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城北鎮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代表提出意見。
2024年工作回顧
今年以來,城北鎮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扎實推進各項工作落地落實。
——鎮域經濟平穩運行。2024年1-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總產值為21755萬元,同比增長7.97%;限額以上批零企業累計銷售額為80509.6萬元,同比下降13.3%;限額以上住宿餐飲企業累計銷售額453.8萬元,同比下降22.7%。圓滿完成2024年招商引資任務,茂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區域性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廣東春天汽車集團新能源汽車體驗中心、梅州市康展再生資源等項目相繼落地。
——產業發展擴容提質。一是積極籌建強鎮富村公司,率先在上村、扎上、扎下、群益成立強村公司,整合上村大米、玉西靈芝、群益枇杷、扎上花卉等農特產品,推動城北“農字號”融灣入海。2024年,城北鎮還成功入圍廣東省創新型專業鎮(商貿類)建設名單,成為全區唯一入圍的鎮(街)。二是積極對接市農科院水產研究所技術指導,推動嶺上水產向精細化養殖邁進,做大做強“客都草魚”品牌。三是借力駐鎮幫鎮扶村團隊和“產業村長”,抓好航空稻、水果玉米、廣藿香、肉雞肉鴿養殖、靈芝種植等基地,并幫助建成干光村二期,銀營村、上村村三期等光伏項目,有效促進村集體經濟增長。
——項目建設提速增效。截至目前,市重點項目海吉新城農副產品商貿物流園已完成年度投資計劃。有序推動梅江區“百千萬工程”典型村人居環境整治和梅江區城北鎮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固投項目。
——改革賦能取得實績。扎實推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目前,城北鎮連片集約土地新增313畝,合計2023畝,完成率102.90%。城北鎮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拆舊區復墾順利通過市級驗收,成為全市第一個完成驗收的建設用地整理項目。積極推進扎上村、玉西村集體經營性用地入市工作。圍繞年底前每個行政村至少1戶農戶搬遷至圩鎮或城區,并自愿退出宅基地的工作任務,對老屋危房、削坡建房戶等進行入戶摸底,了解村民搬遷意愿及訴求,及時制定搬遷清單。
——鎮村建設加速推進。一是完成重點區域房屋風貌整治和國省道沿線房屋風貌整治目標任務。截至12月18日,城北鎮“三拆除”任務數為1266處,累計拆除1140處,拆除率為90.05%。二是按照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要求,扎實謀劃并推進《城北鎮美麗圩鎮規劃設計方案》;基本完成扎上鄉村振興示范點和扎田河美麗河道打造;升級改造美麗示范主街五洲路延伸段梅正路,全力答好人居環境建設“四道題”。三是探索“四有”工作法,打造“鄉賢林”“僑心林”“巾幗林”等主題林,共種植各類鄉土樹種16300株,圓滿完成目標任務。
——基層治理持續優化。立足“百千萬工程”依靠“百千萬群眾”定位,通過舉辦梅江區首屆“鄉村慢跑節”(城北站)、城北鎮“賀歲杯”足球聯賽等文體活動,凝聚群眾認同感,營造村民干事創業良好氛圍。相繼舉辦鄉賢座談會、企業家座談會,凝聚鄉賢、企業力量,主動籌措資金,將全部用于“百千萬工程”項目建設中。今年以來,累計發動1200多名群眾捐資捐地,用于修建道路、橋梁、植樹等民生實事。面對今年強降雨天氣,及時組成應急隊伍轉移群眾1145人,有力保障了轄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扎實提高行政執法能力,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截至當前,共立案查處違法案件14宗,其中移送1宗。受理消費者申(投)訴、舉報96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7.2萬元。2024年,共調處各類民事糾紛212宗,調解率100%,有力維護了轄區和諧穩定。
各位代表,2024年即將進入尾聲,2025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關鍵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攻堅之年。近兩年,我們的工作任務、工作壓力和工作挑戰都是空前的。值得欣喜的是,我們依然能穩中求進、進中促優。現階段取得的成績,離不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科學指引,離不開區委、區政府和鎮黨委的正確領導,離不開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的強力支持,離不開全鎮廣大干部群眾的傾心付出,更離不開社會各界及離退休老同志的關心支持。在此,我代表城北鎮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年以來,城北鎮各項工作雖然都井然有序,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困難與問題也同樣明顯,主要表現在:一是鎮村經濟基礎薄弱,產業結構較為單一。二是鎮一級剛性支出較大,缺少穩定的經濟收入。三是農房風貌管控方面,鐵皮瓦、赤膊房存量較大;“三清三拆三整治”不夠徹底,仍有不少存量。四是本土產業發展面臨“人才瓶頸”和“運營困境”,如強鎮富村公司和強村公司均需要穩定的運營人才。
