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動態 > 街鎮動態
        江南街道:內外兼修 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來源:本網  發布時間:2022-08-30 17:03:45  瀏覽次數:-
        【字號:


           十載砥礪前行,十載春華秋實。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中華民族發展歷史上極不平凡的十年,也是梅江區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創新取得非凡成效的十年。即日起,《梅江新聞》推出《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專欄,全方位、多層次展示十年來梅江區各鎮(街)、各重要領域在改革創新中取得的成效與經驗,激勵梅江兒女在新時代新征程中贏得更加偉大的勝利和榮光。敬請關注。

          過去十年,江南街道在梅江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踐行新發展理念,凝心聚力抓發展,潛心謀劃促民生,打造創新、開放、智能、和諧、美麗城區,為梅江區奮力譜寫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新篇章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記者 魏祺鋒:這里是紅光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寬敞明亮的閱覽室、培訓室、舞蹈室和黨建活動室,為黨員干部群眾提供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和學習的場地,并且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更好滿足群眾需求的同時,全力打造“堡壘型+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夯實黨建基礎 引領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為進一步服務好周邊群眾,紅光社區還開展每月一主題活動,如“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小手牽大手 文明齊步走”“反詐”宣傳等主題活動,促進學雷鋒活動常態化發展。此外,近年來進行了一系列的微改造、微實事、微更新,通過現代的“繡花針功夫”告別交通不便,告別衛生死角,面貌煥然一新。

          【市民:很適合靜下心來閱讀,找自己感興趣的書認真閱讀。】

          【江南街道紅光社區居民 廖女士:基本上上午都會來這里活動,這里的場地很好,這里社區也對我們很好,提供這么好的活動場所。】

          【“雙百”社工 吳丹妮:這邊是一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是平時比較多居民來這邊看書的以及參與活動。】

          【江南街道紅光社區黨委書記 羅碧裕:我們紅光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就是在2018年的時候升級改造以后不斷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設有黨群服務大廳,還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黨員群眾提供了教育培訓、文體娛樂等公共服務事項一站式服務。】

          這些年,江南街道堅持“黨建+”理念,一肩挑比例達到100%,在全區率先成立街道大工委和14個社區大黨委,建成了梅江區城市黨群服務中心,梅江區蘇區精神傳承實踐中心,江南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和江南街道綜合執法隊,完成了中心壩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升級改造,榕樹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白馬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落地項目。

          【江南街道黨工委委員 簡燁宗:以項目化、清單化細化黨建重點任務,激發基層黨建戰斗,推進“一社一品”建設,14個社區圍繞各自的實際打造了各具特色的基層治理示范點。社區治理層層出新,百花齊放。】

          聚焦群眾需求 推進城市更新“內外兼修”

          新中苑小區是上世紀80至90年代由各單位集資籌建的小區,是典型的無物業、無保潔、無保安的“三無小區”。如今,這里面貌一新,房前屋后許多小花壇點綴著小區,困擾小區多年的停車難、停車亂問題從根源上得到了解決。

          【江南街道新中苑居民:以前沒有小區管理,現在有了,改造的很整潔,很漂亮,車輛停放整整齊齊,劃了停車線,晚上很多人在這里休閑,大人小孩都喜歡來這里。】

          據了解,新中苑小區有17幢樓房,住著350多戶人家。自老舊小區改造試點項目啟動以來,江南街道不斷探索社區治理的長效機制,深化居民自治管理,把“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貫穿始終。

          【梅龍社區黨委書記 陳湘鴻:以前是來過我們新中苑小區的一些市民或者居民都肯定是知道整個環境是臟亂差,污水橫流、蜘蛛網管線那些都是縱橫交錯的,現在可以看得到整個環境是干凈有序,改造后那就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些年,江南街道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直面設施老化、管理缺位等“社區痛點”,采取基礎更新、資源整合、智能管理、文化融合等措施,打造十分鐘群眾文化生活圈,讓老舊小區改造“改”出滿滿的幸福感。

          提振經濟發展 點燃城市最美“煙火氣”

          一到炎熱的夏天,眾多不想呆在家里、又懼怕炎熱的市民選擇了“商場游”。作為梅城首家商業綜合體,客都匯自2014年啟用至今,已經成為眾多市民的生活休閑購物中心。

          【市民廖女士:有一個這樣子的商場綜合體的話,給大家的消費、吃飯、看電影都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以前購物)比如說百花洲這些戶外的,(商圈)改變了我們梅州人民的消費方式。】

          隨著消費形態的演變,如今,這些商圈又搭上了“電商+同城配送”的“快車”,讓城市的“煙火氣”飄到千家萬戶。

          聚力民生實事 托起居民群眾“幸福夢”

          這些年,江南街道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緊扣民生關切,以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切入點,保障民生更有擔當,群眾更有幸福感。

          【江南街道辦黨工委書記林峰:立足“紅色江南”基層黨建示范基地推進社會治理各項工作,切實增強轄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接下來把街道黨組織的服務治理觸角延伸到最基層最末梢,奮力打造宜居宜業幸福江南,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城市治理是個宏大課題,但它最終體現在老百姓衣食住行的一件件“小事”上。江南街道積極發揮基層黨建示范引領作用,站在群眾需求的角度,內外兼修,久久為功,用“繡花”的功夫體現出基層治理的智慧,換來的是群眾生活品質的提升,也賦予這座城市鮮活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