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服務專區
        當前位置:首頁 > 長者助手關愛版 > 鎮街動態
        白圍社區探索推進“積分驛站”基層治理工作法
        來源:本網  發布時間:2024-10-16 15:54:51

          在傳統社區管理模式下,社區居民治理參與度低、社區資源分配不均、鄰里關系疏遠等問題日益凸顯。為深入貫徹新時代社會治理創新理念,進一步提升白圍社區基層治理水平,促進社區居民自治與共治,白圍社區創新性地建立了“黨建+積分制”模式,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志愿服務站為基礎服務陣地,依托“123”工作機制建立了積分驛站,旨在通過“服務換積分,積分換禮品”的形式,激發白圍社區居民參與社區自治與共治的積極性,促進黨群關系的深度融合。

        圖片2:白圍社區居民依據積分到驛站兌換商品.jpg

          一是規范運營和監督制度,讓群眾“管”事。白圍社區制定了《白圍社區黨群服務積分兌換實施方案》,實行“一季一兌換,一年一獎評”,參與居民可依據獲得積分多少到驛站兌換相應價值的商品或服務。其中,白圍社區與梅江區開放大學開展了合作,探索建立社區學校,開設了符合社區兒童、老年人需求的相關課程,居民可通過積分兌換社區課程體驗券。對積分實施臺賬建設,通過建立積分管理系統,實現積分記錄、統計、查詢、兌換等功能的一體化管理。設置積分榜單,公布居民積分,確保積分獲取與兌換的公平公正,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二是強化宣傳和引導自治,聽群眾“議”事。通過社區公告、微信群、宣傳欄等多種渠道,廣泛宣傳積分制的目的、意義以及具體操作流程,提高居民參與度。聯合黨員“雙到”機制,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結合黨員專業特長,邀請其參與授課、志愿服務等活動,吸收社區退休老干部、“雙報到”黨員、社區青年等加入志愿服務隊伍,堅持“人崗相適”原則,努力提供給志愿者更切合自身能力的服務崗位。為擴大居民參與治理的熱情,常態化召開居民議事會,探討社區治理事務痛點難點問題,征集社情民意,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積極引導居民群眾參與到社區基層治理事務中來。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安排志愿者配合轄區內網格員開展好日常走訪入戶工作,廣泛收集民情民意,梳理群眾需求,及時解決好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社區每年度集中精力為群眾辦好10件實事。

          三是建強服務陣地和內容,給群眾“辦”事。白圍社區以社區志愿服務站和黨群服務中心為基礎軸心,結合社區網格化建設,搭建起“鎮黨委+社區黨總支+網格黨組織+志愿服務隊”四級聯動矩陣。白圍社區志愿服務站設于科委宿舍一樓,面積120平方米,地理位置便利。設置文明監督崗、環境整治崗、巡河護河崗、扶貧濟困崗、醫療衛生崗、便民服務崗、治安維穩崗、政策宣講崗、就業指導崗、文體教育崗等10類志愿服務崗位,引導社區居民參與市場秩序管理、防溺水宣傳、垃圾分類監督、環境衛生監督等志愿活動,積極參加社區組織的各類文化、教育、健康等活動,鼓勵居民通過社交媒體、鄰里傳播等方式積極宣傳社區正能量。

          白圍社區以積分激勵的方式,“積”起了社區新活力,居民參加社區活動的人數和頻次大幅增加,提高了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志愿者們的努力下,社區環境更加整潔衛生,人居環境質量明顯提升,鄰里關系更加和睦,社區凝聚力不斷提升。白圍社區積分驛站迎來營業“開門紅”,提高了社區治理效能,逐步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