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我到社區反映鄰居飼養流浪貓氣味擾民的問題,社區干部多次上門做工作,耐心地勸解鄰居,終于解決了這個問題。”近日,家住陶然居的鄒叔來到同心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對社區的干部豎起了大拇指。
小區管理、鄰里矛盾、民生服務……作為管轄近2萬常住人口的社區,梅江區三角鎮同心社區積極履行基層黨組織、居委會職責,多方面著手、多層次統籌力量,努力促進黨員、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共同建設文明和諧、安居樂業的美好社區。
立體化網格議事管理,小區治理顯成效

“今天大家暢所欲言,凡是有利于社區發展的意見建議都提出來,我們共同努力實現。”前陣子,社區黨支部召集各小區的物業和業委會代表召開茶話會,社區黨支部書記鐘增輝的開場白簡明扼要。
陶然居、皇家名典、香榭麗……在同心社區轄區內有大大小小20多個大型居民小區,大多由物業公司、業委會等共同管理,部分老舊小區存在管理不善、設施破舊等問題。
為提高各小區管理水平,同心社區在全科網格建設基礎上,實行“社區黨支部—小區/企業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居民群眾”立體化網格議事管理模式,先后培育成立了客都新村d區小區黨支部、香榭麗小區黨支部等一批黨組織,掛牌了一批黨群議事廳,通過定期組織茶話會、專題研討會、外出參觀等活動,共同謀劃推動各小區發展,解決群眾困難,開展了老舊小區改造、更新基礎設施、配備消防器材等一批民生實事。客都新村d區建于20世紀90年代,公共設施破損落后、安保措施缺失、車輛管理混亂,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在同心社區黨支部牽頭下,客都新村d區組建了小區黨支部,由小區業委會主任擔任黨支部書記,發動帶領小區的黨員和群眾,對小區短板全面梳理和整改。近年來,小區黨支部牽頭完善了小區的智慧門禁、視頻監控、保安隊伍等安保措施,更換了所有破損、過期的消防設備,重新劃定了所有停車位并制定了管理規則,小區整體面貌煥然一新、安全系數不斷提高。“前段時間小區一個電箱短路著火,好在旁邊就有新配置的滅火器,消防員趕到前我們就一起把火滅掉了。”小區黨支部書記丘桂源說,前期工作得到了群眾的認可,接下來將以老舊小區改造為契機,推動公共道路、線纜等美化規范,將小區建設得更好。
多方合力干實事,民生服務更到位
“小朋友既鍛煉了身體,又培養了興趣愛好,我認為非常好。”在社區黨支部舉辦的第三期黨建公益培訓班上,帶小朋友來參加籃球課的李女士說。

原來,同心社區在轄區的青少年宮培育孵化了海壹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黨支部,并實行“社區——企業黨支部結對共建”模式。通過簽訂結對共建協議為聯結,社區、企業黨支部共同開展黨日活動、黨建知識培訓,合作舉辦了黨建公益培訓班、鄰里象棋比賽等一系列活動。在此基礎上,同心社區還統籌轄區的各類社會資源,多次在各小區舉辦義剪、義診等便民公益活動,并帶動轄區商鋪自發開展“每周公益義剪”等活動,得到了周邊群眾的好評。

今年以來,同心社區黨支部還積極開展“1+2+N”工作法,以社區7個網格為單元,收集各小區、商鋪、群眾訴求,篩選出一批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實事,用黨建服務群眾工作經費撬動來自小區物業、商戶老板等群體的社會資金,開展了樓道燈維護、小公園建設、道路整治等一系列微民生實事。“一開始大家參與度不高,后來聽到我們黨支部也拿出人力物力共同參與,大家的參與熱情就比較高漲了,各小區業委會、物業、黨員群眾、商戶老板等出錢出力,我們一起做成了一系列事情。”鐘增輝說。
人防物防相互結合,平安覆蓋無死角
同心社區地處城市建成區,商業發達、人口密集,治安、安全等工作壓力也隨之增大。近年來,社區與電信公司合作,在各小區試點安裝了一批應急喇叭和平安攝像頭。平時,這些設備兼并入各小區治安管理體系,用于日常監控出入口、播放公益宣傳廣告等;有應急突發情況發生時由社區統一管理,播放防疫要求、應急公告等,確保第一時間將各級政府相關應急要求傳達給每一位居民。

另外,同心社區還積極認真做好反詐防騙工作,采用上門逐戶發放反詐手冊、與居民簽訂反詐防騙承諾書、拍攝反詐公益宣傳片等方式,廣泛提高轄區群眾安全意識。對公安部門反饋的預警信息,第一時間介入和勸導,盡最大能力保護群眾的“錢袋子”,配合打擊詐騙違法活動。“我奶奶就曾經被人騙,花高價買了一大堆沒用的保健品,所以我對詐騙違法活動感到非常痛恨,一定會認真努力做好這項工作。”社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通過黨群合心,近期社區轄區內的詐騙案件發生率大為降低,群眾防騙意識顯著提升。
科學謀劃有的放矢,社區發展明目標
今年以來,三角鎮開啟了建設城產融合高質量發展先行鎮的征程,同心社區立足城市發展區、商業繁華區、三角西大門的地理特點,謀劃了“三區兩帶七網格”工作格局。“三區兩帶七網格”即通過將社區轄區內的各個小區劃入平安和諧片區、老舊小區片區、宜居共治片區等三個片區,中間穿插麗都西路商業帶、正興路商業帶兩條商業帶,并全覆蓋七個立體化網格,對不同的片區、帶和網格采取不同工作方式,有針對性開展重點工作,因地制宜、科學謀劃,致力于搭建群眾溝通橋梁,拓寬群眾訴求渠道,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同時,社區“兩委”干部下沉包片七個網格,繼續實行“社區黨支部—小區/企業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居民群眾”立體化網格議事管理模式,充分傾聽民聲訴求,暢通訴求傳達和反饋渠道,每年每個網格開展3件群眾迫切需求的微民生實事項目,內容包含消防安全、環境整治、民生服務等方面,并形成聯動效應,以久久為功的工作態度,全面推動社區治理走向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作為剛成立兩年多的“年輕”社區,當前,同心社區充分發揚“初生牛犢”的沖勁與氣勢,以黨建工作引領社區各項事務,不負“同心”之名,為群眾奮力創造文明、安全、幸福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