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
        梅江區破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鄰避”難題
        來源:梅州日報  發布時間:2019-06-16 15:11:00  瀏覽次數:-
        【字號:

          梅江區破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鄰避”難題

          用心用情做細做實群眾工作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產生量迅速增多,“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生活垃圾刻不容緩。去年12月,梅州市環保能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在梅江區西陽鎮雙黃村奇龍坑成功試運行并網發電,成為粵北地區首家并網發電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

              自項目籌建以來,得益于各級黨員干部用心用情做細做實群眾工作,以信任化解了“鄰避效應”,讓項目順利落地建設并有序運作,還給當地村民帶來了紅利。

              面對面傾聽  破解“鄰避”難題

              垃圾焚燒,這個令人聞之色變的項目“落戶”雙黃村和申渡村,無疑給當地干群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霸?013年,上級提出垃圾填埋場轉為垃圾焚燒發電廠論證項目時,遭到了附近村民的強烈反對?!蔽麝栨傠p黃村黨總支書記李新棋告訴記者,之后,市、區、鎮、村四級聯動,黨員帶頭進村入戶,苦口婆心地做群眾思想工作。

              “進村入戶時,還遇到過村民拿掃帚趕我們走的情況。”李新棋回憶說,除了面對面傾聽群眾意見,當地政府還組織西陽鎮雙黃村、申渡村的村民代表,分批次到重慶市參觀考察,直觀了解焚燒發電環境、焚燒技術、工藝流程等,科學的生活垃圾處理方式讓人耳目一新。通過眼見為實、口口相傳,許多村民從最開始的不了解轉變為默認支持。

              信息公開透明  化解群眾疑慮

              在驅車前往奇龍坑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路上,一路樹木林立,鳥鳴啾啾,若不是看到沿路的垃圾清運車,很少有人會將這個田園鄉村與“垃圾焚燒”聯系起來。

              廠區內綠植環繞,煙囪高聳入云,門口一塊顯眼的LED顯示屏公布了煙氣排放指標,各類檢測項目的排放濃度均遠遠低于國家標準?!袄贌a生的氣體由第三方進行檢測,并實時上傳到梅州市生態環境局,公眾可以隨時查看檢測結果,有效地化解大家心中的疑慮?!泵分菔腥瀛h境能源有限公司綜合部部長李時貴說,項目還設立了環保教育基地,為公眾提供了科普生活垃圾焚燒工藝知識的平臺。

              據介紹,環保能源發電項目占地面積約110畝,設計總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1500噸,目前已建成的一期項目占地80畝,每天可以處理入廠生活垃圾約1200噸。從試運行至今,項目處理梅州市區17個鎮產生的生活垃圾共17萬噸,通過焚燒無害化處理,生活垃圾變廢為寶,已有5300萬度電傳輸到家家戶戶。

              情與理交融 力爭紅利惠民

              村民丘明寶的家離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僅300多米,他說,早先還是垃圾填埋場時,家里一到夏天就蚊蠅亂飛,還能聞到明顯的“垃圾味”。曾經的生活環境讓家中育有小孩的他感到很擔憂?!鞍l電廠建成后,村里的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最明顯的是空氣清新了,蚊蠅少了?!鼻鹈鲗氄f。

              除了按照承諾以每噸生活垃圾1元的形式回饋給村民分紅外,奇龍坑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還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記者了解到,項目要經過地磅稱重、垃圾接收大廳卸料、垃圾儲坑發酵等多道工序,焚燒發電的流程自動化程度高,整個廠區職工僅67名。22歲的雙黃村村民丘情緣是垃圾抓吊車間新上崗的一名員工,她說:“上崗前我們接受了一個多月的專業培訓,我所在的崗位月薪大概有4000多元,廠區離我家的車程只有10分鐘,在‘家門口’上班很便利?!?/p>

              雙黃村為村民力爭的紅利承諾也將于近期兌現?!敖?,雙黃村召開了村民代表會議,我們決議利用焚燒垃圾發電廠的分紅款,幫村民購買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基層黨組織發揮著聯系群眾的紐帶作用,“只要黨群一條心,再大的難題也能迎刃而解!”李新棋感慨地說道。(江 嬋  曾仕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