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是指能量以電磁波形式由源發射到空間的現象。電磁波頻率越高,空間傳輸能力越強,對人體影響越大。
什么是電力系統
發電機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電力線路、變壓器輸送、分配電能。電動機、電爐、電燈等設備消費電能。由發電機、變壓器、電力線路、用電設備聯系在一起組成的統一整體就是電力系統。
電力系統的工作頻率為50Hz。我國電力系統的標準電壓有0.38/0.22kV、3kV、6kV、10kV、35kV、66kV、110kV、220kV、330kV、500kV、750kV等。
電力系統為什么要采用高壓甚至超高壓送電
由于高電壓等級線路傳輸電能較低電壓等級線路損耗小、傳輸距離長,隨著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能消費量不斷增長,電力系統越來越趨向于采用高電壓等級電網。從經濟性和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電力系統正逐步淘汰效率低、污染大的小電廠,取而代之的是規模大、效率高、污染小的大電廠,大電廠一般遠離市區,從電廠將電能送到電力消費中心,則必須采用高壓甚至超高壓線路送電。高壓或超高壓線路在電力系統中的作用可被比作主干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在交通運輸中的作用。
如何正確認識電磁輻射
按照一般分類,工頻電磁輻射是指由50或60Hz的交變電場引起的電磁輻射,射頻電磁輻射一般是指頻率在100KHz以上的電磁波。
1、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人類本身就生活在地球上,電磁輻射無時、無處不在,電磁輻射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人的生存環境完全擺脫了電場、磁場,那么人類將無法適應。只有當電磁輻射超過一定的限度時,才會對人的身體產生不良影響。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發布的《電磁輻射防護規定》列明了各種頻率下的電場和磁場強度。
2、電磁輻射和電磁污染是兩個概念,電磁輻射雖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但只有在電磁輻射超過一定強度(即安全衛生標準限值)后才形成,才對人體產生負面效應,導致頭疼、失眠記憶衰退、血壓升高或下降、心臟出現界限性異常等癥狀。如在電磁輻射超強度的環境下長期作業,嚴重的可能引起部分人員流產、白內障,甚至誘發致癌。
電力系統的電磁輻射(工頻電磁輻射)
電力系統工作頻率為工頻50Hz,在這樣的頻率下,電磁波空間傳輸能力差,對人的影響小,在一定距離外,其影響可忽略不計。運行中的高電壓設備,特別是輸電線路附近會產生工頻成分為主的電場。工頻成分的電磁波的能量輻射是非常小的,其影響在一定距離外完全可以忽略。就地面而言,無論是500千伏還是220千伏輸電線,產生的工頻磁場值都很小,通常不到國家推薦值的1/10;220千伏輸電線路倘若跨越民居,地面工頻磁場值一般小于推薦值的1/10,室內更低,只有推薦值的萬分之三到千分之四。實際上,在居民家中,電熱毯、洗衣機、電熨斗、電水壺等家用電器產生的電磁輻射遠遠高于電力系統產生的電磁輻射,因為家用電器與人們的距離很近。而無論是專家的論斷還是事實情況都可證明使用這些家用電器從電磁輻射的角度來說對人體是安全的。
電力系統各級電壓的安全距離
根據《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50293-1999《城市電力規劃規范》的要求,城市架空電力線路接近或跨越建筑物的安全距離為:
架空電力線路邊導線與建筑物之間的安全距離
(在最大計算風偏情況下)
線路電壓(kV) |
<1 |
1~10 |
35 |
66~110 |
220 |
330 |
500 |
安全距離(m) |
1.0 |
1.5 |
3.0 |
4.0 |
5.0 |
6.0 |
8.5 |
根據電力行業DL 408-91《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的規定,電力系統工作人員工作中正?;顒臃秶c帶電設備的安全距離為:
電壓等級(kV) |
<10 |
20~35 |
60~110 |
220 |
330 |
500 |
安全距離(m) |
0.35 |
0.6 |
1.5 |
3.0 |
4.0 |
5.0 |
電磁輻射的安全標準
各國關于工頻電場強度的安全限定標準
國家 |
限制和規定 |
國家 |
限制和規定 |
前蘇聯 |
5 kV/m 公眾活動的區域 |
美國 |
2.5 kV/m 商業區和居民區 |
10 kV/m 跨越公路處 |
3.5 kV/m 跨越購物中心的停車場 |
||
15 kV/m 非公眾活動的區域 |
中國 |
5.0kV/m(作業場所工頻電場衛生標準) |
|
日本 |
3 kV/m 群眾易接近的地區 |
4.0kV/m(居民區工頻電場推薦限值) |
|
0.1mT (公眾磁感應強度推薦限值) |
只要環境電磁輻射強度低于上述標準,可以認為工頻電磁輻射對長期在這里工作、生活的人們是沒有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