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
        梅江區安委會辦公室關于梅江區2022年度一般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和整改措施落實情況評估報告(梅州市梅江區建海貨運店“5?5”一般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
        來源:梅江區應急管理局  發布時間:2023-12-26 11:14:46  瀏覽次數:-
        【字號:

          2022年9月1日,梅江區人民政府對《梅州市梅江區建海貨運店“5?5”一般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以下簡稱《事故調查報告》)進行了批復,按照《廣東省安委會辦公室 廣東省應急管理廳關于做好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和整改措施意見落實評估工作的通知》(粵安辦〔2021〕202號)的有關規定,區安委辦于2023年8月18日成立“梅州市梅江區建海貨運店“5?5”‘一般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追究和整改措施落實情況評估組”,對該起事故責任追究和整改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了評估,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評估工作過程和總體評估意見

          2023年8月18日,由區安委辦副主任、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羅新秀、區應急管理局相關股室負責同志以及工作人員組成評估組,以《事故調查報告》為依據,按照“四不放過”和科學嚴謹、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對《事故調查報告》中提出的人員處理和整改措施進行了評估,評估組到事故企業、屬地政府以及行業監管部門實地考察,聽取了事故發生后的工作情況匯報,查看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及相關規章制度的制定落實情況,向相關人員詢問了解事故發生后整改措施落實情況,并收集了相關資料,完成了評估工作。經評估組研究,認為“梅州市梅江區建海貨運店“5?5”一般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追究和整改措施落實情況為一般。

          二、事故教訓汲取情況

          事故發生后,涉事企業梅州市梅江區建海貨運店在事故發生后采取停產整頓措施,深刻吸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開展企業內部隱患排查自查自糾工作,同時開展警示教育,加強對員工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確保熟悉掌握崗位專業技能,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合格的人員不得上崗作業,嚴防事故再次發生。梅江區各級政府及部門。高度重視此次事故暴露出來的問題和教訓,舉一反三,綜合運用督查、通報約談等制度措施,督促轄區內的道路貨運企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提升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管理和公眾交通安全文明守法意識,有效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營造安全、有序、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

          三、事故責任追究落實情況

          涉事企業和有關人員行政處罰情況。事故調查報告中提出建議給予對事故發生中存在違法行為的涉事企業梅州市梅江區建海貨運店行政處罰,梅江區應急管理局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九十七條之規定,作出了行政處罰。

          四、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落實情況

          梅江區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深刻吸取事故教訓,認真分析事故暴露出的問題,查找工作短板把源頭管理工作作為一大工作抓手,強化了組織領導,明確了責任分工,組織了區有關職能部門聯合開展專項執法整治行動,并加強了對運輸企業的源頭監督管理,督促運輸單位落實管理責任,嚴格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多措并舉促進了企業主體安全責任的落實。

          五、評估發現的主要問題和相關工作建議

          評估組通過實地走訪核查、資料審查以及座談問詢相結合的方式對“梅州市梅江區建海貨運店“5?5”一般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追究和整改措施落實情況進行評估,認為梅江區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研究并部署了相應的工作要求,開展了各類安全事故隱患整治工作,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從嚴從重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也針對發現“整改措施落實情況”中的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區安委辦提出了以下工作建議:

          (一)源頭治理,持續清理整治重點車輛隱患。建立“兩客一危一重貨”車輛安全隱患臺賬清理制度,定期將多次違法、違法未處理的車輛和企業信息通報并公開曝光,推動源頭監管責任落實。交通運輸部門要進一步強化運輸車輛動態監管,定期組織檢查,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深化車輛變相掛靠排查整治,切實解決運輸企業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等問題,督促落實企業主體安全責任。

          (二)重拳出擊,全力整頓路面交通秩序。持續保持高壓嚴管嚴查態勢,組織開展貨運、客運等車輛專項整治行動,特別是相關部門形成合力,針對重點時段、重點路段、重點車輛,重拳打擊各類交通違法犯罪行為。

          (三)加強宣傳造勢,不斷掀起宣傳教育高潮。提高全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法治意識和文明意識。加大城市交通安全公益性宣傳投入。公安、宣傳、網信部門要在媒體、網站、客貨運站場,定期投放交通安全公益宣傳廣告,增設宣傳標識標牌,形成交通安全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