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郊街道以“星耀西郊”黨建品牌為抓手,依托“圍屋家訪”代辦服務工作積累的民生需求清單,精準對接到群眾在就醫過程的痛點難點問題,創新服務模式,整合多方資源,推出系列務實舉措,有效提升了轄區居民及就醫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針對暑期黃塘醫院人流密集、服務需求大的情況,西郊街道迅速響應,廣泛動員,組建了一支由黨員干部、熱心群眾和學生志愿者組成的“助醫先鋒隊”。他們化身“引導員”,在人流密集處疏導秩序、指引方向,并特別關注老、弱、病、殘、孕等特殊群體,主動上前詢問需求,提供優先引導、必要攙扶、幫辦代辦等貼心幫助,用熱情周到的服務讓就醫之路更順暢、更溫暖。
這個暑假以來,該街道累計開展10次志愿服務,參與活動志愿者92人次,服務就診患者超3000人次。同時,西郊街道將在剩余假期時間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確保就診患者就醫過程無障礙。
針對弱勢群體及異地就醫患者普遍面臨的“跑腿多、辦事難”問題,西郊街道西城聯創服務管理有限公司創新推出專業化陪診服務。組建了規范、專業的陪診團隊,提供“一對一”全程陪同就診服務,協助患者完成預約掛號、排隊取號、檢查引導、報告代取、費用代繳等全流程幫辦代辦事項,尤其為行動不便及不熟悉智能設備的老年群體,架起了一座便捷就醫的“暖心橋”。“有專業的人帶著辦,省心又省力,服務很周到!”首次體驗陪診服務的張阿姨對服務的專業性和便利性表示滿意。
西郊街道聚焦醫院周邊服務設施短缺的痛點,巧妙盤活黃塘醫院新門診大樓旁長期閑置的邊角地塊。通過統一規劃,引入現代化集裝箱模塊,打造了一批規范整潔、功能明晰的便民服務門店。快餐、便利店、暖蜂驛站等紛紛入駐,不僅滿足了患者及家屬的即時需求,提升了就醫體驗,更通過規范化管理和租金收益,有效壯大了集體經濟收入,實現了服務民生與經濟發展的雙贏。昔日廢地,如今已成為熙熙攘攘、惠及多方的“服務補給站”。
據介紹,接下來,西郊街道將持續鞏固現有成果,深化服務內涵,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陪診服務專業化、便民服務精細化,切實解決群眾就醫“最后一米”,讓轄區居民和就醫群眾真切感受到家門口的貼心與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