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
        【古城不老 青春梅江】金山街道:千年古韻流芳遠
        來源:金山街道辦事處  發(fā)布時間:2023-05-08 09:10:22  瀏覽次數(shù):-
        【字號:



          考院書聲,老街年味,千年古韻,金山流芳。

          金山街道毗鄰梅江,水系環(huán)繞。金山街道境內主要區(qū)域,是自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筑城以后的梅州古城之地,孕育出近百名科舉才秀及多位頗具影響力的歷史名人。千年過去,這里人文氣息依舊濃厚。

          千年古城,文脈流韻。這里有歷史遺存薈萃的古城老街,也有文化底蘊深厚的攀桂坊。獨具嶺南特色的凌風東西路騎樓老街,被稱為“孔子廟”的梅州學宮,以及建于清乾隆十一年的八角亭都是古城老街歷史遺存的承載者。中國客家博物館、世界客商中心、梅州大劇院、李國豪院士故居等現(xiàn)代文化傳播基地,也不斷充實著“千年古城、醉美金山”的人文內涵。

          毗鄰梅江,被周溪和州城護城河水系環(huán)繞著的攀桂坊,是人文秀區(qū)的見證者。其文脈肇始于宋,文風鼎盛于清,流韻綿延至今。清末愛國詩人黃遵憲的故居人境廬、榮祿第便坐落于此。

          攀桂坊人文秀區(qū)還培養(yǎng)出三位翰林,有功名的文人上百人,留下李黼平、葉璧華、李光昭、黃藥眠等著名詩人的生活足跡。它還是梅州近代教育的策源地,見證了梅州從科舉到現(xiàn)代教育的輝煌。

          經過張家圍牌坊,映入眼簾的是攀桂坊歷史人文展示區(qū),這里依次展示了攀桂坊的姓氏起源,以及科舉與文化名人等介紹,再往里走便是擁有400多年歷史的肩一祖堂文魁,一棵參天鳳凰樹,漫步在棧道、涼亭和荷塘邊,可以感受攀桂坊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

          轄區(qū)有歷史遺存薈萃的古城老街,也有文化底蘊深厚的攀桂坊。獨具嶺南特色的凌風東西路騎樓老街,被稱為“孔子廟”的梅州學宮,以及建于清乾隆十一年的八角亭都是古城老街歷史遺存的承載者;元城路、文保路、仲元路、義化路、周增路等則是紀念曾經為地方留下美好的名人而命名。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的黃遵憲故居——人境廬、清代梅州最高學府東山書院是攀桂坊人文秀區(qū)的見證者。中國客家博物館、世界客商中心、梅州大劇院、劍英圖書館、李國豪院士故居等現(xiàn)代文化傳播基地。

          梅江區(qū)歷史文化街區(qū),是展示年味、留住鄉(xiāng)愁的重要載體,涵蓋凌風東西路、中山路、油羅街等地。這里有太多的客家記憶,街頭巷尾飄蕩著客家味道。軟糯香甜的月光糕、豬腸糕,香飄滿街的牛耳朵、煎圓……這些客家美食讓人魂牽夢縈,總能勾起客家人童年的記憶、往事的懷念和游子的鄉(xiāng)愁。

          一座城,一個民系的記憶;一座城,一種文化的傳揚。

          古韻金山,金山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