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組織是連接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基層黨組織帶頭人是直接服務人民群眾的“排頭兵”。近年來,三角鎮東升村黨委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黨建引領、全域推進、重點攻堅、全民參與”為主題,持續完善農村基礎建設、改善人居環境、增加農民收入,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在三角鎮東升村,記者看到,村民房屋屋頂摒棄了原來老舊的鐵皮瓦,鋪上了一排排整齊的琉璃瓦,建筑外立面煥然一新。
【東升村 村民:感覺鐵皮瓦整治以后弄得很好了,整治了以后大家也更安全,環境更好了。】
今年初,全市發起整治行動令,在城區范圍內開展臨時建筑(鐵皮瓦)示范整治。東升村是三角鎮鐵皮瓦示范整治中的重難點區域,涉及到的群眾520多戶,總任務數近6萬平方米。為了能夠按時完成任務,村黨委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黨群議事廳”“村民理事會”“藤椅板凳會”等方式,全方位開展整治宣傳。同時,組建了鐵皮瓦整治臨時黨支部和黨員先鋒隊,發動100多名黨員干部帶頭整治、帶頭拆除,采用“白+黑”“5+2”模式集中攻堅,連續三個月挨家挨戶動員村民積極主動配合做好整治工作。
【東升村黨委書記 梁和慶:在我們今年鐵皮瓦整治過程中,突出以“黨建”引領,迅速組建了臨時黨支部,以黨員干部帶頭示范作用的前提下去推動工作。】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東升村黨委看好光伏發展綠色環保、收益穩定的特性,以梅江區創建國家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示范縣為契機,結合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和客家民居外立面改造工程,引導和鼓勵群眾利用好“空中”資源和“政策”紅利,拆除房屋天面鐵皮瓦改造安裝光伏電站。
【東升村村民:政府有很好的政策,有獎補,光伏也確實給我們增加了很大的收益,我的光伏就有600多平米,一年效益會有6萬元,再加上政府100平方米有200塊錢的獎補政策,5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
通過改造,不僅增加了群眾的經濟收入,改善了鄉村面貌,還有效推動了鄉村振興示范帶項目建設。目前,東升村全域已改造光伏電站174戶,完成改造面積18015㎡。同時,利用村委會大樓屋頂建設村級光伏電站,每年能為村集體增加收入約6萬元。
【東升村黨委書記 梁和慶:下一步,東升村將結合鄉村振興示范帶和區級示范帶,做好鄉村振興治理硬件和軟件設施提升,提升村容村貌,衛生環境,依托示范帶建設謀劃項目,推動村集體收入發展,輻射到村民在示范帶的帶動下增加經濟收益。】
轉載:無線梅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