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區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大力推行綜治信息化建設
事在“格”中辦 結在“網”中解
黃禮業是梅江區江南街道梅南社區網格員,每天一上班,他就與同事們掛上工作證到負責的網格區域里“走街串巷”。這天,他來到一商住小區走訪。之前他在走訪的時候發現小區住戶因為加裝電梯的事產生了矛盾,隨后黃禮業召集業主和施工方進行協商調解。這次回訪,他發現事情已經得到了圓滿解決。
“每個網格員負責幾百戶居民,自從實施網格化管理后,我們有更多的時間走出辦公室,到現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黃禮業說,發現情況后,他們要將采集了解到的圖、文信息報送至廣東省社會治安綜合信息治理系統的APP,并及時填寫處理情況。當場處置不了的,可以上報中心調度相關職能部門處理。
記者在廣東省社會治安綜合信息治理系統的APP上看到,上報涉及到的問題有亂扔垃圾、土地使用糾紛、鄰里糾紛等,從發現事件到處理完成,每個事件都有處理人、處理過程、處理結果等具體信息。
這是梅江區探索網格化治理的一個縮影。近年,該區牢牢把握 “中心+網格化+信息化”全面升級的有利時機,大膽摸索,科學謀劃實施綜治信息系統、綜治視聯網會議系統和“雪亮工程”,不斷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大力推行綜治信息化建設。目前,該區已建成梅江區綜治信息中心,并貫通17個區直成員單位,7個鎮(街道)126個村(社區)劃分的592個網格全部配發手機終端,“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涵蓋區直單位、鎮街、村居、網格的綜治網格化、信息化框架投入運行。
2017年1月至今,該區共受理線上網格事件2564宗,已辦結2548宗,辦結率99.4%;鎮街中心和村居工作站共受理線下矛盾糾紛 801宗,調解成功800宗;2017年共受理線上安全隱患案件871宗,辦結846宗、辦結率97%。網格化管理線下到線上的無縫銜接取得明顯成效。“以前遇到問題往往要向相關部門層層反映才得以解決,現在有了網格員,小區里還有他的微信二維碼,有了問題找到他馬上就能幫忙解決。”家住金港花園的張阿姨說。
網格化管理讓該區治安形勢更加平穩有序,解決群眾訴求更加便捷快速,城市公共管理更加到位。在此基礎上,該區還根據網格事件分類,由系統管理員對易發、多發的網格事件數據進行梳理匯總,并提交到每周研判會上進行研究解決,對排查出的問題列出責任清單,統籌力量化解各種不穩定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對轄區內特殊人群加強關懷;與教育、公安等部門密切聯動,在全區47所公辦學校和幼兒園安裝了一鍵式緊急報警裝置,提升校園安全系數,助力平安校園建設等。多舉措的治理方式也讓該區“兩搶一盜”案件不斷下降,社會治安持續穩定,群眾安全感、對政法工作滿意度和平安創建知曉率全面提升。(《梅州日報》2018年3月25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