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
        梅江區深入開發保護利用革命遺址助推蘇區高質量發展
        來源:梅州日報  發布時間:2019-05-30 17:32:00  瀏覽次數:-
        【字號:

          紅色閃耀  綠色怡人  古色如畫 

          梅江區深入開發保護利用革命遺址,助推蘇區高質量發展

              老區蘇區“紅色”閃耀,生態田園“綠色”怡人,老城街景“古色”如畫……梅江區深入開發保護利用紅色革命遺址這一寶貴財富,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并與推動綠色發展、抓好古城開發有機結合起來,繪制“紅色、綠色、古色”交相輝映的“詩畫梅江”絢麗畫卷,助推蘇區高質量發展。

              紅色資源促振興

              在醒目的紅色路牌指引下,記者來到梅江區西陽鎮的“紅色村”——北聯村,沿途隨處可見如火如荼的建設場景。北聯村山多地少、村落分散,但在西陽革命史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2017年,北聯村成為梅江區唯一入選的廣東省“紅色村”。

              北聯村首批建設完成的“紅色村”項目——紅色基因館里,掛牌成立了北聯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展示墻上記錄著革命老區西陽鎮波瀾壯闊的革命斗爭過程,林一青、古大存等一批革命先輩的光輝足印一一呈現在眼前,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成為黨員干部集體“充電”的紅色教育場所。

              北聯村黨支部書記丘勇平告訴記者,他在兒時就聽父輩講過村里的革命故事,村里有渡口之戰、茅坪之戰、愛敬居聯絡點等多處遺址,誠怡公祠“一屋三烈士”的事跡更是無法磨滅。“依托村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環境,北聯村正在打造連接百歲山公園、潮塘古梅夢景的紅色旅游路線。”丘勇平說。

              在“紅色村”項目建設現場,丘勇平感慨地說:“我們走的這條村道擴寬前只有3.5米。為了支持‘紅色村’項目建設,村民們無償出讓土地,這很難得。”至目前,北聯村投入約300萬元專項資金建設“紅色村”,紅色黨建長廊、旅游公廁預計6月建成。隨著基礎設施日益完善,該村以“一村一品”為抓手,大力發展枇杷、柚子、蜂蜜等林下經濟,壯大集體經濟、增加村民收入。近3年來,北聯村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都能翻一番。

              紅色光輝映古城

              穿過熱鬧的梅城江北老街,在朱云卿故居前,記者遇到前來學習紅色革命知識的梅師附小五年級學生。梅江區西郊街道程江社區居委會主任梁宏告訴記者,多年來,朱云卿故居成為了集干部教育培訓、小學生研學實踐、名人名居游覽于一體的基地。此次梅師附小正在這里開展“尋訪紅色印記·傳承革命精神”教育活動。

              “老街有深厚的客家文化,也有許多紅色印記,像老梅城人熟知的仲元路、輔庭路等路名,就取自革命先烈之名。”梁宏說,在歷史文化街區修繕保護工程的推動下,“修舊如舊”的老街與紅色印記和諧相融,具有百年歷史的騎樓在新時代再現光彩。依托梅江區“鬧元宵”等一系列活動,文化古城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踏訪,紅色基因也不斷得到激活和傳承。

            梅江區一直重視紅色革命遺址的挖掘保護和開發利用,全區像朱云卿故居這樣的革命遺址、紀念設施共有83處。目前,梅江區紅色資源開發保護利用方案正在編寫中。接下來,梅江區將進一步深入開發這些紅色革命遺址,計劃把梅州市革命歷史紀念館、梅城紅四軍紀念館、長沙革命烈士紀念園等紅色資源與周邊景點串聯起來,打造“不忘初心紅色之旅”精品線路,以奮斗的姿態在重點項目、鄉村振興、脫貧攻堅、重點民生等方面展現實干擔當,助推蘇區高質量發展,更好造福蘇區人民。(江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