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全區干部優化營商環境的能力水平,5月12日至16日,梅江區依托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優質教學資源,舉辦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專題培訓班,通過“專題授課+實地研學+案例研討”的多元模式,為參訓學員帶來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的學習盛宴。
培訓班緊扣新時代發展需求,邀請四位專家學者進行專題輔導。專家學者們分別深入解讀全國兩會精神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強化干部的政治意識和紀律意識;圍繞“當前經濟形勢與招商引資創新策略”“縣域營商環境優化路徑”展開分析,結合梅江產業特點提出針對性建議;通過學習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體系,剖析國內外營商環境經典案例,啟發創新思維,探索“梅江經驗”新可能。學員們紛紛表示,課程內容既有宏觀政策高度,又有微觀操作指南,為今后工作提供了扎實的理論支撐。
培訓班組織學員赴廣州多個標桿單位開展現場教學。學員們走進荔灣區政務服務中心、數字政府運營中心,學習“一窗通辦”“智慧政務”等高效服務模式;參觀荔灣區黨群服務中心、立白集團非公黨建展覽館、黃埔區“紅創谷”,感悟“黨建+營商”融合發展的創新實踐;前往南沙區綜治中心,借鑒社會治理現代化經驗;探訪永慶坊歷史文化街區,體會老城改造與商業活力共生的成功路徑,為梅江區打造“嘉應古城”提供學習典范。通過“邊走邊看、邊學邊問”,學員們深刻感受到粵港澳大灣區在優化營商環境中的“用戶思維”和“創新魄力”,進一步明晰了梅江區的對標方向。
培訓注重以學促干,組織學員學習《梅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并圍繞如何因地制宜落實梅州市企業“安靜生產期”制度開展專題研討。學員們結合梅江區實際,就如何平衡監管與服務、制度落實成效跟蹤、明確檢查事項與行業概念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提出“圩日式管理”“一企一查”等建議,為政策落地提供了基層視角的思考。
結業儀式上,學員代表表示,本次培訓既是一次思想的“充電”,也是一次行動的“動員”。梅江區將充分吸收培訓成果,對標先進,梳理可復制的經驗做法; 聚焦痛點,破解企業辦事堵點難點;創新機制,探索具有梅江特色的營商環境優化路徑,挖掘具體且可行性強的創新“小切口”,助力“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和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
通訊員:李波