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
        梅區府[2014]14號(梅州市梅江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梅州市梅江區檔案館收集檔案范圍實施細則的通知)
        來源:區委區府辦  發布時間:2014-06-13 18:00:29  瀏覽次數:-
        【字號:

        梅區府〔201414


        梅州市梅江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梅江區

        扶持精致高效農業發展獎勵辦法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府直屬和市屬駐區各單位:

        現將《梅江區扶持精致高效農業發展獎勵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梅州市梅江區人民政府

        2014610


        梅江區扶持精致高效農業發展獎勵辦法

         

        加快精致高效農業發展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是發展生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園兩特帶動一精發展戰略,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開創城郊特色農業發展新局面,我區決定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大力支持精致高效農業發展。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實施市委、市政府一園兩特帶動一精發展戰略,堅持生態先發理念,優化整合區域資源,以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精致化理念謀劃,以提升精致農業效益,帶動農民耕山致富為重點,大力實施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發展戰略,重點抓好優質農產品基地(花卉、水果、茶葉)、畜牧、水產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場發展;推進城北現代農業休閑觀光區、西陽臺灣農民創業園等項目建設,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努力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不斷壯大精致高效農業。

        二、規劃布局

        充分依托地處城市中心具有的經濟、科技、信息、人才等優勢,優化、整合農業區域資源,把我區發展為精致高效農業區。區域布局為:近郊區發展為優質高效農產品精致加工、優質蔬菜和水產健康養殖區;中郊區發展為精致花卉苗木(蘭花、鐵皮石斛)生產區;遠郊區發展為優質特色水果(金柚、枇杷)、特色高值花卉(金線蓮、金花茶)、優質茶葉種植區、生態健康養殖區和草食型動物養殖區。形成精致高效農產品產業突出,區域發展布局明顯的城郊型特色農業。

        三、實施時間

        本決定實施時間為201411日至20161231日。

        四、工作措施

        立足優化發展區的功能定位,依托城市、服務城市,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品牌農業、休閑農業,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特色資源的集約利用和高效增值,實現生態與富民的有機結合。

        (一)整合資源,規模發展城郊特色農業。一是打造梅州三寶(茶葉、金柚和慈橙)耕山致富示范基地。二是發展精品花卉產業。整合花卉資源,依托龍頭帶動作用,輻射帶動周邊農民大力發展花卉產業。三是發展特色水果產業。依托梅州三寶區域品牌等平臺,抓好優質金柚、枇杷等特色水果示范基地建設,以點帶面推動全區水果優質發展。四是發展優質茶葉產業。加強西陽鎮清涼山茶葉種植基地、長沙鎮茶葉種植基地建設,發揮臺灣農民創業園帶動效應,加強與臺灣精致高效農業產業對接,擴大規模、提升效益。五是發展無公害蔬菜產業。加強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的溝通與合作,重點抓好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強化屬地監管責任,推廣標準化生產和農超對接工作,創建一批高標準的精致高效農業示范點。六是推行生態健康養殖,建設高質、安全、生態、高效畜牧示范基地。七是發展精致高效漁業。加強水產健康養殖基地和特色養殖基地建設,拓展休閑漁業旅游項目。重點建設以長沙鎮、金山街道為主的觀賞魚產業帶和漁家樂產業帶,拉長產業鏈,擴張漁業內涵。

        (二)夯實基礎,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采取引導、扶持、擴大、提升等培育措施,引導農業企業通過技術改造、資源重組、資本聚集、品牌整合等途徑做強做大,走農、工、貿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公司+基地帶農戶的產業化經營路子,引導農民科學耕山致富。重點培育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產值超億元的大型農業龍頭企業。大力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走品牌發展之路,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三)打響品牌,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力度。以打造名優農產為抓手,借助華南農業大學在我市設立科研教學站、省農科院水果研究所在我區建立水果新品種科研基地、省農科院花卉研究所在我區建立產、學、研基地的良好機遇,加強與大、中專院校、農業科研機構的交流合作,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力度,不斷提高農民素質。致力抓好種、養、加優質農產品三品認證打造工作,鼓勵和引導企業實行標準化生產,進行產品商標注冊,走品牌發展之路。

