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
        夏季莫貪涼 謹防“空調病”
        來源:健康處方 ·中國健康傳媒集團-中國醫藥報  發布時間:2018-06-19 10:16:00  瀏覽次數:-
        【字號:

        編者按


          夏季陽氣旺盛,高溫和高濕會對人體造成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會發生變化,如果應對不當,身體容易出現問題。本版從今天開始組織系列文章談談夏季常見疾病和健康問題,幫助大家安然度夏。敬請關注。


          三四十度的高溫天氣里,抱著冰鎮大西瓜,在空調房待上一天,一分一秒都不想離開……在很多人心中,這才是夏天正確的“打開方式”。但是,我們也要意識到,在享受空調帶來涼爽的同時,“空調病”也潛伏在我們身邊,可能給健康帶來威脅。


          那么,“空調病”到底是什么?對人體有哪些危害?要如何治療和預防?聽聽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第一臨床醫院內分泌科的兩位專家怎么說。


          扎心了  空調吹出多種不適


          “‘空調病’是近年來在都市中流行的一種‘富貴病’。”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第一臨床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盧丹教授說,長期處于相對低溫的房間內,全身汗腺的分泌會減少,同時可能出現器官血管收縮、肢體麻木、胃腸不適、皮膚干燥等新陳代謝異常及內分泌紊亂的表現。


          “空調房室內外溫差較大,頻繁出入會引起咳嗽、頭暈、咽喉疼痛、流鼻涕等感冒癥狀;如果空調溫度低,衣著單薄還會引起關節酸痛、手腳麻木。”盧丹表示,長時間在空調環境中工作、學習、生活的人,還會因空氣不流通、環境不佳,出現耳鳴、乏力、內分泌失調、胸悶憋氣、記憶力減退等癥狀,以及皮膚發緊發干、易過敏等皮膚癥狀。


          “造成‘空調病’的原因有很多。”盧丹解釋說,空調工作需要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通過氣體熱交換調劑局部區域的溫度。在開啟空調后的幾個小時內,由于空氣不流通,室內的空氣氧含量會下降,同時大腸桿菌及其他細菌數量也有不同程度增長,導致人體供氧不足,免疫力下降,各種細菌、病毒便乘虛而入。同時,空調開啟時會帶走環境里的水分,人們吸入的是干燥的空氣,呼出幾乎是飽和的濕氣。時間一長,鼻黏膜、氣管黏膜也會變干,嚴重時會發生干裂,細菌和病毒就會借機入侵我們的身體,從而導致身體出現各種不適癥狀。


          中招了  別把“空調病”當感冒


          近日,長春市民馮女士在陪女兒野餐后,出了一身汗。回到家后,她迫不及待地打開了空調,并把溫度調至24度。幾個小時后,馮女士感覺有些頭痛,“可能是感冒了”……其實,馮女士得的并不是感冒,而是癥狀和感冒很相似的“空調病”。


          “感冒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常見病,與‘空調病’有本質上的區別。”盧丹說,在空調房里待的時間過長,也會出現發燒、鼻塞、咽痛、咳嗽等類似感冒的癥狀,如果馬上就去輸液、吃消炎藥或感冒藥,是不對的。要分清是普通感冒還是“空調病”,不能單憑自己的經驗用藥。


          “在區別不了自己是感冒還是‘空調病’的情況下,最好先避免長時間處在空調房中,如果是‘空調病’,那么這樣情況就會好轉,如果沒有好轉,還是建議到醫院檢查,以免引發別的疾病,嚴重情況下可能引發肺炎。”盧丹說。


          那么如果真得了“空調病”要如何診治呢?盧丹解釋道,在空調環境中工作,出現了惡心、頭暈、乏力等癥狀,這是輕微“空調病”的癥狀,是身體發出的信號,只要多喝溫水,離開空調房,多呼吸新鮮空氣即可緩解,無需服藥。對于一些由于“空調病”導致的消化不良及食欲不振的患者,可以選擇適當服用藿香正氣水來調理。


          盧丹提醒,除服用藥物外,還可以求診專科醫生,通過穴位點按、刮痧、針灸等治療“空調病”。如刮痧定喘穴可以緩解“空調病”引起的咳嗽;針刺大椎穴可以祛風通竅,理氣止痛,針對發燒、頭痛、頸部疼痛等有療效;鼻塞時可以按揉迎香穴,一般情況下,按揉后患者會感到鼻子開始通氣,不再阻塞,頭部也不再昏昏沉沉。連續治療幾天,“空調病”將會得到很大的緩解。


          “中醫治療是多方面、多途徑的,只要醫家辨證準確,方向明確,方法得當,就能夠幫助患者緩解不適的癥狀。但是每個人體質不同,治療方法也因人而異,這也是中醫所說的‘同病異治’的一種體現。”盧丹表示,最重要的是人們在生活中還要多注意,盡量在“空調病”尚未出現或處于早期階段時給予治療,以防其進一步發展。


          敲黑板  吃透幾招遠離“空調病”


          高溫天氣,能不能不吹空調?答案一定是“不能”!那么如何正確使用空調就顯得極為關鍵。對此,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第一臨床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黃東輝給了大家一些建議。


          黃東輝表示,從目前門診接診情況來看,抵抗力低的老人、嬰幼兒,患有關節炎、糖尿病、痛風、肥胖、甲狀腺疾病的患者,以及愛穿裙子、短褲的女性,是“空調病”重點“攻陷”的對象。


          黃東輝提示,在空調溫度上,正常成年人應把溫度控制在26℃左右;老年人和孩子的室內外溫度相差5℃比較合適,室溫保持在26℃~28℃為宜;關節炎、糖尿病、痛風等疾病患者最好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空調,避免溫度過低,加重病情。


          同時,空調開啟的時間不宜過長,要經常開窗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大汗淋漓時不要立即進入空調房間,更不要站在空調風口圖一時痛快,尤其要避免空調直接吹向頸部。同時,要及時清洗空調上的過濾器,以防止病原微生物在過濾器上繁殖生長,給人體帶來危害。從空調房內出去之前半小時,最好先關上空調緩一緩,不要直接從低溫環境進入到高溫環境中。


          “女性夏季衣著清涼,如果不注意保暖,上了年紀關節容易出現問題。”黃東輝說,如果工作環境的原因不能避免長時間使用空調或者不能避免空調直吹身體的話,一定要自己注意身體的防護,穿長褲、長袖的衣服,并且要注重足部的保暖,必要時可以加蓋小毯子防止受寒。


          最后,黃東輝還提醒大家,現在很多人有預防“空調病”的意識,但是經常用錯方法。例如,怕冷氣吹多了著涼感冒,所以夜里睡覺的時候一邊開著空調,一邊蓋著厚棉被,覺得這樣就可以防止“空調病”。事實上這是一個典型的誤區。人體呼吸道是脆弱的,蓋被子只能保暖,不能阻止冷氣從呼吸道進入人體。這么做一覺醒來口鼻發干,還是會有患病風險。所以睡覺時,空調溫度應盡量調至27℃左右,如果可以,最好還是打開窗戶靠自然風入睡。


        (責任編輯:齊桂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