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梅江區金山街道周溪村,綠意盎然,微微河風吹得游人醉。
沿著周溪河走進該村,只見村道寬敞平坦,兩旁栽種的綠化帶郁郁蔥蔥,房前屋后干凈整潔,周溪河面波光粼粼,不少市民正伴著夕陽漫步,處處訴說著和美鄉村的秀美與寧靜。
在被確定為省首批“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后,周溪村認真貫徹落實相關部署要求,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聚焦優勢以及存在的短板弱項,共謀發展突破困境,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典型村培育各項重點任務,充分發揮典型村的示范引領作用,以點帶面推動“百千萬工程”取得更大成效。
推動產業“旺起來”
激活發展“內生力”
近日,位于梅江區金山街道周溪村的周溪河粵海水務水質凈化廠樓頂光伏發電項目正式并網發電。向陽而列的光伏板,正在源源不斷地汲取陽光力量,把光能轉化為電能。據了解,該項目是金山街道目前最大型的光伏發電項目,總投資400萬元,安裝光伏板總面積4000多平方米,總裝機容量803.52千瓦,預計每年可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40多萬元。除了充分利用獎補資金,金山街道還動員月梅村、東街村、周溪村、龍豐村、福長村和芹洋村等6個村共同出資參與建設,進一步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周溪村投入180萬發展光伏產業,是拓寬發展路徑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之一。記者了解到,早些年,該村主要靠出租一些閑置空間,村集體經濟收入單一且有限,缺乏“造血”功能成了村級集體經濟難以突破的問題。
為打破這個困局,讓經濟薄弱村“化單為多、打開新局”,讓村兩委干部從不會干、不敢干到放開手腳大膽干,金山街道多次組織村干部、黨員群眾深入分析研判村情優勢和短板弱項,同時在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的幫助下,將目光放在了光伏產業項目上,讓“陽光收益”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發光發熱”。2024年,該村光伏發電收入預計可達18萬元。
為切實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實現多點開花,單靠光伏產業還遠遠不夠。目前,金山街道與周溪村已共同成立強鎮富村公司——梅州市金山文旅發展有限公司。計劃依托百歲山公園、十里梅花長廊、青創園、濂溪書院等自然文旅資源,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發展教育培訓、戶外拓展等產業,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強筋壯骨”,強村富民“換擋提速”,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2024年躍升至50萬元。
金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黃建民表示,接下來,該村將樹牢“產出思維”,以產業導入、資源整合和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完善等作為工作切入口,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實力整體提升,走出了一條有自身特色的發展之路。
黨群共繪增春意
共添新綠美家園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底色。記者在周溪河沿路以及村民房前屋后等處看到,新種下的梅花樹、桃花樹、桂花樹、樹葡萄等樹苗迎風而立,奮力汲取著春天的甘霖。
在推進鄉村綠化美化工作中,周溪村用活用好“12345”工作機制,強化黨建引領、發動多元參與、落實要素保障,以“支部吹哨、黨員報到、群眾參與”一線工作法掀起黨群共建綠美鄉村熱潮,從黨員干部到群眾,再到鄉賢,在火熱的綠美生態實踐中“大干一場”,一張“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周溪綠美新鄉村圖景徐徐展開。
記者了解到,前期,該村組織村干部、網格員、黨員志愿者等開展綠化宣傳“敲門行動”,發放鄉村綠化宣傳手冊和倡議書,入情入理講解鄉村綠化工作,形成全民知曉、全民參與的廣泛共識。同時,組織做好備耕打穴、苗木采購、技術培訓等工作,為鄉村綠化工作打好基礎、謀劃布局。
“經過廣泛宣傳發動,充分調動了周溪村的黨員干部、村民以及鄉賢的積極性,大家紛紛主動捐資種樹,形成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濃厚氛圍。”金山街道黨工委委員梁旦告訴記者,該村積極構建“黨總支推動+干部帶動+政企聯動+黨群互動”的模式,發動黨員做好“五帶頭”,落實黨員責任崗,成立黨員先鋒隊、群眾護綠隊,全面開展認捐認種行動、義務植樹活動,進一步延伸村企共建、村校共建、黨群共建內涵,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在一次次揮鍬鏟土、扶苗填坑的勞作中,種下一棵棵孕育著綠色希望的樹苗。截至目前,周溪村籌集社會各界資金共90余萬元,種植樹木1700株,打造“省直單位縱向幫扶林”“黨員先鋒林”“鄉賢林”等主題林,爭取4月底前完成種植樹木2000株。
三分種樹,七分管護。周溪村還將綠化管護納入網格化管理范疇,探索家庭競標式管護模式,黨群合力加強樹木管護,對綠化項目區域巡查維護,持續鞏固鄉村綠化成果。
看今日之周溪,“綠化版圖”正持續擴增。接下來,該村將進一步大力動員和凝聚社會各界力量,注重通過“綠美”穿針引線,厚植農業農村發展優勢,將綠化與發展一體謀劃,整合百歲山郊野公園、周溪十里梅花長廊等資源,探索生態文旅發展道路,不斷推動“綠美”和“強富”的雙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