊加享受。  (三)員工制家政企業吸納就業補貼。  補貼條件:1.用人單位屬于家政服務企業。2.相關人員屬于家政服務人員。3.用人單位與相關人員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按規定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4.用人單位上一自然年度家政服務人員月平均失業保險繳費人數達到20人以上。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  補貼標準:按上一年度月平均繳費人數,每1人1000元(不足1人部分不計算)。  補貼期限:每年一次。  應提交材料:符合條件人員基本身份類證明;勞動合同;單位發放工資明細賬(單)。  應核驗信息:社保繳費記錄;單位登記信息。  申請程序:補貼對象原則上應每年度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上一年度的補貼申請。本項補貼與創業帶動就業補貼不得疊加享受。  五、家政服務企業商業保險補貼  補貼條件:1.相關單位屬于家政服務企業。2.相關人員為家政服務人員。3.相關單位與其簽訂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由單位出資為其購買家政服務商業保險。  補貼對象:符合條件的單位。  補貼標準:按家政服務責任保險、意外傷害保險保費的50%給予補貼,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150元。  補貼期限:每年一次,最長不超過3年。  應提交材料:符合條件人員基本身份類證明;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單位購買家政服務商業保險的合同、發票(如單位購買綜合險,需提交綜合險包含家政服務責任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的證明材料和詳細費用清單)。  應核驗信息:單位登記信息。  申請程序:補貼對象應于每年度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對上一年度的補貼申請。 【政策咨詢電話】市  直:2302958;梅江區:2196960(高校畢業生相關補貼)、2196713;梅縣區:2589135(高校畢業生相關補貼)、2589137;興寧市:3360631(高校畢業生相關補貼)、3320402;平遠縣:8899231;蕉嶺縣:7188276;大埔縣:5556762、5559361;豐順縣:6688225(高校畢業生相關補貼)、6686962;五華縣:4431201(高校畢業生相關補貼)、442831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辦法》和《轉發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廣東省就業和失業登記管理辦法>的通知》(梅市人社函〔2021〕258號),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應當于用工之日起30日內辦理就業登記。勞動者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通過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等形式實現就業,且未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由本人自愿以個人身份辦理就業登記。自主創業但在用人單位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勞動者,應當由用人單位辦理就業登記。辦理就業登記的途徑:用人單位應向其登記注冊所在地的就業失業登記機構申請辦理就業登記,個人身份辦理就業登記實行全省通辦。勞動者可以選擇到本省行政區域內任意一個就業失業登記機構現場辦理,也可以通過國家和省指定的政務服務平臺等網絡渠道辦理。

        截至2019年2月,我省互聯網平臺共上線了以下15項機動車駕駛證業務:1、考試預約; 2、取消考試預約;3、考試信息公布;4、考試費繳納;5、初學增駕工本費繳納;6、電子學習駕駛證明;7、期滿換領駕駛證;8、遺失補證;9、超齡換領駕駛證;10、損毀換領駕駛證;11、延期換領駕駛證;12、延期提交身體證明;13、延期駕駛證審驗;14、提交駕駛證件照片;15、變更駕駛證聯系方式。

        市教育局:戶口本上有顯示曾用名,畢業證書上的名字是不能更改的,需要使用畢業證書時, 畢業證連同戶口本一起使用。

        廣東省財政廳:2017年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標準是: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1.5%比例的,按實際差額人數和當地統計部門公布的上年度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標準的80%計算繳納保障金。

        機動車應當從注冊登記之日起,按照下列期限進行安全技術檢驗:  (一)營運載客汽車5年以內每年檢驗1次;超過5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二)載貨汽車和大型、中型非營運載客汽車10年以內每年檢驗1次;超過10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三)小型、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6年以內每2年檢驗1次(免上線檢驗);超過6年不滿10年的,每2年檢驗1次;超過10年不滿15年的,每年檢驗1次;超過15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四)摩托車6年以內第2、4、5年申領檢驗合格標志,免予上線檢測;超過6年的,每年檢驗1次;  (五)拖拉機和其他機動車每年檢驗1次。

        《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第十九條規定,“參保人員不得利用其享受醫療保障待遇的機會轉賣藥品,接受返還現金、實物或者獲得其他非法利益。”若經查實,由醫療保障行政部門依法予以處理。作為參保人,應樹立主人翁意識,自覺維護基金安全,拒絕藥販的違法要求,違法倒賣藥品的藥販也必將受到法律制裁。