        (四)搶抓機遇,規劃建設休閑觀光農業。大力推進總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的城北現代農業休閑觀光基地建設,打造市民休閑觀光、農民增收致富的花果畫廊、客家桃源。整合利用金山街道黃坑農業開發點、臺灣農民創業園區、西陽鎮清涼山茶葉種植基地、萬山客家文化旅游區等特色資源,加強產業對接,培育發展特色觀賞、娛樂、飲食等休閑觀光產業。

        五、獎勵辦法

        梅江區財政獎勵資金總額為200萬元/年。本獎勵資金全部納入每年的本級財政預算,用于加大對精致高效農業發展的扶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

        (一)扶持臺灣農民創業園發展。對國家、省級臺灣農民創業園,新入園企業投資金額達到5000萬元以上,在享受上級扶持政策的基礎上,給予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評選條件:入園企業必須具有法人資格,達到上述條件者可享受獎勵,入園企業向區農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提供《企業法資格證書》、入園投資證明材料原件、復印件等有效證件,經區農業主管部門、梅江區委臺灣工作辦公室審核后,由區政府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實地考評,經考評達標后,由區財政下撥獎勵資金。

        (二)扶持蘭花、鐵皮石斛、金線蓮、金花茶規模種植。新開發種植10畝以上的種植戶給予每畝3000元一次性補助。

        評選條件:種植戶向所在鎮(街)農業服務中心提出申請,提供種植面積等有效證明材料,鎮(街)農業服務中心上報區農業主管部門后,由區農業局、監察局、財政局、所在鎮(街)組織審核組到現場實地審核,將審核意見報區政府審核確認后,由區財政下撥獎勵資金。

        (三)扶持茶葉規模種植。對新開發連片種植茶葉10畝以上的種植戶,給予每畝1000元的一次性基礎設施建設費補助。

        評選條件:為進一步推動茶葉產業化發展,打造茗茶品牌,原則上優先獎勵西陽鎮清涼山、長沙鎮小密大坑片海拔600米以上山地開發規模種植戶(影響清涼山水庫水源的不予獎勵和扶持)。茶葉種植戶向所在鎮(街)農業服務中心提出申請,提供種植面積等有效證明材料,鎮(街)農業服務中心上報區農業主管部門后,由區農業局、監察局、財政局、所在鎮(街)組成審核組到現場實地審核,將審核意見報區政府審核確認后,由區財政下撥獎勵資金。

        (四)扶持農業科技發展。新獲省、市級農業類科技進步獎、科技推廣獎的分別給予2萬元、1萬元的獎勵。

        評選條件:由獲獎單位(個人)向區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提供個人身份證、單位證明、獲獎證書原件、復印件等有效證件,經區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區政府確認后,由區財政下撥獎勵資金。

        (五)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發展。

        1﹒新獲省級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稱號的給予0.5萬元一次性獎勵。

        評選條件:由農民專業合作社向區農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提供《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人營業執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證》原件、復印件、廣東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范社名錄打印件及廣東省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牌匾等有效證明,經區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區政府確認后,由區財政下撥獎勵資金。

        2新獲國家級、省級重點農業類龍頭企業授牌的分別給予5萬元、1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評選條件:由農業類龍頭企業向區農業類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提供《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證》原件、復印件、國家農業部《關于公布國家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名單的通知》或廣東省農業廳《關于公布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名單的通知》文件及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牌匾等有效證明,經區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區政府確認后,由區財政下撥獎勵資金。

        (六)扶持農業品牌建設。對新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的企業,分別給予1萬元、2萬元、3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新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的農業類企業,給予5的一次性獎勵。對新獲得國家專利、廣東省著名商標、廣東省名牌產品稱號的農業類企業,給予1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評選條件:由農業類企業向區農業類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提供《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證》、三品認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國家專利、廣東省著名商標、廣東省名牌產品證書原件、復印件等有效證明,經區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區政府確認后,由區財政下撥獎勵資金。

