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動態 > 部門動態
        取林業發展真經 謀綠美梅州新篇
        —— 梅州林業團隊赴浙江學習考察
        來源:區林業局  發布時間:2025-06-26 16:14:57  瀏覽次數:-
        【字號:

          為推動綠美梅州生態建設,探索林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6月18日—21日,由梅州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采峰帶隊,各縣(市、區)林業局、市林業產業協會及林業企業代表等共17人組成的學習考察團隊,前往杭州市淳安縣、麗水市縉云縣及蓮都區等地開展學習考察工作,深入學習當地林業發展的先進理念與創新模式。麗水市林業局副局長胡敏,淳安縣林業局副局長魯志鴻,縉云縣林業局副局長吳贊道等同志陪同調研。

        640.png

          考察團先后實地走訪了杭州市淳安縣里口村林業標準地、千島湖美譽藥業有限公司、臨岐鎮中藥材交易市場、燕山林場國儲林林業標準地,麗水市縉云縣大洋林業產業共富園區項目,麗水市蓮都區老竹鎮赤坑村香榧林下套種苔蘚基地(省級林業共富工坊試點),麗水市綠谷信息產業園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展示館、浙江(麗水)生態產品交易中心等地區。每到一處,考察團成員都認真聆聽講解,詳細詢問林地規模化流轉、產業協同發展、生態產品市場化交易等方面的經驗做法,并圍繞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林業產業發展、林業標準地建設及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等內容展開深入座談交流。

          浙江省在林業改革與共富實踐中積累了豐富且極具價值的經驗。淳安縣素有“八山半田分半水”之稱,是全國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全縣林地面積480.9萬畝,森林覆蓋率74.56%,2024年林業生產總值118億元。淳安縣以國儲林項目為抓手,開展省級林業共富試點,創新推行“七有”林業標準地建設,通過林地“三權分置”改革等舉措,實現林地資源集約化利用與林農多渠道增收。在里口村,標準地建成后山林租金大幅提升,形成了“流轉得租金、入園掙薪金、經營賺現金、入股享股金”的“四金”增收機制;臨岐鎮依托中藥材種植傳統,推行“強村公司+種植大戶+農戶”模式,建成浙西最大中藥材交易市場,年交易額達3.5億元,帶動村集體和農戶顯著增收。

          麗水市作為全省最大的林區和全國南方重點林區市,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萌發地和先行實踐地。全市林地面積達2076萬畝,森林覆蓋率高達80.3%,位列全省第一、全國前茅,2024年林業行業總產值達671.2億元。近年來,麗水市通過承擔全國林業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大力實施林權改革聚富、生態管護育富、產業發展造富、森林碳匯增富、整體智治筑富“五富”工程,形成了諸多全國推廣價值的林業改革發展模式。其中,“村級林業股份合作社+國資公司+浙江(麗水)生態產品交易平臺”的“一股份兩平臺”模式,推動全市累計流轉林地240.5萬畝;老竹鎮赤坑村苔蘚產業共富工坊,通過“香榧+苔蘚”林下套種,實現畝均收益8000元,帶動眾多村民就業增收。

          此外,麗水市在優化金融服務方面成果顯著。通過優化林權抵押貸款模式,推廣多種質押貸款,創新開發林業碳匯收益權質押貸款,全市累計發放林權抵押貸款363.54億元,貸款總量和余額均居全省前列。同時,以項目化理念推動大額資本投入林業生產,成功申報并實施多個10億級大項目,總投資超百億元。在林業碳匯市場化交易上,麗水市成立全國首家市級森林碳匯管理局,出臺地方性碳匯方法學和交易規則,上線林業碳匯交易平臺,實現了林業碳匯的跨省交易。

          此次學習考察,為梅州市林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學習考察團成員紛紛表示,將認真總結吸收浙江省在林業改革與共富實踐中的先進做法,結合梅州實際,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動林業產業協同發展,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機制,為綠美梅州生態建設注入新動能,走出一條具有梅州特色的林業高質量發展之路,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轉載自 梅州市林業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