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分型和診斷
        來源: 健康處方 ·中國健康傳媒集團-中國食品藥品網  發布時間:2018-01-09 10:57:00  瀏覽次數:-
        【字號:

               腰椎間盤突出癥癥狀典型,富有特點,是一種獨特的腰腿痛病。根據髓核突出的部位與方向不同,可分為:椎體型,即髓核突入相鄰椎體,其又分前緣型和正中型;椎管型,髓核向椎管突出,其再分中央型和后外側型。若按髓核突出程度,又可分為凸起型、破裂型和游離型3種類型。以髓核游離型腰椎間盤突出癥導致的神經或脊髓受壓癥狀最嚴重,可產生劇烈的根性痛,危害最大,應立即處理。

            

               腰椎間盤突出癥有以下診斷依據。

            

               1.有腰部外傷、慢性勞損或受寒濕侵襲的病史。

            

               2.主要癥狀:突發性腰痛,伴下肢放射痛,咳嗽、噴嚏時加重,取某種體位可加重或減輕癥狀;間歇期癥狀可明顯緩解或消失;患肢出現麻木或寒冷感;嚴重者可有馬尾神經癥狀。

            

               3.體征:患椎旁深壓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動,尤其前屈受限;脊柱側彎或后凸畸形;受壓神經支配區感覺過敏、減退乃至麻木;肌力下降;腱反射改變,如腰3~4椎間盤突出,腰4神經根受壓時,膝腱反射減弱,若腰5~骶1椎間盤突出,壓迫骶1神經根時,會出現踝反射減弱,趾及足跖屈力減退,常難以用患足尖著地站立。

            

               4.特殊檢查

               (1)X線檢查:常規攝腰椎正側位片,既可發現診斷參考征象,又可排除其他器質性病變。

               (2)脊髓造影:有很高的診斷參考價值。但僅在難以定性或較難判定一處或兩處椎間盤突出時應用。

               (3)CT掃描:用于椎間盤突出合并側隱窩狹窄者。可顯示神經根受壓和椎管局部形態,對鑒別骨性狹窄、椎板肥厚或椎間盤突出三者何為主要病因有參考價值。

               (4)磁共振(MRI):對定位和分辨突出程度有重要意義。

               (5)肌電圖:不作為常規檢查。但對有馬尾神經損害或兩根以上神經根受累者可選用。

            

               (摘自《頸肩腰腿痛(第二版)》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  主編  郁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