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
        中醫特色治療——穴位埋線
        來源:梅州市梅江區衛生健康局  發布時間:2024-11-24 08:21:58  瀏覽次數:-
        【字號:

          穴位埋線療法是在針灸經絡理論的指導下,將可吸收的醫用蛋白線埋入相應穴位,使其在穴位內產生長久的刺激反應,通過經絡傳入體內,達到疏通經絡、平衡陰陽、調和氣血、調理臟腑的作用,從而用于治療相關疾病。

          穴位埋線療法是中醫經絡理論與現代醫學手段相結合的產物,可吸收線在穴位內長久的刺激作用,通過經絡傳入體內,以“疏其血氣,令其條達”,對五臟六腑的功能進行調整,從而治療頑固疾病,符合《黃帝內經》“深納而久留,以治頑疾”的思想。


        圖片


          優 點         

          1.療效持久

          埋線治療的可吸收線在身體內的作用可持續2周至1個月,治療期間會持續刺激穴位,穴位埋線又被稱為“長效針灸”。

          2.省時省事

          傳統針灸單次治療時間在20-30分鐘,需連續多次治療;而埋線治療間隔時間長,14-20天埋線一次,依病情5-7次為一個療程,就診次數與扎針次數大大減少。

          3.有助于減肥

          埋線治療時,醫生根據個人體質辨證選取相關穴位,可吸收線會持續刺激相應的穴位,從而抑制食欲、調整代謝、改善體質,達到“減肥減脂”的效果。埋線刺激穴位的同時結合減脂飲食及適量運動,保證在減肥過程中身體精力旺盛,無斷食、疲累、反彈等副作用。

          適 用 范 圍         

          穴位埋線療法適應癥廣泛,因其刺激量大且持久,對于一些疑難病、慢性病、疼痛病、代謝性疾病的療效比針灸效果好。

          1.疼痛性疾患,如頸肩腰腿痛、胃痛、痛經等。

          2.功能性疾患,如失眠、神經官能癥、月經不調等。

          3.慢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哮喘、便秘等。

          4.代謝性疾患,如脂肪肝、單純性肥胖等。

          禁 忌 癥         

          1.皮膚局部有感染、破損或有潰瘍。

          2.肺結核活動期、骨結核、嚴重糖尿病。

          3.有蛋白過敏者(如雞蛋牛奶)。

          4.女性經期、妊娠期。

          注 意 事 項         

          1、埋線后創面應保持干燥、清潔,6小時內避免沾水,防止感染。

          2、埋線后1周內避免劇烈運動,宜避風寒,清淡飲食為主,忌煙酒、海鮮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3.埋線后局部出現酸、麻、脹、痛感覺是正常的,是刺激穴位后針感得氣的反應。體質較弱或局部經脈不通者更明顯,一般持續時間為1-7天左右。

          4.局部脂肪較薄的部位,因其穴位淺,埋線后可能出現小硬節,不影響療效,一般1-3個月左右可吸引完全。


          圖片


          吳少敏

          主治醫師

          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曾于汕頭市中心醫院從事中西醫臨床工作10余年,曾于廣東省人民醫院等醫院進修。擅長針灸、浮針、穴位埋線、拔罐、艾灸、小兒推拿等多種中醫技術,掌握中醫內科、兒科、婦科等常見病的中醫辨證論治,擅長頸肩腰膝痛、腦卒中、心臟康復、產后康復等多種疾病的診療康復。

          掛號指引

          1、關注梅江區婦幼保健院公眾號——醫院服務——在線掛號/預約掛號——中醫科

          2、梅江區婦幼保健院一樓收費處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