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后,梅州市、梅江區先后召開高質量發展暨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動員大會,擂響奮進催征的金鼓,奏出走在前列、當好示范的強音。
為助力廣東高質量發展大局,全面展現廣東高質量發展開新局的奮發作為,梅江區委宣傳部、南方日報在《南方日報·梅江視窗》聯合推出“高質量發展·鎮街作答”系列報道,描繪奮進梅江的升騰景象,突出梅江區當前“真抓實干 比學趕超 全面融灣拼發展”的精氣神,敬請垂注。
近年來,梅江區三角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郊區變城區,村民變居民,座座高樓拔地而起,條條大路寬闊平坦。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居環境不斷優化,老百姓幸福感倍增。
今年,梅州市委、市政府以及梅江區委、區政府吹響了高質量發展的號角。作為嘉應新區起步區、南部新城建設主戰場,三角鎮如何推動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不僅關系三角鎮的未來,更直接影響梅江區、梅州市的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們結合三角鎮實際,繪就了‘一區兩帶三園四組團’的發展藍圖,通過開展資源資產整合行動、招商引資專項行動,聚力城市基礎、鄉村振興質效、基層治理效能、人才隊伍建設提升,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三角鎮黨委書記胡俊壇表示,該鎮將團結全鎮上下、撬動社會力量,全力建設城產融合高質量發展先行鎮。
>>>繪就藍圖
提高鎮的辨識度、村的和美度
梅州火車站、梅州機場、萬達廣場、時光梅州……走進三角鎮,處處可見高樓大廈、大型商超、休閑廣場,現代都市感極強。
三角鎮城鄉面貌日新月異。
在梅州柚優勢產區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建設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在加快建設孵化大樓。園區內,項目數據中心、網紅直播街區等已建設完畢并投入使用。
“目前已經有不少初創公司入駐園區,我們將扶持產業鏈相關的企業,形成人才集聚效應。”項目實施單位廣東十記集團有限公司經理余斌介紹,園區將引入嘉應茶、客都米、壽鄉水、平遠橙、興寧鴿等農業企業進駐,著力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形成人流物流資金流聚集洼地。
園區“熱”起來、人才聚起來。近年來,三角鎮積極打造以公共空間為核心、中等密度建筑環繞的“智慧科技+現代服務”產業基地,建設一大批集住宅、商務寫字樓、酒店、大型商業、公園等于一體的綜合性商業業態,推動數字經濟、樓宇經濟、總部經濟和科技服務、創業孵化等產業發展。
三角鎮大力推動數字經濟、樓宇經濟、總部經濟和科技服務、創業孵化等產業發展。
走進位于三角鎮金燕大道的廣東飛翔云計算有限公司,機器人“小云”、懸空樓梯、智能化辦公空間等現代感和科技范十足,透露出充滿活力及特色的企業氛圍。
去年7月中旬,梅江數碼港(飛翔云)互聯網產業園開園,標志著三角鎮數字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該園是以大數據產品應用為主導,集軟件開發、成果轉化、企業孵化、技術服務、人才培訓交流為一體的現代化高科技大數據產業園。
目前,互聯網產業園已吸引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梅州分公司等30多家企業入駐。“我們爭取3—5年項目進駐率達80%以上,目標是在5年左右,創造稅收超一億元。”梅州市飛翔云計算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鈴樟表示,今年飛翔云計劃引進10—20家配套企業,延鏈補鏈,推動互聯網產業進一步發展。
依托著優越的區位優勢,積極搶抓加快城區擴容提質的契機,作為梅江區的中心城鎮,三角鎮已然成為了梅州城市發展的先鋒隊、排頭兵。
“百千萬工程”對于三角鎮而言,是高質量發展的又一重大機遇。三角鎮及時謀劃,已繪就了“一區兩帶三園四組團”新藍圖,奮力建設城產融合高質量發展先行鎮。
