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
        梅州收到一封省里的表揚信!跟你常“曬”的藍天白云有關→
        來源:掌上梅州  發布時間:2022-01-18 11:31:22  瀏覽次數:-
        【字號:

        近日,我市收到一封來自省生態環境廳的《表揚信》。信中提到,2021年,梅州市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提升,PM2.5濃度為2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微克/立方米,AQI達標率99.5%,同比提升0.9個百分點,在奮戰80天行動中未發生污染城次……為全省生態環境保護作出積極貢獻。

        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過去一年,我市城區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AQI)實況為99.5%,排名全省第一;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2.64,在全省21個地級市中排第二,同比上升5個名次;在內陸城市與粵北山區城市中排第一,交出一份靚麗的“成績單”。

        我市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交出一份靚麗的“成績單”,圖為梅州城區鳥瞰圖。(高訊 攝)

        扛起責任嚴管控 藍天白云在身邊

        市民在“朋友圈”常“曬”的藍天白云,是梅州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最好證明。“2021年,梅州緊緊圍繞生態發展定位,建立了聯席會議、分析預警、檢查督導、排名通報四項機制,通過高位推動、四級聯動、檢查促動、科技帶動、宣傳發動等‘五動’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打好藍天保衛戰。”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科科長魏湘東表示,去年,我市AQI有較大幅度改善,污染天氣比2020年減少三天,春節期間大年初一AQI在六年來首次實現達標。

        2021年,我市城區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AQI)實況為99.5%,排名全省第一。(吳騰江 攝)

        梅州城區的污染物,以揚塵和野外焚燒產生的顆粒物為主,在擴散條件較差的秋冬季節,抓好重點環節治理工作至關重要。依托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梅州市分公司的高塔,我市在城鄉接合部布設了7個野外焚燒智能監控點,記者在公司的AI識別系統看到,7個高清智能攝像頭緩緩轉動,監控畫面內一旦出現露天秸稈焚燒產生的煙霧,攝像頭便會實時抓拍,自動把位置信息發送給網格員及時處置。

        魏湘東告訴記者,我市已建立較完善的縣(市、區)、鎮和村野外露天禁燒目標管理責任制度,實行網格化管理的方式,形成聯防聯控長效機制。此外,我市嚴查建筑工地揚塵、道路運輸揚塵、機動車污染等問題,目前,規模5萬平米以上建筑施工工地已全部安裝揚塵在線監控系統,有效落實了“6個100%”揚塵污染防治措施。

        環境保護須先行 力求“增產不增污”

        工業廢氣綜合治理是我市重點監管的領域之一。“梅州地處盆地,群山環繞,森林蓄積量較大,大面積的桉樹、樟樹、榕樹等會產生大量植物VOC。對此,我們一方面加強重點VOC排放工業企業的分級管控,另一方面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重型柴油車等移動源的監管,大大減少了工業源、移動源和面源的VOC排放量。”市生態環境局梅江分局副局長鄭冬說,在多部門協同配合下,梅江區2021年空氣質量達標率取得99.5%的成績,較2020年有所提升。

        在鄭冬帶領下,記者來到了位于廣東梅州經濟開發區的博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車間正有序生產樹脂磨板,廠區對產生廢氣的設備進行了圍閉,從源頭上收集的廢氣,經高壓電離、噴淋、UV光解、活性炭吸附等組合式治理后達標排放。完整的廢氣處理系統,營造了良好的車間環境,也保障了職工的身體健康安全。

        在廣東梅州經濟開發區博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產生廢氣的設備被圍閉起來,實現從源頭上收集廢氣。(江嬋 攝)

        博敏電子在廢氣治理方面加大資金投入,建立了較完整的廢氣處理系統。(江嬋 攝)

        “2021年,我們在廢氣治理方面投入了302萬元,在市、區生態環境部門的技術支持下,對有機廢氣處理設施進行改造,增加了高壓電離、UV光解和活性炭處理工藝,使有機廢氣處理效率從原來的60%提升到了90%。另外,我們專門設立了環保部門,制定《環境管理制度》《博敏應急預案》等,以實際行動踐行環保先行的理念。”博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梅州廠區執行總經理韓志偉表示,博敏電子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今年,梅州廠區將計劃投入330萬元,進一步完善廢氣處理設施,努力實現“增產不增污”,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