2025年目標任務
2025年,我們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引領,用好《梅州方案》帶來的政策機遇,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全力以赴推進城北走好走穩高質量發展之路。
(一)統籌抓好平臺對接,釋放區域協調發展活力
搶抓“百千萬工程”實施、荔灣-梅江對口幫扶協助、梅龍高鐵開通等歷史機遇,堅持“引鏈、補鏈、強鏈”,深化拓展高質量發展新空間。一是加快梅江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二期)土地征收,盡快完成規劃面積內既定征收目標,推動更多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項目落地。二是借力海吉新城農副產品商貿物流園全面落地和城北鎮建設創新型專業鎮(商貿類),推動企業獲利、農戶增收;通過以商招商、“四上”企業培育,壯大轄區物流行業、汽貿行業、預制菜行業。三是聚焦改革前沿,加快城北“反向飛地”廣州騏豐科技園創新創業示范點建設,推動更多城北農特產品融灣入海。
(二)統籌抓好品牌共建,推動城北農業由大變強
強化“農”品牌建設,推動城北從農業大鎮向農業強鎮轉變。拓展強鎮富村公司和強村公司,繼續借助幫扶團隊,爭取科技賦農、品牌共建,試種更多高附加值優質農產品,鼓勵“產業村長”、強村公司負責人推出多元化的營銷模式,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時,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廣東中心幫扶城北為契機,爭取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群益枇杷”,不斷擴大枇杷產業鏈和市場價值。
(三)統籌抓好鎮村建設,推動城北提“顏”增“質”
一是提升人居環境。抓好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三線”整治、“馬路圩鎮”整治,持續推進房屋風貌整治提升工作,存量清理“三拆除”任務,推動城北人居環境煥然一新。持續抓好畜禽養殖監督管理責任落實整改工作,引導無序散養向規模化、規范化、生態化方向發展。二是突出典型示范。圍繞“十項主要目標任務”,全力抓好典型村上村村的村莊規劃和項目打造,“以典帶面”推動后備典型村建設。三是深化“綠美行動”。有序推進林分優化、河道治理、古樹名木資源保護等綠美生態建設,持續開展“廿林添綠”行動,建成更多綠美村莊;做好護林育林工作。四是建好和美鄉村。持續抓好法治政府建設,提高基層行政執法效能。扎實推進“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和“無信訪”村(社區)創建,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創建五大行動,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浦江經驗”“六尺巷工作法”,以高水平穩定護航高質量發展。
(四)統籌解決用地問題,拓展鎮域經濟發展空間
全力推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逐步解決耕地碎片化、非農化和建設用地低效利用等問題。一是推動優質農產品實現集約化種植,集中破解撂荒問題,擴大“一產”規模;二是招引更多工業企業落地,助力產加銷貫通、貿工農一體,提升“二產”容量;三是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有序推進生態空間修復、鄉村歷史文化保護等工作,活化打造玉水古民居、古村落,支持愛麗絲莊園擴建升級,讓農文旅等“三產”加速前行。四是切實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嚴格管理、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加強行政執法力度,全力遏止非法占用土地行為。五是按照“避讓優先、應搬盡搬、統籌推進、分步實施”的原則,盡快完成自然災害避險搬遷工作,不斷提升防災避險能力。
(五)統籌抓好干部作風,提高干部履職盡責能力
堅持黨建引領,通過開展集中學習、經驗分享、召開“比學趕超”現場會等形式,凝聚干部干事創業激情,積極優化服務意識和營商環境。以落實巡視巡察整改、審計整改和加強作風建設工作為契機,不斷優化提升履職盡責能力。對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不敢為、不愿為”的干部,及時做好談話提醒。要求干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切實把一個個“問題清單”變為“成果清單”。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各位代表!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區委、區政府和鎮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鎮人大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支持下,緊緊團結依靠城北廣大干部群眾,堅定信心、真抓實干、敢為人先,全力打造粵閩贛邊區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三產融合示范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