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區3年投入近億元建設西陽農田水利基礎設施
治水潤荒田 濱河添美景
早春三月,記者來到梅江區西陽鎮的田間地頭,只見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河水沿著水渠緩緩流入田中,村民們手持農具正在平整田地?!艾F在村民用水方便了,不少農田復墾了,多虧區里重視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工作。”西陽鎮鯉溪村黨支部書記李國建說。2013年以來,梅江區投入近億元支持西陽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涉及26個行政村262個自然村,共治理河段35公里、加固山塘水庫15座、修復陂頭20座、新建三面光圳道56公里,受惠群眾近萬人,有效保障了轄區農業生產用水。
種植水稻,水必不可少,然而對鯉溪村溜下、下馬田兩個村民小組的180多名村民來說,用水難已經是困擾他們十年的問題。據李國建介紹,兩個村民小組部分水田的灌溉僅靠一條小河,十多年前的一場山體滑坡將小河掩埋阻斷?!皼]有水就沒法耕種,大約60畝農田逐漸撂荒?!?br/> 在下馬田的一條小河旁,記者看到,一條水泥砌成的水圳立于河床之上,圳道里的水嘩嘩流淌。李國建介紹,這條約50米長的圳道就是被山體滑坡沖毀的河段,被納入西陽鎮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范圍,去年3月建成。正在修整田埂的村民房新英告訴記者:“之前因為缺水,家里有2畝多水田拋荒了三年,去年修了水圳后,用水很方便,自家的水田又能耕種了。”據李國建介紹,兩個村民小組以前遭拋荒的60畝農田目前已大部分復墾。
2014年初,西陽鎮啟動“五小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涉及26個行政村,通過新建圳道、陂頭、維修山塘,改善水源條件,優化用地結構,提高水利用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積,大幅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所有項目均在2015年底完成建設,大幅改善村級水利基礎設施面貌。
西陽鎮“治水”,不僅注重灌溉系統的設計,還兼顧水景觀的開發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在該鎮閣公嶺村對面白宮河的一個景觀陂頭上,三名工人正在為涼亭鋪設水泥地面,一條由紅磚砌成的小道沿著河堤自涼亭向遠處延伸,陂頭的另一側設有農田灌溉取水口。西陽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取水口是為滿足四平村的農田灌溉需要而設計,受惠群眾約2000人,而涼亭、沿江步道、親水平臺、石桌和石凳、陂頭等是為打造白宮河水景觀而設計(如上圖,林翔攝),這些均屬于白宮河(白宮段)治理工程?!拔覀冞€保留了沿河的古樹等綠色資源,注重生態、親水、休閑、文化,形成人水和諧的自然生態景觀?!保ɡ钇G良 李新苑 馬健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