“一區”是將北至場明路、東至金燕大道、南至客都大道、西至劍英公園大道的區域打造成梅江城區中央商務區。“兩帶”是打造梅江河梅塘段、東升段沿江濱水休閑帶和三角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帶。“三園”是大力建設智慧柚柚產業園、特色農業產業園、先進制造業產業園。“四組團”是打造客天下、泮坑、龍上、東升片區東部文旅休閑型組團,以宮前梅塘三龍灣下四村為主的西部農旅體驗型組團,南部物流樞紐型組團和整合市中醫院、紫合醫院、市婦幼保健院等醫療資源建設中部醫療康養型組團。
善抓機遇者進。總結發展經驗、發揮自身優勢、錨定長遠目標,三角鎮發展思路在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愈加清晰。
“規劃方案著重提高鎮的辨識度、村的和美度。”胡俊壇表示,該鎮已制定鎮村兩級“一圖一策一表”,層層壓實責任,努力將美好藍圖轉變為美好現實。
>>>內外兼修
扮靚城市提升群眾幸福感
“以前一到氣溫高的時候,房子里非常熱,現在很涼快。”在三角鎮東升村住了17年,村民葉仁添近來感受到了新變化。
今年,葉仁添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在自家樓頂上拆掉了鐵皮瓦、裝上了光伏板。“拆鐵皮瓦得到了一定的補助,裝上光伏板后,現在自家樓頂的天面不僅美觀、遮陰,有太陽就能產生收入。”葉仁添笑著說。
城市“天際線”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著城市面貌和品質。然而在三角鎮,過去有不少村民搭建了鐵皮瓦用于隔熱和擋雨,經過長年累月的風吹日曬,鐵皮瓦銹跡斑斑、搖搖欲墜,臺風來時,隨時可能掉落危及群眾安全。
2023年,梅州發起整治行動令,在城區范圍內開展臨時建筑(鐵皮瓦)示范整治。作為梅江區重要城鎮,三角鎮在此次行動中肩負重任,總任務數近10萬平方米,涉及900戶左右,無論是面積還是涉及群眾,數量占比在全區均最大。
如何做好這項中心工作,考驗著三角鎮黨委、政府的工作作風、工作能力及工作水平。圍繞“先單位后個人,先黨員干部后群眾”的思路,按照“先易后難,先主后次”的原則,三角鎮廣泛發動黨員干部帶頭整治,大力倡導居民群眾自覺參與。
東升村是三角鎮鐵皮瓦示范整治中的重難點,該村全域納入整治區域,涉及到的群眾較多,前期有不少群眾對政策缺乏理解,持有抵觸心理。
“我們村干部帶頭,先把自家的鐵皮瓦拆了,再通過入戶做工作,跟群眾講政策。”東升村黨委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潘冬紅介紹,該村共有129名黨員,通過發揮示范帶頭作用,有力推動整治工作的開展。記者走進東升村,發現村民屋頂已煥然一新。
“我們成立了由鎮領導班子成員、村(社區)黨員干部組成的先鋒隊,采用‘白+黑’‘5+2’模式集中攻堅,前后出動200多名工作人員,連續三個月挨家挨戶開展宣傳動員,全力推進鐵皮瓦示范整治工作。”三角鎮副鎮長丘維鑫介紹,截至3月30日,該鎮已完成整治任務。
三角鎮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向好。
住房向來是民生大事,除舊布新,不僅扮靚了城市面貌,同時也提高了群眾的居住體驗感。在三角鎮,還有不少老舊小區近年來通過微改造,煥發出新活力。
走進曾憲梓中學教師宿舍區改造現場,工人們正在熱火朝天地開展改造工作,曾經密密麻麻如同蜘蛛網的雜亂纜線,如今已被整理得井然有序;殘破脫落的樓道內墻,現在被粉刷得干干凈凈,其他改造事項目前仍在推進中。
“我們小區有些住戶雖然在外面買了房,但是還是喜歡住這里。”曾憲梓中學教師宿舍區住戶李莉介紹,小區改造后生活環境更舒適,文化展板等建設也讓小區的人文氣息更濃了。
據了解,客都新村片區共涉及5個小區,曾憲梓中學教師宿舍區是其中之一,該小區不少樓棟的樓齡已有30年,外墻脫落等問題日漸凸顯,存在安全隱患。
“該小區自去年9月開始改造,主體改造預計在今年5月完成。”丘維鑫介紹,目前,三角鎮共有客都新村片區及梅園新村片區兩個改造項目,涉及20個老舊小區,改造完成后將有效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以“繡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質、為高質量發展賦能添彩,接下來,三角鎮將爭取債券資金支持,解決小城鎮品質提升項目資金缺口,加快推動項目落地,建設美麗圩鎮;同時發揮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多的優勢,借勢借力盤活邊角地、插花地建設主題小公園、小廣場,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幸福生活圈。
