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2025 屆畢業生:
驪歌輕響,逐夢遠航。在這個充滿希望與挑戰的畢業季,你們即將告別熟悉的校園,踏上全新的人生旅程。在此,向你們致以最誠摯的祝賀和最美好的祝愿!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龐大的經濟體量孕育著無數的發展機遇,電子信息、家電、汽車等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新能源、數字經濟、高端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跨境電商、直播經濟等新業態不斷涌現;這里創新氛圍濃厚,政策支持力度大,無論您是懷揣就業夢想,還是渴望自主創業,都能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將會同各方,用心用情用力服務,做你們就業創業的堅實后盾,為你們答疑解惑,為你們保駕護航!
如果您正在求職——
您可以登錄廣東公共就業服務云平臺關注招聘崗位信息、招聘會信息,也可以在“個人辦事中心”主動進行高校畢業生意愿登記,還可以通過求職登記小程序求職,我們將盡快與您聯系。當工作人員電話回訪或登門拜訪時,請配合提供就業意向、服務需求等信息,以便我們提供精準服務。
(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求職登記小程序二維碼)
您可以到各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主動進行實名登記,免費獲取崗位信息、職業指導、職業培訓等公共就業服務。家庭經濟或身體狀況等方面有特殊困難的同學,請不必過于擔心,我們將優先為您推薦崗位、提供服務。
7 月起,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舉辦一系列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招聘活動,您也可以就近參加。
如果您已實現就業——
請及時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跟進繳納社會保險費,確認檔案轉遞去向,并在規定時間內辦理戶口遷移、黨團組織關系接轉等手續。您入職的企業,也可以申請社會保險補貼、吸納就業補貼等政策支持。如果您選擇靈活就業,可以按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社會保險, 申請獲得社會保險補貼。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可以靈活選擇繳費基數、繳費時間。
如果您有志創業——
您可以參加創業培訓,提升創業能力;可以申請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一次性創業資助、租金補貼等政策及稅收優惠,減輕創業壓力;還可以申請入駐創業孵化基地,獲取開業指導、項目推介、孵化服務、導師輔導、資源對接等支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還將舉辦系列創業創新大賽等活動,為你們搭建項目展示、成果轉化、融資對接的平臺。
如果您暫時不考慮就業——
請珍惜韶華、加油充電,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積極參加就業見習、技能提升、志愿服務等實踐活動,豐富閱歷、增長才干,積蓄厚積薄發的力量。如果您對未來感到迷茫,也可以尋求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的幫助,我們將為您提供職業指導。
如果您有意愿參加就業見習,我們將推薦合適的見習崗位, 并給予補貼支持,幫助提升就業能力。今年,我省為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募集見習崗位超 6 萬個,您可以在廣東公共求 職招聘服務平臺 (“粵就業”小程序) 的“就業見習崗位”專區查詢崗位并報名。
如果您想了解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相關政策服務——
為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廣東省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覆蓋廣的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從就業補貼、創業資助到培訓提升,全方位為你們的職業發展提供支持。
(掃碼即可查看 2025 年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清單)
您還可以登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官網 (http://www.mohrss.gov.cn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官網 (http://hrss.gd.gov.cn/)、廣東就業網 (https://hrss.gd.gov.cn/jyzl/index.html)、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網 (http://osta.mohrss.gov.cn)和各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查詢相關政策服務,或撥打12333電話咨詢。
查詢招聘信息,請登錄廣東公共求職招聘服務平臺(https://ggfw.hrss.gd.gov.cn/recruitment/internet/main/#/home)、中國公共招聘網(http://job.mohrss.gov.cn)、就業在線 (https://www.jobonline.cn )、廣東省急需緊缺人才供求信息平臺 (http://jq.gdrc.com)。辦理失業登記,請登錄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務服務平臺(https://www.12333.gov.cn)辦理,也可以到當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現場辦理。
這里也提醒大家,在參加線上線下求職招聘時,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注意防范境外高薪誘騙、虛假招聘、黑職介、刷單詐騙、付費內推、培訓貸、扣證件等求職陷阱。如發現侵權行為,請立即向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投訴舉報。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全省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竭誠為您服務,用心助您成長,期待你們以青春之姿擁抱時代機遇,在廣東這片改革熱土上施展抱負、開拓進取,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中書寫屬于你們的精彩答卷!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25 年 7 月15日
原文鏈接: https://hrss.gd.gov.cn/attachment/0/585/585600/4745477.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