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
        梅江區“十二五”消防工作規劃
        來源:梅區辦  發布時間:2015-01-30 10:29:06  瀏覽次數:-
        【字號:

        梅江十二五防工作規劃

         

        為推進全區消防工作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全面提升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有效保障國家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梅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梅州市十二五消防工規劃的通知》(梅市府辦〔201234號),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規劃。

        一、十一五消防工作回顧和當前形勢

        十一五期間,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密配合下,我區消防工作成效明顯,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營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一是消防安全責任體系不斷完善。績效考核穩步實施,區政府將消防工作納入每月和年度鎮(街)考核評價,區消防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認真履行職責,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初步建立,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實現火災零死亡,初步構建起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落實,公民積極參與的社會消防安全管理格局。二是城鄉抗御火災能力穩步提升。消防器材購置1萬件(套),2個鎮(街道)配置了消防三輪摩托車3輛,所有鎮(街道)全部建立了鎮級兼職消防隊伍。三是公共消防安全環境持續優化。實施構筑社會消防安全防火工程,開展一暢兩會、建筑消防設施、公眾聚集場所、高層地下建筑、三小場所等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加強消防宣傳教育工作,有效提高了全社會對消防安全的重視程度和參與熱情,火災形勢總體平穩。全區共發生火災30起,死亡2人,受傷1人,直接財產損失271萬元,火災起數、死亡人數和受傷人數與十五時期相比明顯下降。四是消防部隊戰斗力顯著增強。大力推進三基工程、打造消防鐵軍、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戰勤保障和勤務實戰化建設,強化官兵體能、技能、戰術訓練和對新技術、新裝備的掌握與運用,強化六熟悉和實戰演練,部隊正化建設水平和實戰能力有效提升。區公安消防大隊接警出動188起,出動車輛552輛次,出動警力2320萬多人次,疏散搶救被困人員30人,搶救保護財產價值4743.8億元。

        但是,當前我區消防工作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有些鎮(街道)和部門消防工作責任制沒有有效落實,部門之間消防工作協調機制尚未有效建立,全民消防安全教育培訓不夠普及,社會單位消防安全主體意識不強,國民消防素質整體不高,消防工作社會化水平有待提升。二是一些城鎮消防規劃不完善,消防規劃執行不力,消防安全投入不足,城鄉和區域之間消防發展不平衡,公共消防基礎設施滯后城鎮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現象比較突出,社會防控火災能力不強。三是伴隨著我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種致災因素增多,火災隱患仍然較多,公共消防安全管理壓力大。四是消防應急救援裝備和應急訓練基礎設施不足,應急救援指揮機制、聯動機制和戰勤保障機制不夠完善,消防警力不足,難以適應日益繁重的防火、滅火和綜合應急救援任務需要。

        二、十二五消防工作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辦法》等法律法規,圍全力打造富有客都魅力的商旅中心、宜居家園、文化名城、和諧之區,全面落實社會消防安全責任制,抓好城市消防規劃的編制和實施,不斷提高城鄉公共消防設施和消防裝備建設水平,增強消防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全民消防意識和全社會抗御火的整體能力,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災尤其是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實現消防工作與我區經濟、社會的同步發展,為努力實現我區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全力建設首善之區、幸福梅江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二)工作目標

        具體指標是:

        ——火災形勢保持穩定并持續改善。年度火災十萬人口死亡率控制在0.19人以內,年度萬元GDP火災直接損失率控制在0.64以內,重特大火災尤其是群死群傷火災事故有效遏制。

        ——社會消防安全責任有效落實。各級政府消防工作組織領責任、設施建設責任、經費保障責任、檢查考評責任以及部門依法監管責任有效落實,全面開展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和屬于人員密集場所的一般單位四個能力建設全部達標,其他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全部開展。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消防工作格局全面形成。

        ——城鄉消防安全基礎不斷夯實。完成新一輪消防規劃的修訂,建制鎮全部完成消防規劃編制及審批,城鎮市政消火栓建設達到國家標準。村(社區)消防組織、制度、隊伍、設施、教育基本建設全面加強,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發展壯大,消防裝備結構優化,社會抗御火災能力顯著提升。

