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變遷,為了更宜居
——江南新城建設征地現場見聞
建設江南新城,是市委市政府大手筆打造宜居城市的戰略性舉措。為項目建設整合土地資源是其中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去年下半年以來,梅江區以飽滿的熱情,舉全區之力,扎實穩妥推進江南新城建設鐵路以北土地房屋征收工作。
對于區域內的群眾來說,這是一次重大的變遷,將迎來一個更宜居的生活環境。對于參與征收工作的干部來說,要認真學習、吃透政策、嚴格標準、規范流程,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同時要想群眾之所想,在服務群眾、感知冷暖中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
日前,記者走進江南新城范圍內的相關社區和村落,了解征收工作的進展和群眾的期盼,見證當地群眾為城市建設作出的奉獻。
一曲融洽的“交響樂”
水汶村納入這次征收的范圍,近日這里上演了感人的一幕。拆遷戶葉仕強丈量完房屋后,專程找到征收工作隊工作人員說:“你們是帶幸福給我們的人,我們理應一起為新城建設高歌一曲!”元旦之夜,他邀請文藝愛好者在家表演,與征收工作隊人員、村干部等一起迎接新年的到來,并現場即興填詞,和其他村民共同抒發對江南新城建設的支持:“梅州是個好地方,拆遷帶來好生活,坐上電梯望遠景,無限風光在家中。”
水汶村是梅江區三角鎮大壢村的一個自然村,經過城市的變遷已經成為一個城中村,被梅園新村、麗都新村等居住小區包圍。記者隨工作隊進入這個城中村時,正在肉檔賣豬肉的葉叔與工作隊長熟絡地打招呼,詢問何時到他家開展確權丈量工作。對于家園即將到來的變遷,這里的群眾臉上展現的是淡定和憧憬。工作隊長表示,經過工作隊員挨家挨戶的宣傳和溝通,群眾了解到了建設新家園的好處,也知道這次透明公正的補償和安置政策將有效保障他們的權益。
葉先生的家居是一棟建在一座老屋后、占地不到80平方米的四層樓房,按照有關補償標準,可以置換兩套套房。他表示,現在居住環境差,人員雜,衛生環境不好,安全沒保障,所以他對安置區抱有很高期望,希望有個安全舒適的良好生活環境。
舍小家為了宜居城市
壢明村的梁叔已經為城市建設搬遷了一次。這次,他的五層建筑和一棟別墅又接受了確權丈量,是該村第一批接受丈量的村民。雖然對目前滿意的居住環境有點不舍,但他認為江南新城建設將進一步提高梅州的城市品位,自己居住的環境也將進一步改善,是造福后代的事情,應該主動支持。他說,安置區建在原來住家的附近,更令他放下了心頭的一塊石頭。
壢明村現在的居住條件是較好的,但為了新城中軸線的建設,村民們大都對新城建設表示支持。他們表示,將舍小家為宜居城市建設作貢獻,同時希望政府能在宅居地停車位置換和生活形態變遷帶來的生活壓力等方面,給予關注和幫助。
上坪村在短時間內完成了全村鐵路以北380多畝集體土地簽約、上坪安置區第一期110多座房屋確權丈量任務,實現“兩個100%”。“沒有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征收工作不可能取得如此快的進度。江南新城建設始終站在群眾利益的角度,為群眾考慮,讓群眾滿意,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得到了群眾擁護和支持。”該村黨支部書記梁義章說。
上坪村征收工作隊負責人介紹,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把握、具體征收實施和群眾安置等問題的處理上,工作隊始終從保障群眾利益的角度出發,嚴格執行標準,堅持依法依規,確保“一碗水端平”。“我們絕不會提什么過分要求,只求安置區快點動工、高質量建成,好讓大家早點搬進新屋,過上安居樂業的好日子。”上坪村一村民說道。
記者從江南新城建設辦了解到,截至1月12日,鐵路以北區域40% 以上附著物已丈量,征收集體土地近3成,丈量房屋和收回國有土地等工作快速推進,有許多群眾主動預約工作隊上門丈量。(劉奕宏 鐘興明 曾仕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