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服務專區
        當前位置:首頁 > 長者助手關愛版 > 鎮街動態
        繪就“老有頤養 幼有善育”畫卷!梅江區江南街道新中社區聚焦“一老一小”群體,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來源:本網  發布時間:2025-07-31 10:02:19

          梅江區江南街道新中社區位于梅州中心城區,常住人口5082人,其中“一老一小”群體1998人,60周歲以上老人、6至14周歲兒童分別占常住人口的26%、13%,在這樣的背景下,新中社區不斷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依托平安智治、多元共治,多措并舉解決“一老一小”民生問題,努力繪就“老有頤養、幼有善育”的溫暖畫卷。日前,新中社區榮獲第七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多元化服務,讓長者老有頤養

          在新中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社區黨委書記劉林濤向記者展示了“全科網格”便民服務卡主卡和副卡,以及“鄰里互助”志愿服務卡,這三張小小的卡片,正是社區織密“家門口”的養老服務網、托起幸福“夕陽紅”的關鍵。

          

          新中社區入戶為轄區老人發放便民服務卡。

          “社區劃分了5個網格,轄區內60周歲以上獨居、半獨居、失能等老人基數較大,不少老人的子女在外工作,當老人遇到急事時家屬可能無法及時趕到,對此,我們制作了‘全科網格’便民服務卡。”劉林濤介紹說,發放給老人的為主卡,清晰標明了社區黨委書記、網格負責人、街道掛點領導的姓名和聯系電話,老人只需撥打卡上的電話,即可與干部取得聯系,享受便捷貼心的服務;副卡則留給社區各網格存檔,標明老人姓名、年齡、聯系電話、身體情況以及家屬和志愿者電話等信息,方便網格員摸清底數、收集民意、解決難題,提升居民對社區的滿意度。

          

          新中社區入戶為轄區老人發放便民服務卡,并安裝衛生間扶手、小夜燈等便民設施。

          “針對獨居、半獨居、失能等老人群體,新中社區實施‘溫暖銀齡’項目,匯聚多方力量,組織黨員干部、家庭醫生、社工、志愿者等,定期入戶探訪慰問老人,根據他們的需求提供生活照料、健康護理、精神慰藉等服務,讓老人‘獨居不孤獨’。”劉林濤說。此外,社區還為老人的鄰居、小區保安等發放了“鄰里互助”志愿服務卡,動員他們成為“護老員”,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問一聲、看一眼、多走動來守護獨居老人的安全,引導鄰里從“近鄰”變“近親”。

          

          為更好地深化基層治理,新中社區籌資建設“平安街區”項目,運用數字化手段提升社區治理水平與治安監控防范能力,累計在街頭巷尾、無物業管理小區、學校門口、老屋魚塘等重點區域安裝攝像頭18個,自2023年以來,依托平臺多次幫助居民尋回走失老人、協助派出所破獲治安案件、及時勸阻小孩到魚塘邊戲水等。

          嵌入式照護,讓孩子幼有善育

          對于不少“雙職工”家庭而言,孩子的暑期看護問題成為一件憂心事,工作繁忙無暇看管、孩子獨自在家安全難保障、假期生活單調缺乏規劃等問題集中顯現。為回應民生關切,新中社區積極鏈接嘉應學院、應急管理部門、鼎和社工等資源,針對青少年兒童開設了公益性暑期夏令營,課程內容包括課業輔導、安全教育科普和環保手工活動等,受到孩子們的歡迎。

          

          在新中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現場開展人際交往團體輔導活動。

          “請大家排成一行,進行繪畫接龍,讓最后一位小朋友猜猜答案!”近日,記者在新中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二樓看到,現場正開展人際交往團體輔導活動,孩子們的歡笑聲交織在一起,為社區注入蓬勃朝氣。今年10歲的曾家煒即將步入小學五年級,夏令營活動開展以來,他一堂課也沒落下,“在這里完成作業的效率高,我最喜歡的課程是科學小實驗和應急知識課堂,學習到很多知識,還認識了不少新朋友。”小朋友對家門口舉辦的活動表示很滿意。

          

          新中社區夏令營活動的開展,還為大學生提供了實踐機會。嘉應學院化學與環境學院的學生鐘梓熒和同學主動報名,成為夏令營活動的志愿者,她說:“我們是嘉應學院‘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基層社會實踐服務隊的成員,暑期我們結合專業知識,給小朋友帶來‘色素遇盤’‘秘密書信’等化學小實驗,讓他們在趣味實驗與互動游戲中探索化學奧秘。同時我們也協助社區開展其他活動。”

          

          新中社區夏令營活動開展“色素遇盤”“秘密書信”化學小實驗。

          “一老一小”有保障,千家萬戶才安心。劉林濤表示,新中社區將繼續聚焦“一老一小”民生問題,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凝聚社會各方力量,全面提升服務精細化水平,讓老年人和兒童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關懷和溫暖,實現老幼共融的基層治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