        (七)扶持蔬菜基地建設。

        1﹒對種植面積100畝以上、具有法人資格、取得無公害農產品以上認證,生產的蔬菜產品符合質量安全標準,按實際種植面積,經考評合格的,每年每畝給予100元的地租、自然風險、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補助,每年給予3萬元的基礎設施維護費補助。對種植面積100畝以上、具有法人資格,生產的蔬菜產品符合質量安全標準,健全檔案管理,聘請了蔬菜協管員的百畝以連片蔬菜基地,經考評合格的,每年給予0.6萬元的補助。對新建百畝以上連片蔬菜基地,種植面積100畝以上、具有法人資格的,給予每畝1000元的一次性基礎設施費補助。

        評選條件:制訂《梅州市梅江區蔬菜基地管理量化考評辦法》,由區農業局、監察局、財政局、所在鎮(街)組成考評組對符合條件的蔬菜基地(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量化考評,將考評意見報區政府審核確認后,由區財政下撥獎勵資金。

        2﹒新建連片10畝以上設施蔬菜大棚的種植戶,給予種植戶每畝2000元的一次性補助。

        評選條件:種植戶向所在鎮(街)農業服務中心提出申請,鎮(街)農業服務中心上報區農業主管部門后,由區農業局、監察局、財政局、所在鎮(街)組織審核組到現場實地審核,將審核意見報區政府審核確認后,由區財政下撥獎勵資金。

        (八)扶持特色養殖業發展。扶持發展特色畜禽品種引進示范推廣。優質黑羽烏雞、綠殼蛋烏雞等新品種,存欄2000—9999以上給予3000元的一次性獎勵,存欄10000羽以上給予5000的一次性獎勵。扶持發展特色草食性動物飼養。養兔存欄500只以上、養羊100頭以上、養牛20頭以上的養殖戶,給予3000元的一次性獎勵。鼓勵扶持無污染養蜂業發展。規模養蜂100箱以上,給予2000元的一次性獎勵。

        評選條件:在非禁養區范圍養殖。具有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或養蜂證等。養殖檔案完善健全。符合條件的養殖戶向所在鎮(街)農業服務中心(動物衛生監督分所)提出申請,鎮(街)農業服務中心(動物衛生監督分所)上報區畜牧局后,區畜牧局、監察局、財政局、所在鎮(街)組織審核組到現場實地審核,將審核意見報區政府審核確認后,由區財政下撥獎勵資金。

        (九)建設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場。每年評選2個,每個給予2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評選條件:在非禁養區范圍養殖畜禽達到規模以上養殖標準。取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取得無公害農產品證書。基礎設施完善,無外排污染物,畜禽糞便全部利用,并達到環保要求。有完善的養殖檔案,全年無疫情,無投訴。取得國家農業部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優先。申報程序:由養殖場向所在鎮(街)農業服務中心(動物衛生監督分所)提出申請,鎮(街)農業服務中心(動物衛生監督分所)上報區畜牧局后,由區畜牧局、監察局、財政局、所在鎮(街)組織審核組到現場實地考評,將考評意見報區政府審核確認后,由區財政下撥獎勵資金。

        (十)做強做大特色高效漁業。新開發特種水產養殖(養殖國家二級或三級水生保護動物、蛙類、龜鱉類等)面積1畝以上,達到規模養殖標準的,給予每畝2000元的一次性獎勵;對連片養殖20畝以上的精致高效水產養殖基地給予每畝200元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次性財政補助;對新獲得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稱號的基地,給予2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評選條件:由水產養殖戶向所在鎮(街)農業服務中心提出申請,鎮(街)農業服務中心上報區水產局后,由區水產局、監察局、財政局、所在鎮(街)組織審核組到現場實地審核,將審核意見報區政府審核確認后,由區財政下撥獎勵資金。

        本獎勵辦法從201411日開始執行。(以前與本獎勵辦法不一致的,按原獎勵辦法執行,具體由區農口相關部門負責解釋)。考核數據年終由各部門歸口統計,并報區政府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