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動態 > 街鎮動態
        梅江區三角鎮三角村:變短板為“潛力板”,推動村強民富環境美
        來源:南方+  發布時間:2024-12-23 09:37:51  瀏覽次數:-
        【字號:

          12月21日,三角美麗圩鎮項目進展情況:光明路沿線“三線”整治通信管道總長約1600米、電力管道總長約1900米;生態停車場累計淤泥、生活垃圾外運約5508方,拋石擠淤約2800方,場內道路鋪設全部完成……盡管已是周末,但梅江區三角鎮三角村的“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建設依然如火如荼。

          近年來,三角村對標“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建設標準,以“商貿重地、活力三角”為發展定位,充分利用地理優勢,盤活現有村級資源,變短板為“潛力板”,統籌推進產業發展、農房風貌提升、村莊綠化美化、民生實事等工作,著力打造村強民富環境美的和美鄉村。

          2023年,三角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54.28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148.3萬元。2024年,該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預計可突破160萬元。


          發揮資源優勢

          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

          三角村位于三角鎮中心地帶,轄區內擁有該鎮人流量最大的農貿市場——三角中心市場,商貿業繁榮發展。隨著城鎮化的發展,人口不斷集聚,農貿市場經營模式較為傳統、設施老舊,圩鎮道路窄、停車難等短板日漸明顯。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如何讓區位優勢變為發展勝勢,讓短板變為潛力板?近年來,三角鎮村積極開展探索,以三角圩鎮為核心,全力打造商業綜合體,推動村集體經濟收入不斷發展壯大。

          目前,三角村通過探索“整體租賃+升級改造+公司經營”的方式,已完成三角中心市場升級改造,為周邊10多萬群眾提供“潔凈美”的購物環境。活化利用市場周邊閑置地塊打造“三角潮街”集裝箱集市,引進專業第三方公司建成2處智慧停車場、增設電動車充電樁,每年為村集體增收約15萬元。

          走進三角圩鎮,可見原先由鐵棚搭建的簡易交易市場,經過改造,如今已升級為了現代化農貿市場、集裝箱集市,一個個臟亂差的攤位變得規整潔凈。

        三角村1.jpg

          改造后的三角中心市場變得干凈整潔。

          “在對三角中心市場實施升級改造的過程中,我們建立起互利共贏的利益聯結機制。即由三角鎮政府負責總體謀劃、溝通協調、爭取資金支持;三角村經濟聯合社(村委會)負責管理運營市場和解決土地集約;村民小組負責集約土地和土地折價入股。”三角村黨委書記梁沁介紹。

          為解決資金難題,三角鎮、村解放思想,大膽作為,通過公開招標方式將市場10年經營權提前租賃,將預收租金作為市場升級改造項目啟動資金,不足部分則用市場未來盈利額支付,成功將三角中心市場打造為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年收入超120萬元的現代化農貿市場。

          與此同時,通過盤活村閑置辦公室改造廠房、動員村民把自有老屋改造單間民宿進行出租等方式,為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增收約4.2萬元。

          “目前我們利用市場周圍閑置地塊,建成2個收費停車場,總計37個停車位,規范周邊停車秩序、解決群眾停車難問題,為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增收約7萬元。”梁沁表示,盡管已打造了2個停車場,但遠未滿足群眾的需求。

        三角村2.jpg

          三角村已建成2處智慧停車場。

          為此,三角村針對三角市場后約4000㎡的閑置地,積極協調兩個村民小組和4戶村民,由村委統一集約管理,計劃打造成生態停車場。

          “這里原先是臭水塘,我們計劃打造128個停車位,同時設置車尾箱集市、飛機打卡點、觀景臺,并增設人行道,在發展夜經濟、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補足周邊無公園的短板,方便村民休閑鍛煉。”梁沁表示,生態停車場打造完成后,預計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0萬元以上。

        三角村3.jpg

          生態停車場規劃圖。


          加強統籌規劃

          不斷提升村容村貌

          “感謝政府,我們期盼十多年的老街改造終于有著落了。”站在三角老圩新鋪設的水泥路上,居民侯國平連連點贊。

          “8月31日進場、9月1日正式施工。”對于三角老圩的改造日期,侯國平記得一清二楚。改造之初,身為黨員的侯國平便帶頭配合政府改造工程,其他群眾紛紛響應,群眾對改造的迫切由此可見一斑。

