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擊河
得益于水環境治理工作和河(湖)長制工作的扎實推進,近年來梅州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成為候鳥遷徙的中轉站,梅江河上白鷺翩翩起舞,水雉白眉鴨、羅紋鴨、豆雁等野生動物出現在各處水域。(見《梅州日報》9月5日8版)
這些年梅州生態環境的好轉有目共睹,許多多年未見的野生動物重新回到市民的視野。但是也要看到,一些非法野生動物交易也隨之抬頭。今年5月,梅州一女子在微信朋友圈叫賣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黿,被市民舉報后,6名犯罪嫌疑人被逮捕。案件中查獲的珍稀動物黿,就是從我市一處河道中被捕獲的。
人類的生存發展與生態自然環境唇齒相依。筆者認為,隨著野生動物的增多,在推行河(湖)長制工作中,有必要把保護流域內野生動物作為重要內容,注重保護生物多樣性。野生動物是大自然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的存在與人類命運休戚相關。可以說,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自然生態,就是守護我們的美好家園。因此,在推行河長制工作中,不僅要注重做好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等工作,也要高度重視保護野生動物,為野生動物的繁衍生息創造條件。
要明確將監控保護河湖范圍野生動物納入河長的職責范圍。以河長為中樞,通過溝通協調,讓林業、漁政、公安等部門參與到河湖生態環保工作中來,與基層干部齊抓共管,共同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多樣性。河長制既要治理出水清岸綠、整潔優美,又要喚回魚翔淺底、萬物生長。
要在推行河長制工作中加強對保護野生動物的宣傳教育。特別是要在河湖沿岸廣泛深入開展宣教活動,宣傳保護魚類、鳥類等野生動物的重要意義,提高人們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要暢通舉報渠道,堅決打擊非法捕獵野生動物行為。要實行舉報獎勵制度,在河湖沿岸公示舉報方式。有關部門接到舉報要嚴厲打擊,斬斷捕獵、交易的利益鏈,形成全社會共同保護野生動物的良好氛圍。
要調查研究我市出現的珍稀保護動物,探討建立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比如我市最近出現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黿。黿是瀕臨滅絕、極其珍貴的水生野生動物,其珍稀程度甚至超過大熊貓。據報道,2020年時全國只有13只野生黿,在梅州已有三四十年未見其蹤跡。2018年,潮州市建立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保護野生黿和花鰻鱺。這個保護區的起點就在我市豐順縣與該市交界處。我市相關部門很有必要摸清野生黿的種群數量、活動水域等情況,根據實際探討是否建立野生動物保護區,以保護區為載體建立起較完善的野生動物管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