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實施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項目工作,為孕產婦提供早期艾滋病、梅毒、乙肝兩對半免費檢測和咨詢,給予相應的治療跟隨訪,最大程度地減少因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造成的兒童感染,改善婦女兒童的生活質量及健康水平。
梅江區婦幼保健院“母嬰健康E門診”為感染的孕產婦及其所生嬰兒提供咨詢與健康宣教、病情監測與評估、治療、安全助產、科學喂養及隨訪等“一站式”服務。孕產婦孕期在婦產科門診產檢可享受一次免費的艾滋病、梅毒、乙肝兩對半的檢測與咨詢。
什么是梅毒
梅毒是梅毒螺旋體所引起的一種慢性、系統性的性傳播疾病,幾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并產生多種多樣的癥狀和體征。梅毒也可能很多年無癥狀,而呈潛伏狀態。
梅毒的傳播途徑
1.性接觸傳播:與梅毒患者未采取保護措施而有性接觸,如陰道性交、肛交或口交,或與感染者共用性玩具。
2.母嬰傳播(胎傳梅毒):患梅毒的孕婦在孕期任何階段均可經胎盤將本病傳播給胎兒。分娩過程中新生兒通過產道時也可因頭部、肩部擦傷而發生感染。
3.血液傳播:梅毒螺旋體的耐寒力強,冷藏3天以內的梅毒患者血液仍具有傳染性,輸入該類血液可感染梅毒。部分人與梅毒患者共用針頭注射藥物、共用刮胡刀等可被感染。
梅毒的分類
一:后天獲得性梅毒分為早期(一期、二期、早期隱性)和晚期(三期、晚期隱性)梅毒。
二:先天梅毒(胎傳梅毒)分為早期(兩周歲以內發病)和晚期梅毒(兩周以后發病)。
先天性梅毒又稱之為胎傳梅毒,是梅毒螺旋體由母體經胎盤進入胎兒血循環中所致的感染,其發生受母親梅毒病程及治療情況所影響,治療不及時可引起流產、胎兒水腫、死胎,可能出現早產或低出生體重兒、胎兒生長受限、圍產兒死亡、新生兒窒息、發生嚴重感染或新生兒死亡。目前世界上有超過100萬的嬰兒在出生時即感染先天性梅毒,多在新生兒期、嬰兒期、兒童期發病,其發病率在我國呈上升的趨勢,經治療后多數預后尚好,少數預后較差。
母親患早期隱性梅毒時,胎兒感染率約40%。如母親為晚期梅毒患者,其胎兒感染率約6%-14%。如孕母經適當治療者,新生兒患病率明顯下降。先天性梅毒嚴重威脅嬰幼兒的生命健康,先天性梅毒是可以預防的,因此要采取及早發現、及早檢測、及早診斷、及早治療來阻斷的方式,以達到緩解癥狀、減輕并發癥、消除母嬰傳播。
如何預防先天梅毒
一、對備孕的女性進行梅毒篩查,必要時治療后再備孕;
二、孕產婦在12+6周前前往醫院進行免費的梅毒初篩檢測,一旦發現梅毒初篩陽性,要進一步進行梅毒確診檢測,確診梅毒感染孕產婦都要在正規醫院的醫師指導下規范的治療,治療后定期復查和接受醫生隨訪;
三、對梅毒感染陽性孕婦的配偶(性伴侶)盡早到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如檢查為梅毒感染陽性者,到相關科室進一步咨詢和綜合評估;
四、梅毒感染陽性孕婦所分娩的新生兒接受相應的檢測與治療,并在兒童滿 3、6、9、12、15、18 月齡時,接受隨訪和體格檢查,完成TRUST 滴度和TPPA的檢測;
加強梅毒感染孕婦及其所分娩嬰兒的規范化管理是切斷母嬰傳播的有效途徑。消除梅毒母嬰傳播,我們一直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