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潔美觀的天際線、寬敞平坦的小村道、舒適美麗的小公園、便民惠民的停車場……記者日前走進梅江區西郊街道西區村,感受到了該村在人居環境、基層治理、基礎設施、村集體經濟收入等方面的“蝶變”。
當前,作為省“百千萬工程”典型村的西區村堅持黨建引領,不斷夯實黨建基礎,提升黨建工作水平,用“繡花功夫”推動鄉村建設從“一處美”向“一片美”躍升,為“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注入強勁動能。
西區村盤活零亂閑置地建成的羅子角健身小公園,進一步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連志城攝)
聚力擦亮人居環境底色
“道路環境改善了,交通事故減少了,我們出行也更安全、方便了!”西區村羅子角擴路工程完工的當晚,村民黃偉民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大力點贊這項民生工程。
這條長30多米、原寬只有3米的村道,常因狹窄而發生車輛碰撞等情況,嚴重影響周邊群眾出行安全。西郊街道聚焦解決群眾家門口的煩心事、堵心事,積極與市人民醫院溝通協調,凝聚起服務民生的強大合力。最終,市人民醫院決定拿出部分地塊,使西區村這條原來寬僅3米的單車道擴寬至6米的雙車道,大大改善了周邊群眾的出行條件,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指數。
西區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積極組織村“兩委”干部、村民小組長會同街道下鄉組、值班組,挨家挨戶上門宣傳鐵皮瓦整治行動,讓村民意識到破舊鐵皮瓦的危害。部分黨員積極發揮帶頭作用,主動拆除自家房屋樓頂的鐵皮瓦?!拔覀兎浅VС执謇镩_展鐵皮瓦整治和改造工作,現在拆除后更安全、美觀。”西區村黨員林桂華說。目前,該村共拆除、改造鐵皮瓦1.05萬多平方米。
與此同時,“黨建紅”引領“鄉村綠”的美麗圖景也在西區村徐徐展開?!拔铱梢跃?00棵樹”“我家門口種下了四季茶樹、桂花樹等,可供路人觀賞”……西區村黨員今年以來紛紛通過認捐認養、義務植樹、綠化房前屋后、發放倡議書等形式,動員鄉賢、村民等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我為梅江種棵樹”“一戶一綠植”活動,共種植香樟、桂花、梅花、櫻花等苗木1099棵,并建立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綠化長效管護機制,有效推動鄉村綠化管護工作走向制度化、常態化和長效化,鄉村綠化由“村里事”變成“家家事”,構建起“黨群齊心,共建生態”的良好局面。
聚能激活興村富民引擎
“加油,加油,加油……”日前,在羅子角健身小公園,一場由西郊街道舉辦的拔河比賽拉開序幕,大家在寬敞整潔的小公園里,展示了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羅子角健身小公園所在地原來是一口水塘,為進一步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西區村將這口水塘改造為2000平方米的小公園,并配備了籃球場、健身器材等,村民休閑娛樂又多了一個好去處。
除了盤活閑置地打造小公園,西區村還積極建設便民生態停車場?!耙郧斑@一片是群眾的菜地,由于地勢低洼,遇到下雨時,容易積水,招引蚊蟲。于是我們把這里改造成了停車場,已于去年11月正式投入運營?!蔽鲄^村黨總支副書記黎偉鋒介紹說。
記者在西區村采訪時,還看到施工人員正在對羅子角鄒屋的臭水塘進行硬化改造。不久后,在這里建設的公共停車場和健身小廣場就可以投入使用?!耙郧耙驗殚T口的臭水塘常年孳生蚊蟲,再加上散發出的異味,導致我們經常緊閉大門和窗戶?!秉S偉民告訴記者,如今空氣清新無蚊蟲了,周邊環境生態變好了,每天都打開門窗透氣或出門休閑。
近年來,西區村通過動員村民無償讓出、主動捐出、積極盤活房前屋后閑置土地,將碎片化零星土地進行集約整合,建設生態停車場,改變原來產權人眾多、意見不一和地塊無法盤活的局面,喚醒“沉睡”資源,既解決了人居環境臟亂差的問題,又解決老城區停車難問題,在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還帶動群眾增收創收。至目前,西區村已建成停車場9個,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帶來23.5萬元的收入。“今年第一季度,我們村集體經濟收入已達到13萬元。接下來,我們村將主動謀劃建設一批好項目,確保2024年村集體經濟突破50萬元。”黎偉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