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梅州市梅江區西陽鎮經歷著高溫天氣,也迎來一支由廣州空港委、空港文旅公司和兩家投資公司組成的調研團隊。作為幫扶西陽鎮組團單位之一,廣州空港委始終將“為西陽鎮政府牽線搭橋,促成企業實地調研”的幫扶任務,扛在肩上,印在心中。
近年來,西陽鎮圍繞建設“風眠故里·畫里西陽”總目標,經過不懈努力,在培育壯大茶葉、蔬菜、水果、稻米等特色農業,把美麗資源變成經濟效益,以美食促旅游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但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不少挑戰。
采購“果蔬大禮包”助農增收
烈日下,一頂頂白色的大棚既孕育著農民樸實的致富追求,也是廣東省糧食保障的“壓艙石”。
西陽鎮太平村果蔬基地現有種植面積200畝,共建有大棚26頂,種植著苦瓜、長豆角、絲瓜、哈密瓜、南瓜、紫茄子、番薯葉、油菜、木耳菜和莧菜等農產品。
“根據市場供求情況,我們已在年初規劃好每個月要種植的農作物和收獲情況。但最近天氣過于炎熱,所有農作物都比預期早熟半個月至一個月,并因集中上市,導致農產品普遍價格偏低,經濟效益差,像苦瓜、豆角甚至要虧本賣。”基地負責人闕文光說。
調研組在查看了果蔬栽培管理情況及成品質量后,就開發“果蔬大禮包”的可行性進行了討論,表示可以通過工會采購,努力使農戶增產變增收。
發揮資源優勢宣傳推介
西陽鎮筀竹村以“云端溪谷·桃源筀竹”為定位,已培育出年可接待游客3000人的休閑農業,還有集書屋、民宿、酒館、田園教育基地于一體的民宿產業和3條可供戶外運動的古驛道戶外運動基地。
“去年,徒步愛好者無意間發現長達20多公里的古驛道,隨著一段時間深入考察,發現古驛道總長度為200.6公里?!泵方瓍^委常委、副區長林勇軍向調研組介紹,“古驛道是天然的徒步資源,是西陽鎮的寶貴財富,我們想在古驛道里挖掘舉辦國際大型戶外賽事的潛力,廣州市舉辦過多次大型戶外賽事,想聽聽你們的建議?!?/p>
空港文旅公司當即表示,愿意發揮資源優勢,以筀竹村周邊200多公里的古驛道為亮點,在全省眾多徒步群中宣傳推介,吸引廣大徒步、越野愛好者前來體驗,協助當地政府每年組織大型戶外賽事。為豐富配套住宿條件,現場通過利用村內民房進行簡易改造的探索。
曲徑通幽,被歷史打磨過的古驛道,靜靜地等待著眾多徒步愛好者前來體驗。
立足資源稟賦 探索打造房車基地
西陽鎮桃坪村利用優美的戶外環境,瞄準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戶外旅游需求,建設原野露營和房車基地。在梅江區第一高峰銀窿山上,現搭建戶外帳篷10余頂,每日可接待游客20余人。
“別看我們只有十幾頂帳篷,但是一到周末或者節假日都是訂滿的。高山觀日出,夜晚滿星辰,回頭客非常多?!甭稜I基地負責人陳海珠向調研隊介紹,“但是我們缺錢、缺經驗,雖然收入不錯,但目前仍以保守開發為主。”
投資公司表示,將向某戶外直播公司推介該地露營環境,爭取該公司為桃坪村提供低價戶外帳篷并搭建戶外直播基地;牽橋搭線某房車定制公司,探索打造房車基地鄉村振興樣板工程的可行性。
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兩手抓
如何利用好廣州市的資源優勢,切實幫助西陽鎮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劉大志心頭一直掛念的事情。每當廣州市有調研團隊來訪,劉大志總會忙著溝通聯絡、安排調研、帶路講解。
當問及工作中哪件事情最幸福,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員方育奇答:“能切實幫助到群眾的事情都很幸福?!?/p>
方育奇告訴記者,鎮上有位常年外出打工的中年男子,已離婚多年,上有八十幾歲高齡老母,下有正在讀初中的兒子,作為家里的頂梁柱卻突患肺癌。在了解情況后,工作隊帶上慰問金和慰問品多次上門,并協助其家人辦理低保,緩解生活壓力。
一年多以來,西陽鎮百姓對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員的評價,已從“廣州來的干部”轉變為“能聽懂客家方言的西陽人”。
接下來,廣州空港委將在投資年會空港分會場、第三屆直播電商節等大型對外活動上,積極推介西陽鎮的投資環境和農特產品;在第三屆電商直播節上設置西陽鎮好物專區,由西陽鎮駐鎮幫鎮扶村干部遴選出一批“西陽好物”,并嘗試直播帶貨,擴大消費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