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
        藥訊:中藥用藥的禁忌(一)
        來源:衛計局  發布時間:2018-03-15 13:40:00  瀏覽次數:-
        【字號:

        (第六十五期)

        梅州市中醫醫院藥劑科主辦

        2014年4月2日

        《用藥小常識》

        中藥用藥的禁忌(一)


          為了能夠保證藥效的發揮,減少藥物的副作用,減少藥物過敏的發生,我們在服藥的時候一定要掌握用藥禁忌,下面中醫就為大家介紹中藥用藥禁忌常識,希望大家一定要牢記。

        配伍禁忌

          所謂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藥物配伍使用,會產生或增強毒副作用,或皮壞和降低原藥物的藥效,因此臨床應當避免配伍使用。

          (1)中藥配伍禁忌:中藥配伍禁忌的范圍主要包括藥物七情中相反、相惡兩個方面的內容。歷代醫家對配伍禁忌藥物的認識都不一致,金元時期才把藥物的配伍禁忌概括為“十八反”、“十九畏”,并編成歌訣傳誦至今。“十八反”歌最早見于金?張子和《儒門事親》:“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藻戟遂芫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十九畏”歌首見于明代劉純《醫經小學》:“硫磺原是火中精,樸硝一見便相鉬爭;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丁香莫與郁金見,牙硝難合荊三棱;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官桂善能調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順逆,炮燈炙熄莫相依。”

          (2)中西藥聯合應用的配伍禁忌:中西藥聯合應用不當時也會產生不良反應,出現現毒副作用而影響臨床療效。在中西藥并用或中西藥在一日之內交替使用時,都必須嚴枰格掌屋中西藥的配伍禁忌。

          1)形成難溶性物質:如四環素族及異煙肼等能與石膏、海螵蛸、石決明、龍骨、牡蠣、瓦楞子等所含鈣、鎂、鐵、鋁等離子產生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絡合物,影響前者的吸收,從而降低療效。

          2)影響藥物的分布與排泄:如磺胺類藥物與富含有機酸的烏梅、蒲公英、五味子、山楂等同用,可致磺胺在尿中形成結晶;這類中藥還可增加呋喃妥因、利福平、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藥在腎臟的重吸收,引起蓄積中毒。

          3)抑制酶活性:砷可與酶結合形成不溶化的沉淀而使酶失活,故酶類西藥如胃蛋白酶、多酶片、乳酶生、淀粉酶、胰酶等不能與含砷中成藥六神丸、牛黃解毒丸、小兒奇應丸、解毒消炎丸等合用。

          4)酸堿中和:如山楂、山茱萸、五味子及烏梅丸、山楂丸、保和丸、六味地黃丸等酸性中藥不應與氨茶堿、碳酸氫鈉、胃舒平等堿性藥合用,兩者療效均受影響。

          5)產生毒性反應:如含汞的朱砂安神丸、六神丸、人丹、七厘散、紫雪丹、蘇合千香丸、冠心蘇合丸等,不能與溴化鉀、溴化鈉、碘化鉀、碘化鈉、硫酸亞鐵等同服,因可發生還原反應,生成有毒的溴化汞、硫化汞、碘化汞等

          6)拮抗作用:含水牛角、珍珠的中成藥六神丸、六應丸、小兒化毒散、回春丹等不宜與黃連素同用,因前者所含蛋白質水解生成的氨基酸與黃連素有拮抗作用。

          7)產生酶促作用,加速體內代謝:含乙醇的中藥制劑如國公酒、骨刺消痛液等,不與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安乃近、水合氯醛、胰島素、降糖靈、D860等同服,因乙醇可加速上述藥品的代謝過程,使半衰期縮短,療效降低。

          8)產生酶抑作用,增加副作用:如麻黃或含有麻黃的中成藥大活絡丸、人參再造丸、氣管炎丸、哮喘沖劑、半夏露、氣管炎糖漿等不宜與痢特靈、優降寧、苯乙肼、悶可樂等合用。因后者對單胺氧化酶有抑制作乍用,可使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不被酶破破壞,而大量貯存于神經末梢中。麻黃中的麻黃堿可促使貯存于神經末梢的去甲腎上腺索大量釋放,導致血壓急劇增高。

          9)作用類似,易致中毒:含有強心苷的中藥及中成藥萬年年青、福壽草、夾竹桃、蟾酥及救心丹、活心丸、麝香保心丸、營心丹、護心丹、心益好等不宜與西藥強心茍皆合用。因二者同時使用,劑量難于掌握,易致洋地黃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