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
        關于輻射的 8 個真相
        來源:梅州市生態環境局梅江分局  發布時間:2020-05-08 11:44:31  瀏覽次數:-
        【字號:

        01

        01

        真相一:生活中其實處處有輻射

        真相

        從我們出生起,就生活在一個被輻射包圍的環境中。

        生活中常說的輻射,主要指的是電磁輻射,下面這張圖是它們的常見來源:

        圖片來源:國家核安全局,摘自《神奇的核技術》

        在國際上,對電磁輻射有一個公認的劃分,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是非電離輻射。

        在自然界中,我們最常見的非電離輻射就是雷電,每當打雷放電時,都會產生輻射。

        除此之外,太陽黑子爆發也會產生輻射。廣義上來講,陽光也是一種輻射。被太陽曬傷也是一種輻射傷害。

        而人工非電離輻射則涉及范圍更廣,從用途上我將它分為兩類:

        利用輻射的原理來工作,比如手機、路由器、微波爐;

        由于使用用電設備而伴生出的,比如電吹風、電冰箱等。

        總而言之,只要存在電,就存在輻射。

        圖片來源:soogif.com

        02

        02

        真相二:電離輻射更需要警惕

        真相

        相比于上面說到的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的能量較強,通過能量傳遞引起物質電離,如 α 粒子、β 粒子、質子、中子、X 射線和 γ 射線等。

        你一定聽過福島核電站事故、切爾諾貝利事件,它們都是電離輻射。這類事故所造成的環境影響危害性是很大的。

        日常生活中當然不會遇到這樣高劑量的電離輻射,但我們也無法完全逃離它。

        來自宇宙的射線,土壤中的氡氣,裝修用的天然大理石,還有地鐵安檢時的安檢儀,接受醫療檢查的 CT,都存在電離輻射。

        生活中常見的電離輻射量,大概是這樣的:

        產生活動

        輻射量

        成人可能發生癌癥的最低劑量

        50 毫希沃特

        全身 CT 掃描一次

        10~15 毫希沃特

        牙科 X 光片

        胸部 X 光片

        0.3~0.6 毫希沃特

        每次坐飛機 /小時

        2 微希沃特

        每吃 1 根香蕉

        0.1 微希沃特

        有危險的電離輻射在生活中相對容易辨識,如果在生活中看到這個標識,請務必離遠一點再遠一點!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03

        03

        真相三:生活中常見輻射都是安全的

        真相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和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以及歐盟執委會的新興與新鑒定健康風險科技委員會發表的一系列報告均指出:

        目前沒有得到充分的證據能夠證明在一般強度下的電磁曝露會引起癌癥在內的惡性疾病。

        在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致癌物分類中,電磁輻射分別位于 2B 類致癌物和 3 類致癌物。

        千萬不要因為 2B 類致癌物而擔心,它指的是「可能性較低的致癌物」,同為 2B 類致癌物的還有泡菜和咖啡。

        相比于害怕手機輻射,不如多注意一下明確會致癌的 1 類致癌物,例如煙草、陽光、汽車尾氣、臘肉。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04

        04

        真相四:輻射還是越少越安全

        真相

        既然大部分都是安全的,也沒有明確的致病風險,那我們還需要重視輻射嗎?

        答案是:需要。

        雖然以目前的認知水平和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得出了弱關聯性的結論。

        但從輻射防護本身而言,我們應該做到一個「最優化原則」:

        在充分考慮了經濟和社會因素之后,使輻射水平保持在可合理達到盡可能低的水平(ALARA, 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

        在不影響正常生活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在輻射環境中曝露的時長和強度,降低可能存在中的潛在風險。

        簡單來說,我們可以做的三件事是:減少曝露時間、增大與輻射源的距離以及采取必要的屏蔽防護。

        舉例來說,如果是在備孕或懷孕期間,的確應該減少由于醫療等電離輻射所帶來的影響,可以更好地降低潛在風險。

        但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遵循醫生的建議,在做好相應防護措施的情況下,進行低劑量的檢查。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關于輻射的謠言,這次一起辟掉吧。

        01

        01

        謠言一:手機電量低,輻射強

        真相

        手機是目前與我們生活關聯最大的電磁輻射發射體,它通過向周圍移動通信基站(路由器)發射和接收電磁波,以達到無線通信的目的。

        在通信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電磁輻射。

        不過,手機的發射功率,主要看工作狀態:

        待機時,手機的發射功率相對較低;
        高速數據傳輸或通話時,發射功率會有明顯的提升,手機周圍的電磁輻射強度有明顯增加。

        輻射大小,與手機電量沒有關聯。

        如果實在擔心,那在需要長時間打電話時,不妨帶個耳機以減少頭部受到手機輻射的影響。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02

        02

        謠言二:家附近建了通信基站會有強輻射

        真相

        不僅不會增加,反而可能會減少!

        基站是城市中數量最多的電磁輻射源,它是保障手機通信的必要基礎設施。

        但網上經常會出現爭論和需求:這東西得有,但千萬不能建在我家旁邊。

        其實一般情況下,基站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在幾十米外的地方,就能降到環境本底水平。

        在保證了一定安全距離的前提下,它對我們的生活沒有影響。

        假如基站建在了你家樓頂,那你就更不需要擔心了。

        基站是向外發射電磁波而不是向下發射,在基站正下方反而是電磁輻射最小的地方。

        另外,由于周圍有了基站后手機信號質量變好,我們手機與基站通信時不需要滿功率發射,手機的輻射影響會更小,也會更省電。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03

        03

        謠言三微波爐、電吹風小家電輻射很強

        真相

        微波爐加熱食物的原理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電磁輻射熱效應,為了快速加熱食物,它的發射功率相對較大。

        但微波爐的金屬外殼能起到較好的屏蔽作用(輻射防護三要素之一),因此對外界的影響很小。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在實測中發現有部分微波爐存在電磁輻射泄露,所以買電器還是盡量選擇品牌的哦。

        電吹風與微波爐不同,它是通過電流產生熱風,電磁輻射只是個伴生品。

        在實測中發現,電吹風所產生的磁場強度確實高于其他家電,但距離標準限值仍然很遠,磁場強度大概只是限值的 5%~10%,所以安全是有保證的。

        如果仍有顧慮,那就……離遠點吹吧。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Giphy.com

        04

        04

        謠言四:仙人掌能防輻射

        真相

        仙人掌除了能扎人,真的沒有啥特殊的。

        且不說電腦屏幕的輻射非常小,就這一盆小小的植物要是能防輻射,那我們還擔心什么電磁輻射呢?

        圖片來源:Giphy.com

        總而言之,我們生活在一個復雜的電磁環境中,生活中的大部分輻射都是安全的,安心啦!

        送上今日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