        三角村4.jpg

          改造前。

          三角老圩有數百年歷史,隨著城鎮化的推進,這里就像被人遺忘的角落:纜線橫飛、道路坑洼不平、排水不暢……緊緊抓住“中鐵助力鎮村建設項目”落戶圩鎮片區的機遇,今年,三角鎮村聯合區支援工作組,深入群眾一線,耐心細致做好群眾思想工作,為開展“美麗圩鎮”外立面改造、店招規范、鐵皮瓦整治及“四線”落地等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三角村5.jpg

          改造后。

          與此同時,三角鎮將富奇路段風貌整治項目納入“百千萬工程”重點區域攻堅范圍,對富奇路部分房屋鐵皮瓦、纜線和房屋立面進行提升。

        三角村6.jpg

          改造前。

          走進三角老圩,可見原先裸露的墻面、破爛的地面、線纜交錯的天面,如今已變得干凈整潔。“以前很多鐵皮瓦搭的屋頂,現在也拆了更換成鋁瓦,老圩面貌煥然一新。”村民俞小文介紹。

        三角村7.jpg

          改造后。

          目前,三角村已完成房屋外立面整治285棟,其中光明路96棟、富奇路95棟、國省道沿線26棟、情懷路68棟。

          在推動房屋外立面提升的基礎上,三角村還聯合梅州市農林科學院、婦聯及雙到單位通過開展美麗庭院小課堂活動等方式,引導村民參與美麗庭院建設,進一步提升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

        三角村8.jpg

          美麗庭院建成前。

          據了解,目前三角村已建成美麗庭院9個,正在推動打造16個。在美麗庭院戶主梁英華家,曾經老舊的二層小樓,如今已完成了農房風貌提升。庭院里,數十種花草擺放整齊,長勢喜人。門口處,重新規整后的小菜園看起來格外整潔。“現在我們這一排的房子全部都進行了外立面提升,還統一風格打造了小菜園、小花園,變化的確很大。”梁英華說。

        三角村9.jpg

          美麗庭院建成后。

          “結合農房風貌提升,我們對村民原有的小菜園、小花園進行改造提升,同時對靠近村道主干道的空地規劃建設綠化帶,變臟亂差為潔凈美,不斷提升村容村貌。”梁沁介紹。


          發動群眾參與

          不斷凝聚發展合力

          “以前這里是‘斷頭路’,想出華南大道,還得繞行數公里。”俞小文所說的斷頭路,位于三角村塘背十四組村道與華南大道連接處,原先被一道厚厚的圍墻阻隔,讓附近村民出行頗為不便。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三角村與梅州市熾興實業有限公司多次協商溝通,拆除了企業所屬的部分圍墻,打通“斷頭路”。如今,村民出行再也不用繞行,“出入更加方便了。”

        三角村10.jpg

          三角村與轄區企業多次協商溝通,拆除了企業所屬的部分圍墻,打通“斷頭路”。

          這一“斷頭路”的暢通,是三角村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百千萬工程”的生動縮影。實施“百千萬工程”以來,三角村堅持依靠群眾、動員群眾,讓廣大群眾成為“百千萬工程”的見證者、參與者和受益者,有效地將群眾力量轉化為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基礎動能。

          要引導群眾積極參與“百千萬工程”,關鍵是要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感到滿意。三角村強化黨建引領,通過“黨員議事廳”、黨員大會等及時了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謀劃并完成10多件“1+2+N”村級民生實事項目。

          “今年我們還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在各小組村民集聚處安裝14個宣傳欄,及時更新政策文件、公告等宣傳資料,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及時接收到各類政策、信息,真正實現服務于民、方便于民。”梁沁介紹,同時,該村不斷提高村“兩委”干部處理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確保群眾合理訴求得到及時就地解決,力爭實現“無信訪村”目標。

          隨著一項項民生實事的推進、一件件矛盾糾紛的化解,村民獲得感、幸福感與日俱增,當前,三角村村民參與“百千萬工程”的熱情持續高漲,不斷凝聚發展的強大合力。

          據了解,今年以來,三角村發動黨員、退休干部等帶頭籌資15萬元,修繕寮背嶺二巷村道約180米。爭取轄區企業出資支持,實施村道拓寬改造和打通塘背十四組村道與華南大道連接處“斷頭路”,村民出行更加便利。

          與此同時,三角村深入挖掘“四旁”“五邊”的綠化潛力,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廣泛動員黨員群眾、企業單位積極參與,共捐贈各類樹苗500余株,捐贈資金約38萬元,全年種植苗木3259棵,完成人均種植一株樹目標,加快建設綠美村莊。

          轉載: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