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
        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持續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來源:區編辦  發布時間:2014-10-08 16:01:33  瀏覽次數:-
        【字號:

        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持續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馬林青

            

        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李克強總理指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轉變政府職能的突破口和抓手。2013年以來,安陽市不斷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引向深入,對審批事項和日常管理中具有審批性質的事項進行全面清理和規范,切實推動了政府職能轉變,全面加強了政府自身建設。

        一、依法設立和實施審批事項

        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是推進依法行政、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安陽已先后減少行政審批事項1324項,并規范了審批權和審批行為。2013年,再次取消行政審批項目48項,減少管理層級24項,調整為日常工作10項,精簡率28.9%,辦結時限壓縮了25%。在改革中,切實做到“三個堅持”:一是堅持依法設立。一方面,行政機關保留和承接的任何一項行政審批事項都要有法律依據。行政許可的設定依據必須是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地方性法規和省政府規章;非行政許可審批的設定依據原則上必須是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國務院文件和國務院部門規章、政府規章以及根據國務院的決定、命令或者要求發布的國務院部門文件。另一方面,大力精簡審批項目。國務院、省政府明令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一律取消;無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國務院、國務院各部門、省政府規范性文件作為設定依據的行政審批事項一律取消;因法律法規修改、廢止等原因失去設定依據的一律取消。同時,對與現實管理需要不相適應的,通過市場機制、行業自律能夠解決的堅決予以取消。二是堅持權責一致。凡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生命財產安全的事項,要進一步加強、明晰、規范和全覆蓋,堅持“誰審批、誰監管、誰負責”,做到權責一致。涉及多部門、多環節審批的,明確牽頭部門,建立協調配合機制,防止多重審批和推諉扯皮。三是堅持主動放權。通過合理劃分、適當下放政府及有關部門行政審批權,擴大基層管理權限。對國務院、省政府明確規定審批權下放到縣級管理機關實施的審批事項,市級有關部門要主動下放到相應的層級。打破部門利益固化的藩籬,該放的放到位,該管的管到位。

        二、探索和創新行政審批方式

        在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過程中,著力創新方式,優化流程,提高效能。一是加強便民服務中心建設。不斷完善受理、承辦、監督為一體的行政服務體系,加強市、縣、鄉三級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把各部門行政審批項目全部集中到各級行政便民中心,開展“一站式”服務。大力推廣辦事代理制等便民服務制度,方便群眾。進入中心的收費項目,全部集中到一個窗口,做到“收費一個‘漏斗’、收支兩條線路”。充分發揮便民中心窗口作用,將政府與群眾關聯密切的重大決策、重要工作部署和有關法規條例,及時向群眾公布,為群眾知政、議政、參政提供便利。二是加快電子政務建設。建立完善集政務公開、行政審批、信息發布、投訴受理等功能于一體的電子政務服務體系,今后所有審批事項必須進入電子監察系統,逐步拓展網上審批的范圍和功能,實現行政審批事項網上全程辦理,推動政務服務向基層、社會延伸。三是提升效率。嚴格按照辦事流程和審批時限規范執行,不得隨意延長審批時限、設置審批條件、增加申報材料和審批環節。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沒有法定辦結期限的,要盡量壓縮辦結期限。

        三、規范和管理行政審批行為

        加強規范和管理行政審批行為,要從源頭上規范權力的行使,依法對權力進行有效的制約和監督。一是建立規范運作的行政審批運行機制。對保留下來的審批事項,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做到規范、透明和公開。全面公開現有行政許可目錄和程序。把經過清理形成的行政許可項目現有目錄、受委托審批目錄、代為審核目錄和現有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目錄及其實施程序規范文本全部對外公開。二是建立健全行政審批監督機制。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保障行政審批設定和實施利益相關方的知情權、陳述權、申辯權和監督權。對資源開發利用、工程建設、土地使用權出讓、產權轉讓等涉及市場準入和競爭性事項,依法公開招標或拍賣;對涉及公共利益的事項,向社會公示,按法定程序舉行聽證,防止少數人員利用行政審批設阻尋租、濫用權力。三是建立審批過錯責任追究機制。切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對違法設定和實施行政審批事項侵害公共利益和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依法追究責任。

        (作者系河南省安陽市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