        ——全民消防安全素質進一步提高。消防文化建設扎實推進,社會消防宣傳教育有效落實。消防知識納入學校教育、黨政干部培訓、崗前培訓、職業技能培訓范疇,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特殊工種人員接受消防安全培訓,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控制室管理人員、易燃易爆危險品保管人員持證上崗。

        ——綜合應急救援能力顯著增強。消防部隊專業化建設全面加強,綜合應急救援力量體系覆蓋城鄉,綜合應急救援裝備建設達到國家標準,綜合應急救援聯動機制健全、保障充分。

        三、十二五消防工作重點任務

        (一)健全消防安全責任體系

        1.落實政府領導責任。各鎮(街道)要將消防工作納入本轄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逐級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推動消防工作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對消防經費保障、隊站建設、裝備建設、應急救援建設、重大火災隱患整改等重要事項,要建立政府常務會議研究、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分管責任人為主要責任人、政務督導檢查和年度考核獎懲等制度,協調解決,推動落實。要制定消防安全責任監督考評辦法,逐級簽訂消防工作責任書,每年進行考評,將考評結果作為領導干部政績考核、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兌現獎懲措施,推動工作落實。

        2﹒強化部門監管職責。政府各部門要依法履行消防工作職責,對本行業、本系統、本部門的消防安全管理全面負責,建立消防工作領導機制和責任分解機制,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強消防宣傳教育培訓,組織消防專項整治,確保消防安全。住建、安監、工商、文化、教育、民政、衛生、體育等部門,要在工程立項、施工、使用時將消防安全狀況作為重要依據。公安消防部門要加對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日常監督管理,督促、指導、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消防工作。公安派出所要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職責,加強消防監督檢查,及時查處轄區消防違法行為。

        3.提升單位消防安全能力。深入開展社會單位四個能力建設活動,全面提高消除火災隱患、撲救初期火災、組織人員疏散和消防宣傳教育能力。2012年,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和屬于人員密集場所的一般單位四個能力建設全部達標;2013年至2015年,其他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全部開展。建立社會單位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等級評價體系,將單位消防安全信息納入社會信體系,推動建立行業、系統消防安全自律機制。鼓勵發展提供消設施技術檢測、消防安全技術服務的中介組織。探索建立社會單位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消防安全評估體系和消防信用體系。

        (二)完善公共消防基礎設施

        4.全面開展城市(鎮)消防規劃編制、調整和實施工作。2012年,城區完成消防規劃編制。2013年,重點鎮全部完成消防規劃編制。2014年,一般建制鎮完成編制及審批工作。2015年,完成新一輪消防規劃的修訂。人大、政府應監督各級消防規劃,解決好消防站、市政消火栓、消防通道、消防保障等方面的問題。

        5﹒抓好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各級政府要加強對消防供水、消防通信等公共消防設施的建設與維護管理,對公共消防基礎設施不足或不適應實際需要的,要及時增建、改建或進行技術改造,確保符合國家標準要求。2013年,城區、重點鎮鎮區市政消火達到國家標準;2014年,建制鎮市政消火栓達到國家標準。要推進農村、社區消防水源和消防通道建設,建有給水管網的鎮(街道)要按標準安裝消火栓;解決不了給水管網的鎮(街道),要在重點地段或重點單位修建消防取水設施。

        6.加強消防隊站建設。公安消防大隊要依托裝備技師隊伍成立戰勤保障小組。以消防站為依托,配備相應的應急裝備器材和模擬訓練設施,力爭至2015年初步建成功能較為完善的模擬訓練體系,提高訓練實戰水平。

        7.加強消防器材裝備建設。2013年,消防器材裝備和個人防護裝備全部達到公安部配備標準;8類災害事故滅火救援攻堅組、專業隊和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按標準配齊器材裝備;公安消防大配齊建設工程消防驗收、消防監督檢查、火災事故調查、消防產監督和消防移動執法所需技術裝備。2013年,逐步完成超期服役消防車的淘汰更新工作,所有一級普通消防站配備水罐消防車或水罐泡沫消防車(含1輛壓縮空氣泡沫車)3輛、舉高消防車1輛和搶險救援消防車1輛。2014年至2015年,向高、精、尖消防裝備邁進,新配備主戰消防車消防車輛比功率(發動機額定輸出功率與總質量之比)達到10以上,主戰車輛比功率達到12以上、水泵流量大于60L/S,重點加強組合式液壓破拆工具組、熱成像儀、雷達探測儀等高、精、尖裝備。