>>>興村富民
推動建設城鄉發展示范帶
臨近中午,三角鎮梅塘村的村民梁清文仍在楊桃園里忙碌。楊桃,關乎梁清文一家的“錢袋子”。
梅塘村通過發展楊桃產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種了100多株,家庭日常開支、孩子上學的費用,都指望著這片楊桃園呢。”梁清文介紹,過去楊桃通常是自己零售,現在有了采摘園,城區居民上門采摘,自己不出門也能賣貨。
梁清文所說的采摘園是梅塘村去年重點打造的“一村一品”楊桃采摘園項目,而該項目的建成也讓梅塘村的楊桃產業再添新動能。
梅塘村是三角鎮的城中村,位于梅江中上游河畔,距離梅州市區僅5公里距離,是三角鎮鄉村振興示范帶項目的重要一環。過去,梅塘村無主要產業支撐,村民多在外務工,無“造血”能力,村集體收入與其他村相差甚遠。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產業從何而來?三角鎮立足現有資源找發展機遇。楊桃,是三角鎮推動梅塘村鄉村產業振興的主要發力點。
梅塘村楊桃果肉脆爽清甜,汁水瞬間充盈口腔。
梅塘村種植楊桃已有120多年的歷史,村里幾乎家家戶戶種植楊桃,“梅塘楊桃”單果個大、肉嫩、味甜、汁多、渣少,深受市場歡迎。
近年來,三角鎮大力發展楊桃種植產業,做好“土特產”文章,逐步建立“基地+合作社+企業+農戶”的種產銷一體化模式。2021年底,“梅塘楊桃”正式獲批注冊,成為梅江區首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給當地發展楊桃種植帶來了新機遇。
“這幾年我們通過舉辦楊桃采摘節等活動,進一步打響了梅塘楊桃知名度,推動這一富民興農產業發展。”梅塘村黨總支書記侯偉勝介紹,目前該村集約了100畝土地,引進企業,準備打造集楊桃采摘、農家樂、垂釣等項目為一體的楊桃產業園,不斷提高村民和村集體收益,讓梅塘楊桃真正成為農戶的“致富果”,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梅塘村幾乎家家戶戶種植楊桃。
三角鎮轄7個社區、13個村,幾乎一半是城、一半是鄉,城鄉差距較大,無形中制約著該鎮的發展。如何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成了三角鎮重中之重,該鎮將一手抓鄉村產業振興、一手抓城鄉一體發展,構建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一體的新型城鄉關系。
2022年以來,三角鎮黨委、政府集中組織鎮村干部力量,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吃透村情,找準各村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理清經濟發展思路,最終確定圍繞宮前、梅塘、三龍、灣下、三角、上坪、龍上、泮坑和東升九個行政村打造集“吃、住、游、購、娛、教”為一體的宜居、宜業、宜游的鄉村振興示范帶。
三龍村機場安置區屋頂光伏項目一期已產生收益,新塘村、龍上村委會大樓樓頂光伏項目已啟動建設,三鄉村“開心農場”、綜合大樓建成投用……目前,三角鎮正加快培育“一村一產業”,全鎮13個村農村集體經濟收入達30萬元以上,投資達3000萬元的三角鎮鄉村振興示范帶項目順利開工。
“接下來,我們將重點強化鄉村振興示范帶和城鄉融合產業振興示范帶建設,實施鄉村風貌提升、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景觀節點建設,打造兒童培訓基地、楊桃產業園、草莓產業園、水產基地、農耕體驗基地、鄉村體育基地和城郊親子游基地等產業基地,完善民宿酒店、農貿市場、道路交通等配套設施,大力培育‘農業+文創+旅游+康養’等新模式新業態,著力建設精品化、市場化、智慧化的城鄉發展示范帶。”胡俊壇表示。
轉載:南方日報、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