        不可以。《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參保人員應當持本人醫療保障憑證就醫、購藥,并主動出示接受查驗……參保人員應當妥善保管本人醫療保障憑證,防止他人冒名使用。”因此,醫保憑證只能本人持有,自己看病就醫、購藥的時候使用,不可借給他人。如果借給親戚使用,雙方都構成違法行為,會受到相應處罰。

        12月7日,區住房城鄉建設局組織召開各鎮街分管領導和業務人員參加的城市管理工作專題會議。局黨組書記危永新主持會議并作了講話。會議研判了前期工作進展情況和存在問題,對近期及下一階段全區城市管理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會議指出,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動態性、長期性的工作。就如何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會議提出了六方面要求:一是務必高度重視,把城市管理工作當作一項重要任務抓好落實;二是抓早抓小抓細,防患于未然,把違法現象消除在萌芽階段,事半而功倍;三是加強上下聯動,動員各方力量,形成強大合力齊抓共管;四是發揮網格作用,依托村(社區)網格化“眼睛”,有的放矢,精準監管;五是提升工作能力,優化隊伍結構,充實執法力量,加大培訓力度,進一步提升能力水平;六是積極履職盡責,扛責任轉作風抓落實,為人民管好城市,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建設宜居宜業的良好環境,真正讓城市成為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

          1、什么人能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符合以下兩個條件,且未參加其他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  ①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  ②本省戶籍。  2、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為什么需要繳費?  ①繳費是義務。根據權利與義務相對等的原則,城鄉居民應參保繳費并達到國家規定年齡和年限條件后,國家發給養老保險待遇。  ②繳費是責任。政府和個人共同承擔養老責任,繳費是個人責任的體現。  總的來說,只有盡了責任,履行了義務,才有享受相應養老待遇的資格。  3、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標準是什么?  ①九個檔次。分別為每年180元、240元、360元、600元、900元、1200元、1800元、3600元、4800元。  ②自主選擇。參保人可根據本人經濟承受能力,自主選擇其中一個檔次。  ③一個特例。參保的困難群體,可選擇按每年120元標準繳納養老保險費。困難群體包括: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返貧致貧人口、重度殘疾人、3級和4級精神智力殘疾人等。  4、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標準今后會不會調整?  ①適時調整。省人民政府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標準。  ②可自主增設檔次。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可根據本地實際增設繳費檔次。  5、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府給補貼嗎?  ①各級人民政府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體現政府責任。  ②分檔補貼。各市可自行制定補貼標準。原則上對選擇360元及以下繳費檔次的,政府補貼標準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600元及以上繳費檔次的,政府補貼標準不低于每人每年60元。  ③政府補貼免申即享。參保人按時繳費,無需申請立享補貼,補貼計入本人個人賬戶。  6、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還有其他補助或資助嗎?  ①集體可補助。有條件的村(居)集體經濟組織可對參保人給予繳費補助。繳費補助標準由村(居)民委員會召開村(居)民會議或村(居)民代表會議民主確定。  ②社會可捐助。其他社會經濟組織、公益慈善組織、個人也可為參保人提供資助。  ③集體補助和社會捐助的金額不超過最高繳費檔次標準。  以上補助或資助,應以該組織的經濟狀況為條件,自愿為參保人提供幫助,并不是政策的硬性規定。  總的來講,個人繳、政府補、集體社會助,全都計入個人賬戶!  7、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應以何種方式繳費?  ①簽訂協議預存代扣。②線下繳費。自助終端機、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等③線上繳費。粵省事微信小程序或APP。具體可按參保所在地繳費流程及指引辦理。  8、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早參保繳費有什么好處?  早參保,早收益,多繳費,待遇高。  ①早補貼。政府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采取補繳方式繳費,補繳部分不享受政府繳費補貼。參保繳費越早,累計政府補貼越多。  ②早收益。參保人繳費和政府給予的繳費補貼等形成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國家進行投資運營,個人賬戶儲存額每年按不低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計息。  ③待遇高。早參保繳費有利于增加參保人個人賬戶的積累,利息按照復利計算,多繳多得,保值增值,提高個人賬戶養老金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