        8.加強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2013年,人口超過l0萬人、GDP超過5億元的建制鎮建成政府專職消防隊;2014年,人5萬人至10萬人、年GDP超過l億元的建制鎮和全國重點鎮建成政府專職消防隊。2013年,公安消防大隊至少招收2名消文員、每個公安派出所至少招收1名消防協管員協助開展消防工作。2014年,長沙鎮要建成政府專職消防隊;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旅游度假區建成企事業單位專職消防隊;2015年,易燃易爆危險品生產單位及勞動密集型企業密集的鎮(街道)建成政府專職消防隊,其他建制鎮建成政府專(兼)職消防隊。

        9.統籌城鄉消防發展。全面落實農村、社區消防工作五個基本建設,將農村消防基礎設施納入三舊改造、村莊整治等工程統籌建設,全面優化安全硬件環境。鎮、街道要建立消防安全委員會,行政村和城市社區要明確消防安全專(兼)職管理人員,制定并落實防火安全制度。整合治安聯防、巡防和保安隊伍,推行農村消防安全戶戶聯防和城鄉社區消防工作區域聯防制度。

        (三)加強火災防控體系建設

        10.強化消防安全源頭控制。嚴格落實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消防安全設計審核、消防驗收和備案抽查制度。建設、設計、施工、監理單位要加強建設工程的消防安全監管,對消防安全負責。質監、工商和公安消防部門要依法加強消防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強化聯合執法。加強建筑室內外裝飾裝修材料、保溫材料的消防安全監管,推廣使用不燃、難燃裝飾裝修材料和阻燃織物。

        11.狠抓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建立常態化火災隱患排查整治機制,加強對火災易發地區、行業、單位以及三小場所的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健全完善重大火災隱患和火災隱患重點地區政府掛牌督辦制度,推行火災隱患有獎舉報。加大消防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對存在嚴重威脅公共消防安全的隱患,采取改造、搬遷、停產、停業、停用等措施督促整改。深入推進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傳、大培訓、大練兵活動,全力清剿火災隱患,注重積累經驗、固化成效,堅決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發生。

        12.深化消防宣傳教育培訓。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消防宣傳工作職責,制定實施消防宣傳計劃,將消防知識納入黨政領導干部和人力資源培訓。科技、司法行政部門要將消防法律法規和消防知識納入科普、普法教育內容。教育、勞動保障部門要將消防知識納入義務教育、素質教育和職業培訓體系。各級各類學校要設立消防安全輔導員,開設消防課程,開展消防演練。爭取廣播、電視、報刊、通信、網絡等傳播媒體應無償開展消防公益宣傳并確保一定的宣傳發布量。每年“119”消防月、重大節日和火災多發季節,要組織開展全民參與的消防宣傳活動,擴大消防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十二五期間,加強消防文化設施建設,重點建設一批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消防學校、消防文主題公園和消防文化街。2013年,區一級和40%以上的建有政府專職消防隊的鎮(街道)要建立消防科普教育基地;2015年,區一級和建有公安消防隊或政府專職消防隊的鎮(街道)全部建立消防科普教育基地。

        13.創新社會消防管理。理順完善消防管理體制,建立統一領導、機構科學、運轉協調的運行機制。加強消防監督執法規范化建設,實現公安內網消防監督管理數據與互聯網六個e數據互聯互通,全面建立執法信息網上錄入、執法流程網上運行、執法裁量網上落實、執法活動網上監督、執法質量網上考評的全流程信息化執法監督模式。強化執法稽查隊伍建設,開展重大疑難案件的執法工作,全面加強對基層單位執法工作的監督和指導。完善落實錯時執法、網上執法、三分三定、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和執法質量考評等工作制度。加強窗口服務,健全消防政務公開和執法告知制度,維護公民消防安全權益。拓寬消防服務領域,簡化消防辦事程序,不斷推出便民利民服務措施。

