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資料
我想請問一下為什么現在報紙等媒體宣傳的2018年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補償標準是31元/畝,而發放到我們賬戶的只有23.25元/畝呢?
答:根據《廣東省省級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粵財農〔2014〕159號)的規定,省級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資金按用途均可細分為損失性補償資金和公共管護經費兩部分。其中:損失性補償資金占專項資金總額的75%,公共管護經費占專項資金總額的25%(包括管護人員經費18%;縣、鄉鎮、行政村分別按1.5%、1.5%、1%分配管理經費;省統籌經費3%)。
今年省財政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資金的補助標準是31元/畝,按辦法規定,發放給你的是損失性補償,占補償標準的75%,即為23.25元/畝。
長沙鎮李先生:
請問怎樣查詢個人的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發放情況?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的發放程序是怎樣的?
答:2013年—2017年我區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資金發放情況已在梅州市政府信息公開業務平臺進行公布,群眾可自行登錄梅江區惠民信息平臺網站,按提示進行惠民信息查詢,查詢本人領取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資金發放情況;2017年、2018年的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資金發放文件已在梅江區人民政府網站進行公開,群眾可以自行登錄了解梅江區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資金發放情況。
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的發放程序:
(1)根據生態公益林資金下達文件,鎮(街)指導村(居)委會編制損失性補償資金發放明細表;
(2)村(居)委會對本村(居)生態公益林分配方案和發放表進行公示,指導監督村民小組對本村民小組分配方案和發放表進行公示。并將公示無異議的發放表上報鎮(街);
(3)鎮(街)將公示無異議的發放表上報區林業局,由區林業局進行初審;
(4)區林業局將初審無異議的發放表上報區財政局,由區財政局進行審核;
(5)審核無異議,委托銀信部門進行發放。
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的發放方式:
(1)補償對象面積準確、產權明晰、權屬清楚、無爭議、提供銀行帳號審核無誤的補償對象,區財政局將生態公益林損失性補償資金直接支付到補償對象賬戶中。
(2)有山林權屬爭議的生態公益林損失性補償資金,由區財政局撥付到各鎮(辦)財政結算中心代管,爭議解決后再進行發放。
(3)村民委員會或村民小組集體統一經營管理的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資金,按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要求,損失性補償資金的30%可由村或村民小組留作用于發展林業或集體公共支出,70%以上按股份配發放到農戶。
今年我區的省級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資金從9月18日開始發放,至10月31日已全部發放完畢。
長沙鎮大密村村民:
我在自己山上種了有30畝杉樹,還有10畝油茶,聽講現在有政策可以補貼,想咨詢一下1畝可以補多少錢,幾時有補?哪些是珍貴樹種?
答:造林補貼政策已經實施多年,但同一塊地只能補貼一次,要書面提出申請,經村委、鎮林業部門核實確認后報區林業局,由區林業局向省林業廳申請造林補助指標。目前杉木和油茶造林補貼大約200元/畝。經審核無誤后按規定發放補貼。
目前,我市造林主推的珍貴樹種有紅楠、楠木、降香黃檀、花櫚木、紅豆樹、檀香、觀光木、土沉香、銀杏等。
聽眾熱線咨詢:
為什么今年我們清涼山市自然保護區內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資金比去年的少了?為什么我每年領取的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不一樣?生態公益林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答:這是由于2013年至2017年,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資金由基礎性補償和激勵性補償組成,我區的激勵性補償實行差異化補償,對清涼山市級自然保護區內區位重要、林相好、碳匯多的生態公益林提高了激勵性補助標準,因此清涼山市級自然保護區內山林的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比其他地方的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稍高一點。
今年,因省財政未安排有激勵性補償資金,所以保護區內山林今年領取的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要略微低點。
聽眾熱線咨詢:
為什么我每年領取的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不一樣?
答:一是由于省級財政資金補償標準的變化;二是部分村因為分配方案的變動導致變動(如分配人數 變化)。
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
省級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資金的補償標準為:1999年2.5元/畝.年;2000年-2002年4元/畝.年;2003年-2005年6元/畝.年;2006年-2007年8元/畝.年;2008年10元/畝;2009年12元/畝,2010年14元/畝;2011年16元/畝;2012年18元/畝;2013年22元/畝(其中:基礎性補償18.5元/畝,激勵性補償3.5元/畝);2014年24元/畝(其中:基礎性補償19元/畝,激勵性補償5元/畝);2015年26元/畝(其中:基礎性補償19.5元/畝,激勵性補償6.5元/畝);2016年28元/畝(其中:基礎性補償20元/畝,激勵性補償8元/畝);2017年30元/畝(其中:基礎性補償20.5元/畝,激勵性補償9.5元/畝);2018年31元/畝。我區的激勵性補償實行差異化補償。發放給群眾的是損失性補償資金,占補償標準的75。
西陽鎮聽眾熱線反映:
請問我村村委某干部未經村民同意,私自將集體山林發包給私人老板開發,造成毀林開墾,改變了林地原有用途,怎么辦?
答:《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集體林地承包應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村委干部私自發包的,其行為無效。造成毀林開墾的,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法進行查處。
聽眾熱線咨詢:
我想做護林員,需要怎樣申請,符合什么條件?
答:根據區政府《關于加強我區基層護林防火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區森林防火指揮部《梅江區村級護林員管理考核辦法》規定:護林員實行聘用制,簽訂聘用合同,一年一聘,合同期滿后經考核合格可以優先續聘。護林員的選聘條件:
(一)政治思想好,能擁護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遵守各項法律、法規、規章。熱愛林業、責任心強、作風正派。
(二)原則上年齡在20周歲以上,55周歲以下,身體健康的男性本地城鄉公民。
(三)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質和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能準確領會法律、法規和政策,善于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和宣傳黨的林業方針、政策。
(四)熟悉當地民情、社情、林情。
護林員的選聘,按照“公開、公正、公平、擇優”的原則,由本人向所在地村委會提出申請,村委會推薦,經所在地鎮(街道)林業部門面試后提出意見,報鎮(街道)審核批準,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