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鐵皮瓦近6萬平方米、完成12個自然村“四線整治”任務……近年來,東升村黨委突出“黨建+”舉措,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作用,通過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不斷完善農村基礎建設、改善人居環境、促進農民增收入,加快建設“產城融合,和美東升”。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104.8萬元。
突出“黨建+宣傳發動”
匯聚整治大合力
今年初,梅州市發起整治行動令,在城區范圍內開展臨時建筑(鐵皮瓦)示范整治。作為梅江區重要城鎮,三角鎮在此次行動中肩負重任,總任務數近10萬平方米,涉及900戶左右,無論是面積還是涉及整治群眾戶數,數量占比在梅江區都排在首位。而東升村是三角鎮鐵皮瓦示范整治中的重難點,該村全域納入整治區域,涉及到的群眾520多戶,總任務數近6萬平方米。
為了能夠按時完成任務,村黨委圍繞“先單位后個人,先黨員干部后群眾”的思路,按照“先易后難,先主后次”的原則,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黨群議事廳”“村民理事會”“藤椅板凳會”等載體全方位開展整治宣傳。同時,組建了鐵皮瓦整治臨時黨支部和黨員先鋒隊,發動100多名黨員干部帶頭整治、帶頭拆除,采用“白+黑”“5+2”模式集中攻堅,連續三個月挨家挨戶開展宣傳動員,深入村民家中講解鐵皮瓦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真解釋整治措施、獎補政策等,動員村民積極主動配合做好整治工作,共享政策紅利、共建和美東升,助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
突出“黨建+長效機制”
和美鄉村展新顏
以“黨建引領、全域推進、重點攻堅、全民參與”為主題,東升村突出重點抓推進、建管并舉抓提升、包保聯動抓長效,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
該村探索建立網格化精準化管理模式,全村結合實際共設立網格5個,網格員80名,每名網格員聯系30—40戶群眾,形成村黨委書記“親自抓”、村“兩委”干部“配合抓”、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3+N”工作機制,推動和美鄉村建設步入常態化、制度化軌道。
同時,充分發揮人民群眾“主人翁”作用,用活系列獎補政策,完成客天下觀光路光伏外立面改造9戶,客家民居外立面改造3戶。深入推進“五小園”建設,建成3個小停車場、5個小菜園、5個小花園,完成12個自然村“四線整治”任務,農村人居環境大幅改善。對東升村道、圣人片村道、荷樹崗葉屋村道進行道路升級改造,在高水高排12米路實施亮化工程,有效解決周邊群眾出行難問題。
突出“黨建+經濟發展”
產業興旺促增收
以梅江區創建國家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示范縣為契機,東升村黨委以全域鐵皮瓦整治為抓手,引導群眾利用好空中資源和政策紅利,拆除房屋天面鐵皮瓦改造安裝屋頂光伏,為村民帶來“陽光收入”。
至目前,東升村全域已完成光伏改造170多戶,改造面積達18000多㎡。通過改造,不僅增加了群眾的經濟收入,改善了鄉村面貌,還有效推動了鄉村振興示范帶項目建設。
與此同時,村黨委堅持把黨建引領村企共建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發揮轄區企業等社會力量作用,采取結對共建、結對幫扶、資源共享等方式,深度統籌整合各方資源,有效發揮村內資源和生態優勢,引導轄區經營主體發展壯大特色農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鄉村產業,走出一條“黨建搭臺、村企抱團、群眾共贏”的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子。
轉載: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