        (四)提升滅火應急救援能力

        14.加強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區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作用更加突出,各鎮(街道)要依托鎮(街道)專職、志愿消防隊伍和保安力量組建應急救援隊伍,全面形成覆蓋城鄉的消防應急力量體系。要將高速公路救援、電力搶險、燃氣搶修、醫療救護、建工程、石油化工等社會優勢專業救援力量納入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建立應急管理專家隊伍,搭建由相關行業部門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應急救援技術保障平臺。

        15.健全應急救援聯動機制。要在政府統一領導下,建立統指揮、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救援響應和指揮平臺,提高應急救援指揮效能。建立完善由供水、供電、供氣、醫療急救、工程搶險、氣象等部門及社會專業救援力量參加的聯勤聯動機制,落實信息資源共享、定期會商和要情通報制度,確保應急救援聯動快速、緊密協同。立足轄區危險源和可調用救援資源,制定完善各類應急預案,明確災情等級、力量編成、組織指揮、處置程序、通信聯絡和應急保障等內容,經常組織各類隊伍開展聯合培訓和聯合演練,形成有效處置突發事件的合力。

        16.強化應急救援綜合保障。按照結構合理、功能多樣、防護優先、實用高效的原則,加強個人防護、防化救援、破拆排煙、生命搜救和反恐處突等應急救援裝備建設,建立適應本地區災害事故特點的應急救援裝備體系,提高裝備現代化水平。遵循規模適宜、功能完善、實用適用的原則,推進消防綜合模擬教育訓練基地建設,確保訓練基礎設施滿足消防部隊日常應用性、專業性、綜合性技戰術訓練需要,實現教育訓練基地化、數字化、模擬化、實戰化。

        17.打造客都消防鐵軍。堅持政治建警、從嚴治警,深入踐忠誠可靠、服務人民、竭誠奉獻三句話總要求,全面加強部隊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廉政建設,嚴格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加強基層基礎建設,保證隊伍穩定統一、正規有序。深入推進打造公安消防鐵軍和全員大練兵活動,大力加強石油化工、高層建筑、地下建筑、人員密集、建筑倒塌、危險化學品、水域等災害事故滅火救援攻堅組、專業隊建設,強化專業訓練,提高攻堅克難能力。堅持從優待警,妥善做好轉業干部安置、官兵家屬就業、子女入學等工作,切實改善消防部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四、實施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

        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規劃的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細化任務分工,完善制度機制,推動工作落實。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按照各自職能,積極落實規劃確定的各項任務,在政策制定、資金保障、項目安排、體制創新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形成工作合力。

        (二)強化經費保障

        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健全消防經費保障體系,落實財政部《消防業務費管理暫行辦法》,結合實際制定消防業務經費保障標準,加大消防投入,力爭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財力狀況相適應。要建立消防高危行業補助制度,將消防官兵、合同制消防員的生活補貼、執勤津貼、福利待遇、社會保障等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保障范圍。消防裝備建設、信息化建設、營房基礎設施建設、訓練基地建設等事關消防發展的重大項目,要納入政府項目建設庫,合理安排經費,重點保障解決。積極拓寬社會消防資金供給渠道,接受社會資助和捐贈,鼓勵社會公益興辦消防事業。

        (三)強化監督檢查

        要定期組織開展規劃實施情況評估,重大問題及時向區政府報告。消防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做好各項工作和政策措施落實的檢查督促。區政府將于2013年、2015年對規劃執行情況進行中期評估和終期考核,評估考核結果作為評價各鎮(街道)和各部門績效的重要依據。

        (四)強化工作問責

        嚴格執行消防行政問責,對在涉及消防安全行政審批、公共消防設施建設、重大火災隱患整改、消防力量發展等方面工作不力、失職瀆職的,要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楚不放過、責任人員未受到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的原則,嚴格火災事故調查和責任追究,依法依紀嚴肅追究單位負責人、實際控制人、上級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負責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